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破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821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泥破胶机,包括静态混合器、动态搅拌罐、带式浓缩机、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所述静态混合器安装在动态搅拌罐左端底部的进水管口上,所述带式浓缩机位于动态搅拌罐的右侧中部,所述带式浓缩机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机体右侧底部的多孔筛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其对成分复杂难以破胶调理的污泥有较好的破胶、破壁效果,经污泥破胶机处理后的污泥,再次絮凝时,泥团反应通透,絮团繁花结实,泥水分离效果好,可以降低后续机械脱水药耗、降低污泥调理难度,并且不需要投加石灰,并且可以缩短后续机械压滤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滤饼含水率。降低滤饼含水率。降低滤饼含水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破胶机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污泥破胶机。

技术介绍

[0002]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水处理程度越高,就会产生越多的污泥残余物需要加以处理,除非是利用土地处理或污水塘处理污水,否则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必须设有污泥处理设施,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复杂、且花费最高的一部分。然而现有的污泥破胶机仍存在不足之处:河湖底泥、桩基泥浆、市政污泥、工业污泥等,在机械脱水前的调理絮凝时,经常出现泥团外观已经调理成繁花状絮团,但因絮团内部仍有很多胶性泥团未能彻底分离,导致重力脱水及挤压脱水进程缓慢,甚至出现跑泥漏泥的情况,目前机械脱水工艺中,为了破解这种胶性泥团,提高污泥机械脱水的效率,一般采取投加石灰的方式进行破胶,但是添加石灰会导致尾水PH值较高,且不利于后续泥饼的最终处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记载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污泥破胶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污泥破胶机,包括静态混合器、动态搅拌罐、带式浓缩机、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所述静态混合器安装在动态搅拌罐左端底部的进水管口上,所述带式浓缩机位于动态搅拌罐的右侧中部,所述带式浓缩机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机体右侧底部的多孔筛辊、设置在第一机体中部上方的挤压气缸及第一挤压胶辊、设置在第一机体左侧中部的第二撑紧气缸及第二撑紧辊和安装在多孔筛辊、第一挤压胶辊和第二撑紧辊之间的第二滤网带;所述第二机体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机体右侧上方且朝向第一挤压胶辊的第二挤压胶辊及与其通过链条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二机体左侧的第三撑紧气缸及第三撑紧辊、安装在第二挤压胶辊和第三撑紧辊之间的第三滤网带和设置在第二机体中部的振压机构;所述第二滤网带和第三滤网带的相对侧相互挤压贴合。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动态搅拌罐包括安装在动态搅拌罐上端中部的搅拌器、连接在搅拌器下端且位于动态搅拌罐内侧的搅拌杆和固定在动态搅拌罐右端且排料方向朝向带式浓缩机的排料管。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带式浓缩机包括转动安装在带式浓缩机右侧的传动辊及与其通过链条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带式浓缩机左侧的第一撑紧气缸及第一撑紧辊和安装在传动辊和第一撑紧辊之间的第一滤网带。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带式浓缩机的右侧下方安装有第一清洗装置,且第一清洗装置的喷液口朝向第一滤网带。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一机体的左侧位于第二撑紧辊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清洗装置,且第二清洗装置的喷液口朝向第二滤网带。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振压机构包括活动安装在第二机体中部且与第三滤网带内壁相贴合的刮水板、对称固定在刮水板下端和第二机体之间的螺旋挤压弹簧和安装在刮水板下端中部的低频振动电机。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第二机体上转动安装有多个用于将第三滤网带辅助支撑的转辊。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带式浓缩机、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上均设置有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纠偏气缸及转动安装在纠偏气缸伸缩端上的纠偏辊,所述纠偏辊的外壁与第一滤网带、第二滤网带和第三滤网带的内壁相互贴合。
