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斯分布拟合及滚动修正的钢铁企业全流程碳排放核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806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斯分布拟合及滚动修正的钢铁企业全流程碳排放核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检测并收集钢铁联合企业主要生产过程(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中所使用的原料及产物的成分数据;基于Matlab对数据库内数据进行高斯分布拟合处理并进行滚动迭代,获得物料成分含量的均值和方差;根据物料碳含量及其他物质含量的不同,计算各物料碳排放因子及其误差范围;根据各主要工序实际原料的使用量对该工序的碳排放进行计算,进而获得钢铁全工序碳排放量及其误差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克服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没有针对性、波动大、较难贴合实际的问题,具备处理大量数据实测数据并实时计算碳排放量的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斯分布拟合及滚动修正的钢铁企业全流程碳排放核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软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斯分布拟合及滚动修正的钢铁企业全流程碳排放核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协约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做出了“3060”的承诺。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而钢铁行业在工业中的碳排放量仅次于电力行业,截至2018年,CO2排放量达1884.4百万吨,占工业CO2排放总量达18.72%。
[0003]目前国内外主流的钢铁生产过程二氧化碳计算方式主要包括WSA方法、IPCC方法和《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三种方法的计算方式大同小异,均为基于碳排放因子和物料量的碳排放计算,后续基于这些方法提出的一些改进方法也都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因此在实际碳排放测算过程中,碳排放因子的测算精度极为重要。
[0004]企业在计算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时采用的物料碳排放因子为第三方提供或通过对实际物料的成分检测获得,前者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斯分布拟合及滚动修正的钢铁企业全流程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针对不同生产企业流程中不同的原料配比和产物,建立有针对性的各工序原料和产物数据库,收集其成分测量数据;不同物料采集的周期可能不同,部分物料采用PGNAA技术进行实时成分测量,如铁矿石、球团矿、烧结矿、煤粉等成分可以进行在线成分检测,有效减少误差,同时能够快速大量获取成分信息;其他物料采取传统实验室成分分析方式,周期较长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确保计算的精确性,要明确全生产流程中占据碳排放量较大的物料,尽量缩短采样周期;而碳排放因子较小、对整体碳排放量影响小的物料,采样周期可以适当延长,减小测量导致的误差。步骤2,根据采集数据构建不同工序各类原材料高斯分布拟合模型并迭代;基于Matlab平台,通过对采集数据的高斯分布拟合,获取均值和方差,其中均值作为碳排放因子计算的物料成分比例,方差用于估计碳排放计算的误差。给各类物料成分的数据集设定容量,采集数量未达到上限前均将新数据全部录入,且每次采集后根据已有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拟合获得均值和方差;在采集数量达到上限后,每次采集数据后便进行迭代更新,取缔最老的数据,每次录入后同样对已有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拟合,实现原料成分的迭代更新。步骤3,参考WSA方法的碳排放计算框架,采用碳物质量平衡的方法,针对不同生产过程实际物料成分计算碳排放因子,以获得更为精确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如下:步骤3.1:计算直接碳排放因子;直接碳排放包括合碳物质以及合碳能源的碳排放,其碳排放因子由以下公式确定:其中,EF
i
为第i项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t;(C)
i
为第i项的碳含量,单位为%。步骤3.2:计算间接碳排放因子;间接碳排放包括动力消耗以及部分辅料的碳排放,如电力和制造氧气等气体所造成的碳排放,但其碳排放地点并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翔杨佳霖杨宪李振丛琳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