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茧脱胶处理及制备丝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864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葡萄糖酸钠、酒石酸氢钾、氢氧化钠加水配置成脱胶助剂,然后将蚕茧浸入脱胶助剂溶液中蒸煮一段时间;(2)将处理后的蚕茧取出,置于处理剂溶液中浸泡一端时间,该处理剂包括角质酶、胰蛋白酶、泡花碱(3)将预处理后的蚕茧置于打绵机或手工进行打绵,将打绵后得到的绵片放入煮绵液中煮绵一段时间,再进行漂洗及脱水,烘干,得到丝绵。本发明专利技术丝绵加工的方法,先进行煮茧,使蚕茧蓬润,然后再用处理剂浸泡桑蚕茧,能高效脱胶、脱脂,除杂。使制备得到的蚕丝绵具有较好的强度、蓬松度,脱胶过程对丝素的损伤也小。处理得到的蚕丝绵光泽好,无异味,无化学剂残留,使用寿命长等的优点。使用寿命长等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蚕茧脱胶处理及制备丝绵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蚕丝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蚕茧脱胶处理及制备丝绵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桑蚕丝的结构由丝素和丝胶两部分组成,其中丝素分子结构排列整齐,线性结构较好。丝胶组分处于桑蚕丝外层,以球形蛋白结构为主,分子链排列不规整,相互间作用力较小,在高温碱性条件下易溶解去除。目前,桑蚕丝一方面用于真丝服装的制备,另一方面用于蚕丝被加工。在蚕丝被加工中,桑蚕茧依次要经过煮茧、剥茧和开绵加工,然后才能得到蚕丝被所需的丝绵原料。由于蚕丝是蚕体内的丝液经吐丝吐出后凝固而成的纤维。蚕丝主要由丝素、包裹在丝素外层的丝胶、色素、油蜡以及无机物组成。
[0003]为了保证蚕丝绵的蓬松、洁净、柔软,必须要除去蚕丝绵上的大部分丝胶、油脂、蜡质等杂物。然而现有的丝绵加工工艺存在充分去除丝胶的同时,还易造成丝素蛋白组成损伤,严重影响丝绵的产品质量。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蚕茧脱胶处理方法,从而克服蚕茧脱胶处理过程中脱胶效果不好,对丝素造成损伤等的缺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绵的制备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蚕茧脱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葡萄糖酸钠、酒石酸氢钾、氢氧化钠加水配置成脱胶助剂,然后将蚕茧浸入脱胶助剂溶液中蒸煮一段时间;
[0009](2)将步骤(1)处理后的蚕茧取出,置于处理剂溶液中浸泡一端时间,该处理剂包括角质酶、胰蛋白酶、泡花碱。
[001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葡萄糖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5

3g/L,和/或酒石酸氢钾的质量浓度为0.5

5g/L,和/或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

10g/L。
[0011]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蚕茧与脱胶助剂溶液的浴比为1:40

80,蒸煮的温度为75

90℃,蒸煮15

40min。
[0012]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处理剂溶液中角质酶的用量为1

5U/mL,和/或胰蛋白酶的用量为0.5

2U/mL,和/或泡花碱的质量百分数为0.5

3%。
[0013]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蚕茧与处理剂溶液的浴比为1:20

40,浸泡时间为1

3h,浸泡温度为40

45℃。
[0014]一种丝绵的制备方法,蚕茧的预处理采用上述述的方法进行处理。
[0015]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丝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1)将筛选的蚕茧除杂后,进行蚕茧脱胶的预处理;
[0017](2)将预处理后的蚕茧置于打绵机或手工进行打绵,将打绵后得到的绵片放入煮绵液中煮绵一段时间,再进行漂洗及脱水,烘干,得到丝绵。
[001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蚕茧脱胶处理方法,步骤(2)中煮绵液包括双氧水和纯碱,加入的双氧水、纯碱和绵片的重量比为15