[002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技术中,污泥破胶机可作为河道底泥、市政污泥、工业污泥、建筑泥浆在机械脱水前进行污泥破胶预处理的工艺设备,其对成分复杂难以破胶调理的污泥有较好的破胶、破壁效果,经污泥破胶机处理后的污泥,再次絮凝时,泥团反应通透,絮团繁花结实,泥水分离效果好,可以降低后续机械脱水药耗、降低污泥调理难度,并且不需要投加石灰,并且可以缩短后续机械压滤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滤饼含水率。
[0022]2、本技术中,经过了在河道底泥、市政存量污泥的等项目的测试,试验中,经过污泥破胶机进行预处理的污泥,后续使用带式压滤机压滤,原本容易漏泥难以压滤的污泥可以上机压滤,并且不会从滤网漏泥,而且,同类污泥的条件下,在污泥破胶机的作用下,带式压滤机的产量可以提高20至50%,滤饼含水率可以降低5至10%,药剂成本降低约10至30%,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污泥破胶机的结构示意简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动态搅拌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带式浓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例说明:
[0028]100、静态混合器;200、动态搅拌罐;201、搅拌器;202、搅拌杆;203、排料管;300、带式浓缩机;301、传动辊;302、第一驱动电机;303、第一撑紧气缸;304、第一撑紧辊;305、第一滤网带;306、第一清洗装置;400、第一机体;401、多孔筛辊;402、挤压气缸;403、第一挤压胶辊;404、第二撑紧气缸; 405、第二撑紧辊;406、第二滤网带;407、第一清洗装置;500、第二机体;501、第二挤压胶辊;502、第二驱动电机;503、第三撑紧气缸;504、第三撑紧辊; 505、
第三滤网带;506、转辊;600、纠偏机构;601、纠偏气缸;602、纠偏辊; 700、振压机构;701、刮水板;702、螺旋挤压弹簧;703、低频振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污泥破胶机,包括静态混合器100、动态搅拌罐200、带式浓缩机300、第一机体400和第二机体500,静态混合器100安装在动态搅拌罐200左端底部的进水管口上,带式浓缩机300位于动态搅拌罐200的右侧中部,带式浓缩机300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机体400和第二机体500;第一机体400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机体400右侧底部的多孔筛辊401、设置在第一机体400中部上方的挤压气缸402及第一挤压胶辊403、设置在第一机体400左侧中部的第二撑紧气缸404及第二撑紧辊405和安装在多孔筛辊401、第一挤压胶辊403和第二撑紧辊405之间的第二滤网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破胶机,包括静态混合器(100)、动态搅拌罐(200)、带式浓缩机(300)、第一机体(400)和第二机体(5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混合器(100)安装在动态搅拌罐(200)左端底部的进水管口上,所述带式浓缩机(300)位于动态搅拌罐(200)的右侧中部,所述带式浓缩机(300)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机体(400)和第二机体(500);所述第一机体(400)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机体(400)右侧底部的多孔筛辊(401)、设置在第一机体(400)中部上方的挤压气缸(402)及第一挤压胶辊(403)、设置在第一机体(400)左侧中部的第二撑紧气缸(404)及第二撑紧辊(405)和安装在多孔筛辊(401)、第一挤压胶辊(403)和第二撑紧辊(405)之间的第二滤网带(406);所述第二机体(500)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机体(500)右侧上方且朝向第一挤压胶辊(403)的第二挤压胶辊(501)及与其通过链条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502)、设置在第二机体(500)左侧的第三撑紧气缸(503)及第三撑紧辊(504)、安装在第二挤压胶辊(501)和第三撑紧辊(504)之间的第三滤网带(505)和设置在第二机体(500)中部的振压机构(700);所述第二滤网带(406)和第三滤网带(505)的相对侧相互挤压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破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搅拌罐(200)包括安装在动态搅拌罐(200)上端中部的搅拌器(201)、连接在搅拌器(201)下端且位于动态搅拌罐(200)内侧的搅拌杆(202)和固定在动态搅拌罐(200)右端且排料方向朝向带式浓缩机(300)的排料管(2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破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仁豪朱守伟杨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