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仰侧卧位臀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843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仰侧卧位臀垫,包括弹性垫芯以及亲肤垫套,所述弹性垫芯为两侧对称的臀形轮廓,且所述弹性垫芯垫于大腿根的部分设有分叉;所述弹性垫芯上开设有多个减压孔,所述弹性垫芯底面设置有防滑面;所述亲肤垫套贴合套设于所述弹性垫芯表面,所述亲肤垫套为束口的半包式绒布套,所述防滑面露出于所述亲肤垫套;所述亲肤垫套还设置有防脱结构以及穿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减压孔,以缓解侧卧位时骨隆突处的受压;通过利用穿戴结构,将其与患者臀部相对固定,并设置有防滑面,避免臀部与床面发生频繁的相对摩擦;通过设置侧支撑凸块,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以及阻力,以提醒并帮助患者维持侧卧位的状态。醒并帮助患者维持侧卧位的状态。醒并帮助患者维持侧卧位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仰侧卧位臀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辅助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仰侧卧位臀垫。

技术介绍

[0002]侧卧位是一种在患者治疗,检查以及恢复过程中常用的休息姿势,一般医护人员在操作时,会通过软枕对手臂,腿部以及一些受压部分进行衬垫,以保证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但长时间保持侧卧姿势,一些骨隆突处任会应受压产生轻微不适,即便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告知患者摆放体位的目的和重要性,对于一些情绪比较躁动的患者,任会忍不住移动,在此过程中会导致臀部与床面的相对摩擦,进而造成皮肤破损;为了缓解侧卧位时骨隆突处的受压,避免臀部与床面发生频繁的相对摩擦,提醒并帮助患者维持侧卧位的状态,提供一种仰侧卧位臀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仰侧卧位臀垫,缓解侧卧位时骨隆突处的受压,避免臀部与床面发生频繁的相对摩擦,提醒并帮助患者维持侧卧位的状态。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仰侧卧位臀垫,包括弹性垫芯以及亲肤垫套,所述弹性垫芯为两侧对称的臀形轮廓,且所述弹性垫芯垫于大腿根的部分设有分叉;所述弹性垫芯上开设有多个减压孔,所述弹性垫芯底面设置有防滑面;所述亲肤垫套贴合套设于所述弹性垫芯表面,所述亲肤垫套为束口的半包式绒布套,所述防滑面露出于所述亲肤垫套;所述亲肤垫套还设置有防脱结构以及穿戴结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芯的厚度从上下端面向所述减压孔的边缘,由2cm逐渐减至1cm圆滑过渡。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面上包括有多个弹性凸起,多个所述弹性凸起形状大小一致,且均匀分布。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脱结构包括有扣眼、扣带以及纽扣,所述扣带为条形带状,且所述扣带的一端缝合固定于所述亲肤垫套束口处的边缘,所述扣带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纽扣,所述纽扣穿过所述减压孔与扣眼扣紧,所述扣眼位于所述亲肤垫套覆盖于所述减压孔上的部分的中心位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穿戴结构包括有腰部系带以及大腿根部系带,所述腰部系带以及大腿根部系带通过缝合固定连接于所述亲肤垫套外表面;
[0009]两根所述腰部系带分别位于所述弹性垫芯未分叉部分的两侧,且两根所述腰部系带分别从两侧环绕于腰部,并通过魔术贴在腹前粘贴固定;
[0010]两组所述大腿根部系带分别位于所述弹性垫芯分叉的两侧,所述大腿根部系带通过长系带由大腿外侧环绕大腿前侧,并通过魔术贴在大腿内侧与短系带粘贴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芯还包括有侧支撑凸块,所述侧支撑凸块位于所述弹性垫
芯底面,且所述侧支撑凸块的根部内陷于所述弹性垫芯内,所述侧支撑凸块的顶部向下凸出于所述防滑面,所述侧支撑凸块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处采用圆滑曲面过渡;对应于所述侧支撑凸块的位置,在所述弹性垫芯的正面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沿所述弹性垫芯的对称轴线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芯采用乳胶或硅胶材质,且通过模具注塑一体成型。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仰侧卧位臀垫,通过设置减压孔,以缓解侧卧位时骨隆突处的受压;通过利用穿戴结构,将其与患者臀部相对固定,并设置有防滑面,避免臀部与床面发生频繁的相对摩擦;通过设置侧支撑凸块,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以及阻力,以提醒并帮助患者维持侧卧位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侧仰卧位臀垫的结构构成示意图;
[0015]附图2为弹性垫芯的正面结构图;
[0016]附图3为弹性垫芯的底面结构图;
[0017]附图4为亲肤垫套的正面结构图;
[0018]附图5为亲肤垫套的背面结构图;
[0019]附图6为亲肤垫套的侧剖结构图以及防脱结构的部分放大图;
[0020]附图7为侧支撑凸块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附图1

