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871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属于船舶制造的技术领域。它包括锚链舱,所述锚链舱的底部设置有污泥舱,所述污泥舱与锚链舱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舱壁,并在舱壁上设置舱盖单元;所述舱盖单元包括多个舱盖开孔,每个舱盖开孔上均匹配设置有盖板,并在每两个盖板之间均设置隔离件;所述舱盖单元的上方匹配设置有防跳出单元;所述污泥舱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污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布置合理,结构紧凑,整体排污清污方便,大大减少了工作强度。大大减少了工作强度。大大减少了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属于船舶制造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下,大多数船舶都配备存放锚链的舱室,锚链舱底部通常设置污泥舱。当锚链收起时,会从海底带上部分污泥和海水,进入锚链舱,污泥在锚链舱内沉淀,每经过一段时间,都需要人工打开锚链舱下方污泥舱的小舱盖,对污泥进行人工清理。
[0003]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313526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锚链舱及船舶,锚链舱内设置有水井结构,水井结构包括水井主体、多组盖板和观察部,盖板上设置有多组排水孔,盖板盖设于水井主体上的对应的开口,锚链上的污水和/或淤泥能够通过盖板上的多组排水孔流入容置空间;锚链舱内设置有吸污组件,吸污组件能够将容置空间内的污水和/或淤泥排出锚链舱;观察部包括观察部主体,观察部主体上设置有观察孔,船员能够通过观察孔来查看锚链舱的舱底上的污水和/或淤泥是否需要清理。
[0004]上述专利的船舶的锚链舱内设置有水井结构,以使该船舶的锚链舱易于清理,便于维护,降低了船舶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但是,它未给出防止盖板因颠簸问题掉出的方案以及盖板如何能够更方便的设置成为了技术问题。
[0005]因此,为解决上述背景问题,研发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是迫在眉睫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它布置合理,结构紧凑,大大减少了工作强度。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包括锚链舱,所述锚链舱的底部设置有污泥舱,所述污泥舱与锚链舱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舱壁,并在舱壁上设置舱盖单元;所述舱盖单元的上方匹配设置有防跳出单元;所述污泥舱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污管。
[0008]所述舱盖单元包括多个舱盖开孔,多个舱盖开孔整体排布为矩形状排布;每个舱盖开孔上均匹配设置有盖板,并在每两个盖板之间均设置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为矩形状的围栏,将盖板围设在中间。
[0009]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盖板孔。
[0010]所述舱盖单元还包括排水单元;所述排水单元包括在舱壁上设置的多个排污水孔。
[0011]所述防跳出单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插板框架,并在插板框架内设置插板槽;所述插板槽内插入式设置有挡板;所述底座与舱盖单元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插板框架朝舱盖单
元的下落方向上。
[0012]所述限位柱的顶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磁铁单元,并在插板框架对应匹配的位置上设置第二磁铁单元。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取代了传统技术下需要在污泥舱里焊接垫板的繁琐操作,改为在锚链舱中设置舱盖单元并匹配隔离件,隔离件为半圆钢结构,能够大量减少焊接工作量,焊接过程的施工环境也更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设置舱盖单元为多个盖板,在需要拆卸舱盖时,由于每个盖板下方设置开孔,且盖板是盖设在锚链舱底部,因此可以直接推开,此种结构将一个大重量的舱盖转换为多个小重量的盖板,能够直接拿开使淤泥从开孔中进入污泥舱,减少了工作强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还匹配舱盖单元设置了防跳出单元,防跳出单元设置一道挡板,该挡板能够防止多个小重量的盖板因船舶的颠簸而弹出;且挡板匹配设置为可插入式的翻转结构,不仅利于翻转后打开舱盖,还方便取出清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的盖板单元开孔整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的舱盖单元具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的舱盖单元的盖板具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的防跳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的防跳出单元的插板框架与限位柱配合示意图。
[0020]其中:1、锚链舱;2、污泥舱;3、舱壁;4、舱盖单元;5、防跳出单元;6、排污管;4.1、舱盖开孔;4.2、排水单元;4.3、盖板;4.4、盖板孔;4.5、排水孔;4.6、隔离件;5.1、底座;5.2、转轴;5.3、插板框架;5.4、插板槽;5.5、挡板;5.6、限位柱;5.7、第一磁铁单元;5.8、第二磁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包括锚链舱1,所述锚链舱1的底部设置有污泥舱2,所述污泥舱2与锚链舱1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舱壁3,并在舱壁3上设置舱盖单元4;所述舱盖单元4的上方匹配设置有防跳出单元5;所述污泥舱2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污管6。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舱盖单元4包括多个舱盖开孔4.1,多个舱盖开孔4.1整体排布为矩形状排布;每个舱盖开孔4.1上均匹配设置有盖板4.3,并在每两个盖板4.3之间均设置隔离件4.6。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4.6为半圆钢结构,通过将半圆钢结构焊接连接在锚链舱1底部形成矩形状的围栏,并将盖板4.3围设在中间。
[0024]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拆卸舱盖时,盖板4.3是盖设在锚链舱底部的舱壁3上,因此可以直接推开,该结构将一个大重量的舱盖转换为多个小重量的盖板4.3,能够直接拿开使淤泥从开孔中进入污泥舱,减少了开盖的工作强度。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4.3上设置有多个盖板孔4.4,且舱盖单元4还包括排水单元4.2;所述排水单元4.2包括在舱壁3上设置的多个排污水孔4.5。
[00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盖板4.3上的盖板孔4.4与舱壁3上的多个排污水孔4.5配合,使锚链舱1中锚链带入的污水可以随时从盖板孔4.4与排污水孔4.5中排出,不会产生污水堆积的问题。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跳出单元5包括底座5.1,所述底座5.1上设置有转轴5.2,所述转轴5.2的一侧设置有插板框架5.3,并在插板框架5.3内设置插板槽5.4;所述插板槽5.4内插入式设置有挡板5.5;所述底座5.1与舱盖单元4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柱5.6,所述限位柱5.6设置在插板框架5.3朝舱盖单元4的下落方向上。
[0028]所述限位柱5.6的顶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磁铁单元5.7,并在插板框架5.3对应匹配的位置上设置第二磁铁单元5.8。
[0029]在本实施例中,防跳出单元设置一道挡板5.5,该挡板5.5能够防止多个小重量的盖板4.3因船舶的颠簸而弹出;且挡板5.5匹配设置为可插入式的翻转结构,不仅利于翻转后打开舱盖,还方便取出清洗。
[0030]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限位柱5.6,并通过在限位柱5.6与插板框架5.3之间设置配合的磁铁单元,使得挡板5.5能够精确落到盖板4.3的上方且被磁铁吸附,确保防止跳出的效果。
[0031]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设置舱盖开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包括锚链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链舱(1)的底部设置有污泥舱(2),所述污泥舱(2)与锚链舱(1)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舱壁(3),并在舱壁(3)上设置舱盖单元(4);所述舱盖单元(4)包括多个舱盖开孔(4.1),每个舱盖开孔(4.1)上均匹配设置有盖板(4.3),并在每两个盖板(4.3)之间均设置隔离件(4.6);所述舱盖单元(4)的上方匹配设置有防跳出单元(5);所述污泥舱(2)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污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单元(4)还包括排水单元(4.2);所述排水单元(4.2)包括在舱壁(3)上设置的多个排污水孔(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4.6)设置为矩形状的围栏,将盖板(4.3)围设在中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锚链舱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恩成蒋才平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