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信息交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858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信息交互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信息交互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对停靠时间进行调节导致交通信息交互的工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通过站点分析单元对地铁停靠站点的站点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站点的停靠时间进行设定,获取到地铁停靠站点内候车的乘客总人数、地铁停靠站点平均单趟的乘客流动总人数以及地铁停靠站点内乘客候车的最长时长,通过公式获取到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ZDi,将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ZDi与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对站点进行分析,并对停靠时间进行调节,提高了交通信息交互的效率,提高了乘客的乘车质量。了乘客的乘车质量。了乘客的乘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信息交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信息交互
,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信息交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城市轨道交通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新基建的全面铺开,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新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纷纷寻求最适合企业自身的演进路径。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对停靠时间进行调节,导致交通信息交互的工作效率降低,乘客的乘车质量也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信息交互系统,通过站点分析单元对地铁停靠站点的站点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站点的停靠时间进行设定,获取到地铁停靠站点内候车的乘客总人数、地铁停靠站点平均单趟的乘客流动总人数以及地铁停靠站点内乘客候车的最长时长,通过公式获取到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ZDi,将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ZDi与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对站点进行分析,并对停靠时间进行调节,提高了交通信息交互的效率,提高了乘客的乘车质量;通过环境监测单元对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地铁行驶环境进行监测,获取到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内全天的平均空气流动速度、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的温度变化波动值以及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内全天平均湿度值,通过公式获取到地铁行驶路线各个区域环境的分析系数JCo,将地铁行驶路线各个区域环境的分析系数JCo与环境的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对地铁环境进行检测,提高了地铁上人员的安全性,从而将地铁的工作效率增高,防止出现环境问题导致乘客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信息交互系统,包括信息交互平台、轨道分析单元、站点分析单元、环境监测单元、人员检测单元、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
[0007]所述站点分析单元用于对地铁停靠站点的站点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站点的停靠时间进行设定,地铁停靠站点的站点信息包括人数数据、流量数据以及时长数据,人数数据为地铁停靠站点内候车的乘客总人数,流量数据为地铁停靠站点平均单趟的乘客流动总人数,时长数据为地铁停靠站点内乘客候车的最长时长,将地铁停靠站点标记为i,i=1,2,
……
,n,n为正整数,具体分析设定过程如下:
[0008]步骤S1:获取到地铁停靠站点内候车的乘客总人数,并将地铁停靠站点内候车的乘客总人数标记为RSi;
[0009]步骤S2:获取到地铁停靠站点平均单趟的乘客流动总人数,并将地铁停靠站点平均单趟的乘客流动总人数标记为LDi;
[0010]步骤S3:获取到地铁停靠站点内乘客候车的最长时长,并将地铁停靠站点内乘客候车的最长时长标记为SCi;
[0011]步骤S4:通过公式获取到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ZDi,其中,a1、a2以及a3均为比例系数,且a1>a2>a3>0;
[0012]步骤S5:将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ZDi与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0013]若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ZDi≥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地铁停靠站点需增长停靠时间,生成时间增长信号并将时间增长信号和对应的地铁停靠站点一同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0014]若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ZDi<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地铁停靠站点不需增长停靠时间,生成时间不变信号并将时间不变信号和对应的地铁停靠站点一同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0015]进一步地,所述注册登录单元用于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通过手机终端提交管理人员信息和维护人员信息,并将注册成功的管理人员信息和维护人员信息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管理人员信息包括管理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维护人员信息包括维护人员的姓名、年龄、入职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
[0016]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单元用于对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地铁行驶环境进行监测,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信息包括流动数据、温度数据以及湿度数据,流动数据为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内全天的平均空气流动速度,温度数据为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的温度变化波动值,湿度数据为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内全天平均湿度值,将地铁行驶路线划分若干个区域,并将其标记为o,o=1,2,
……
,m,m为正整数,具体分析监测过程如下:
[0017]步骤SS1:获取到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内全天的平均空气流动速度,并将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内全天的平均空气流动速度标记为LDo;
[0018]步骤SS2:获取到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的温度变化波动值,并将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的温度变化波动值标记为WDo;
[0019]步骤SS3:获取到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内全天平均湿度值,并将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内全天平均湿度值标记为SDo;
[0020]步骤SS4:通过公式JCo=β(LDo
×
b1+WDo
×
b2+SDo
×
b3)获取到地铁行驶路线各个区域环境的分析系数JCo,其中,b1、b2以及b3均为比例系数,且b1>b2>b3>0,β为误差修正因子,取值为2.3651;
[0021]步骤SS5:将地铁行驶路线各个区域环境的分析系数JCo与环境的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0022]若地铁行驶路线各个区域环境的分析系数JCo≥环境的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的环境监测不合格,生成环境异常信号并将环境异常信号和对应区域发送至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
[0023]若地铁行驶路线各个区域环境的分析系数JCo<环境的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对应区域的环境监测合格,生成环境正常信号并将环境正常信号和对应区域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0024]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分析单元用于对地铁行驶路线中的轨道使用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地铁行驶路线中的轨道进行检测,地铁行驶路线中的轨道使用信息包括时间数据、维修数据以及次数数据,时间数据为地铁行驶路线中各个区域内的轨道使用总时长,维修数据为地铁行驶路线中各个区域内轨道全月的平均维修时长,次数数据为地铁行驶路线中各个区域内轨道全月出现故障的次数,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0025]步骤T1:获取到地铁行驶路线中各个区域内的轨道使用总时长,并将地铁行驶路线中各个区域内的轨道使用总时长标记为So;
[0026]步骤T2:获取到地铁行驶路线中各个区域内轨道全月的平均维修时长,并将地铁行驶路线中各个区域内轨道全月的平均维修时长标记为Wo;
[0027]步骤T3:获取到地铁行驶路线中各个区域内轨道全月出现故障的次数,并将地铁行驶路线中各个区域内轨道全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交互平台、轨道分析单元、站点分析单元、环境监测单元、人员检测单元、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所述站点分析单元用于对地铁停靠站点的站点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站点的停靠时间进行设定,获取到地铁停靠站点内候车的乘客总人数、地铁停靠站点平均单趟的乘客流动总人数以及地铁停靠站点内乘客候车的最长时长,并将其对应标记为RSi、LDi以及SCi;通过公式获取到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ZDi,将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ZDi与地铁停靠站点的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单元用于对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地铁行驶环境进行监测,获取到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内全天的平均空气流动速度、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的温度变化波动值以及地铁行驶路线周边环境内全天平均湿度值,并将其对应标记为LDo、WDo以及SDo;通过公式获取到地铁行驶路线各个区域环境的分析系数JCo,将地铁行驶路线各个区域环境的分析系数J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浩田长存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硕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