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面体结构的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合成、食品安全检测和生物医学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面体结构的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胶体金是指粒径分散在1
‑
150nm之间的胶体溶液,具有颜色鲜艳,胶体稳定性强等特性。由于胶体金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胶体金的摩尔消光系数比传统着色染料高3
‑
4个数量级;除了优异的呈色效应,胶体金还具备包括光热,催化,荧光增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多种信号传导功能,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示踪标记材料。胶体金作为标记材料最大的优势在于裸眼定性检测,然而存在灵敏度低,无法定量检测的缺点。
[0003]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及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许多荧光标记材料被开发出来,比如统有机荧光微球,量子点荧光微球,时间分辨微球等;然而荧光探针需要额外的激发光源,对一些资源受限地区及家庭个人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因此,为了满足高灵敏定量检测性能且保留胶体金的比色性能,将胶体金与发光材料组装制备得到比色 />‑
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面体结构的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集诱导发光荧光染料、油溶性金纳米粒子、聚马来酸酐十八碳烯溶于三氯甲烷中,加入具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乳化制成微乳液,去除其中的三氯甲烷,离心分离,将所得沉淀复溶于碱水中水解,水解后离心清洗,将清洗后的沉淀物复溶于超纯水中,制得聚集诱导发光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面体结构的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金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为将油胺溶解于甲苯中,油浴加热,之后快速加入含有氯金酸和油胺的甲苯溶液,反应完全后撤去热源,冷却后加入清洗液清洗,之后溶解于三氯甲烷中保存,制得油溶性金纳米粒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面体结构的比色荧光双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诱导发光荧光染料溶解于三氯甲烷后的终浓度为1
‑
200mg/mL;所述油溶性金纳米粒子溶于三氯甲烷后的终浓度为1
‑
400mg/mL;所述聚马来酸酐十八碳烯溶解于三氯甲烷后的终浓度为1
‑
500mg/mL;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终浓度为0.5
‑
10mg/mL。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勇华,陈樨蕊,黄小林,冷远逵,郭亮,江湖,熊斯诚,林相恺,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