35:1:100

200。
[001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煮绵为在温度为90

95℃条件下煮1

2h,绵片与煮茧液的浴比为1:10

30。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蚕茧脱胶处理方法,在煮茧时加入脱胶助剂,使蚕茧蓬润,对蚕茧进行初步的脱胶,然后再用处理剂浸泡蚕茧,对蚕茧进一步脱胶处理。通过对蚕茧两个步骤的处理,能高效脱胶、脱脂,除杂。
[0022](2)本专利技术丝绵加工的方法,先进行煮茧,使蚕茧蓬润,然后再用处理剂浸泡桑蚕茧,对蚕茧进行脱胶处理,采用适宜的处理剂溶液进行脱胶,能高效脱胶、脱脂,除杂。使制备得到的蚕丝绵具有较好的强度、蓬松度,脱胶过程对丝素的损伤也小。处理得到的蚕丝绵光泽好,无异味,无化学剂残留,使用寿命长等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丝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1)先配置脱胶助剂:将葡萄糖酸钠、酒石酸氢钾、氢氧化钠加水配置成脱胶助剂溶液,溶液中葡萄糖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8g/L,酒石酸氢钾的质量浓度为2.3g/L,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4g/L。
[0027](2)煮茧:将筛选的蚕茧除杂后,置于脱胶助剂中,蚕茧与脱胶助剂溶液的浴比为1:55,蒸煮的温度为85℃,蒸煮25min。
[0028](3)浸泡:将步骤(2)处理后的蚕茧取出,置于处理剂溶液中浸泡一端时间,该处理剂包括角质酶、胰蛋白酶、泡花碱,角质酶的用量为3U/mL,胰蛋白酶的用量为1.5U/mL,泡花碱的质量百分数为1.5%,蚕茧与处理剂溶液的浴比为1:30,浸泡时间为2h,浸泡温度为40℃。
[0029](4)打绵:将步骤(3)预处理后的蚕茧置于打绵机进行打绵,将打绵后得到的绵片放入煮绵液中煮绵一段时间,煮绵液包括双氧水和纯碱,加入的双氧水、纯碱和绵片的重量比为25:1:150。煮绵为在温度为90℃条件下煮1h,绵片与煮茧液的浴比为1:20。
[0030](5)打绵后再进行漂洗及脱水,烘干,得到丝绵。
[0031]实施例2
[0032]一种丝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1)先配置脱胶助剂:将葡萄糖酸钠、酒石酸氢钾、氢氧化钠加水配置成脱胶助剂溶液,溶液中葡萄糖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5g/L,酒石酸氢钾的质量浓度为5g/L,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g/L。
[0034](2)煮茧:将筛选的蚕茧除杂后,置于脱胶助剂中,蚕茧与脱胶助剂溶液的浴比为
1:40,蒸煮的温度为90℃,蒸煮15min。
[0035](3)浸泡:将步骤(2)处理后的蚕茧取出,置于处理剂溶液中浸泡一端时间,该处理剂包括角质酶、胰蛋白酶、泡花碱,角质酶的用量为1U/mL,胰蛋白酶的用量为2U/mL,泡花碱的质量百分数为3%,蚕茧与处理剂溶液的浴比为1:40,浸泡时间为3h,浸泡温度为45℃。
[0036](4)打绵:将步骤(3)预处理后的蚕茧置于打绵机进行打绵,将打绵后得到的绵片放入煮绵液中煮绵一段时间,煮绵液包括双氧水和纯碱,加入的双氧水、纯碱和绵片的重量比为35:1:200。煮绵为在温度为90℃条件下煮2h,绵片与煮茧液的浴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茧脱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葡萄糖酸钠、酒石酸氢钾、氢氧化钠加水配置成脱胶助剂,然后将蚕茧浸入脱胶助剂溶液中蒸煮一段时间;(2)将步骤(1)处理后的蚕茧取出,置于处理剂溶液中浸泡一端时间,该处理剂包括角质酶、胰蛋白酶、泡花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脱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葡萄糖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5

3g/L,和/或酒石酸氢钾的质量浓度为0.5

5g/L,和/或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

10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脱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蚕茧与脱胶助剂溶液的浴比为1:40

80,蒸煮的温度为75

90℃,蒸煮15

4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脱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处理剂溶液中角质酶的用量为1

5U/mL,和/或胰蛋白酶的用量为0.5

2U/mL,和/或泡花碱的质量百分数为0.5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艺华陆敏兴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