7所述的一种仰侧卧位臀垫,包括弹性垫芯1以及亲肤垫套2,所述弹性垫芯1为两侧对称的臀形轮廓,且所述弹性垫芯1垫于大腿根的部分设有分叉;所述弹性垫芯1上开设有多个减压孔3,所述弹性垫芯1底面设置有防滑面5;所述亲肤垫套2贴合套设于所述弹性垫芯1表面,所述亲肤垫套2为束口的半包式绒布套,所述防滑面5露出于所述亲肤垫套2;所述亲肤垫套2还设置有防脱结构以及穿戴结构;
[0023]通过采用弹性的臀形轮廓的垫芯,保证臀垫贴合于臀部轮廓,使得受压均匀,且大大缓解了臀部受压,并且外覆绒布材质的亲肤垫套,提供良好的舒适感;采用束口的半包式绒布套,有两大优点,一是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垫套的清洗更换,二是,可以保证防滑面与床面直接接触,以起到良好的防滑效果;通过防脱结构进一步固定所述亲肤垫套,防止频繁移动而造成的垫套脱落;通过穿戴结构将该臀垫相对于患者臀部固定,进而实现对患者臀部、臀垫以及病床三者的相对位置约束,以使患者保持侧卧位的姿势;所述减压孔是贯穿弹性垫芯的通孔,且其对应于臀部骨隆突处以及缺乏脂肪组织保护的部位设置,以缓解这些部位的受压;通过将垫于大腿根的部分设有分叉,开叉部分形成的空隙则用于缓解骶尾部的受压。
[0024]所述弹性垫芯1的厚度从上下端面向所述减压孔3的边缘,由2cm逐渐减至1cm圆滑过渡;弹性垫芯的整体厚度较薄,在起到衬垫,缓解受压作用的同时,保证了肩部与臀部的高度一致,从而使得患者舒适;而减压孔则通过让臀部骨隆突处以及缺乏脂肪组织保护的部位悬空于所述减压孔中心,再通过减压孔周围的圆滑过渡面支撑这些部位周围的脂肪,
进而达到缓解臀部骨隆突处以及缺乏脂肪组织保护的部位的受压。
[0025]所述防滑面5上包括有多个弹性凸起6,多个所述弹性凸起6形状大小一致,且均匀分布;通过均匀布设多个弹性的球状凸起,以增加臀垫与床面之间的摩擦,进而实现对患者臀部的约束,避免了频繁摩擦造成的皮肤损坏。
[0026]所述防脱结构包括有扣眼8、扣带9以及纽扣10,所述扣带9为条形带状,且所述扣带9的一端缝合固定于所述亲肤垫套2束口处的边缘,所述扣带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纽扣10,所述纽扣10穿过所述减压孔3与扣眼8扣紧,所述扣眼8位于所述亲肤垫套2覆盖于所述减压孔3上的部分的中心位置;
[0027]通过利用扣带从弹性垫芯底面环绕,与亲肤垫套构成闭环包裹住部分的弹性垫芯,再通过纽扣与扣眼扣紧,从而实现亲肤垫套与所述弹性垫芯的相对固定,达到防脱的效果;
[0028]如果通过缝制使得亲肤垫套完全贴合于所述弹性垫芯,那么对应于所述减压孔部分的缝制工艺过于繁琐复杂,通过该种防脱结构的设置,不仅起到了防脱的作用,在纽扣的扣紧力的作用下,覆盖于所述减压孔表面的布料被下拉贴合于圆滑过渡面上,进而可以省去部分复杂的缝制步骤,从而降低提高生产的效率。
[0029]所述穿戴结构包括有腰部系带11以及大腿根部系带12,所述腰部系带11以及大腿根部系带12通过缝合固定连接于所述亲肤垫套2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仰侧卧位臀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垫芯(1)以及亲肤垫套(2),所述弹性垫芯(1)为两侧对称的臀形轮廓,且所述弹性垫芯(1)垫于大腿根的部分设有分叉;所述弹性垫芯(1)上开设有多个减压孔(3),所述弹性垫芯(1)底面设置有防滑面(5);所述亲肤垫套(2)贴合套设于所述弹性垫芯(1)表面,所述亲肤垫套(2)为束口的半包式绒布套,所述防滑面(5)露出于所述亲肤垫套(2);所述亲肤垫套(2)还设置有防脱结构以及穿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仰侧卧位臀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芯(1)的厚度从上下端面向所述减压孔(3)的边缘,由2cm逐渐减至1cm圆滑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仰侧卧位臀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面(5)上包括有多个弹性凸起(6),多个所述弹性凸起(6)形状大小一致,且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仰侧卧位臀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结构包括有扣眼(8)、扣带(9)以及纽扣(10),所述扣带(9)为条形带状,且所述扣带(9)的一端缝合固定于所述亲肤垫套(2)束口处的边缘,所述扣带(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纽扣(10),所述纽扣(10)穿过所述减压孔(3)与扣眼(8)扣紧,所述扣眼(8)位于所述亲肤垫套(2)覆盖于所述减压孔(3)上的部分的中心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仰侧卧位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淼黄海红余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惠山区康复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