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深度ROV收放系统的全自动绞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785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深度ROV收放系统的全自动绞车,单向丝杠转动安装于绞车框架上,任意一端连接有丝杠驱动马达,滑架内部安装有与单向丝杠螺纹连接的螺母;滑架上分别安装有左、右限位传感器,绞车框架上分别固接有左、右限位目标;滑架上分别安装有可向外侧转动且复位的左、右摆杆,右摆杆的底部固接有随右摆杆转动的右偏角检测目标,左摆杆的底部固接有随左摆杆转动的左偏角检测目标,右摆杆外侧的滑架上分别安装有右前、右后偏角检测传感器,左摆杆外侧的滑架上分别安装有左前、左后偏角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脐带缆的手/自动回收与布放,以及脐带缆在卷筒上的自动整齐排布,从而保障ROV大深度作业与收放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稳定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深度ROV收放系统的全自动绞车


[0001]本技术属于海洋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大深度ROV收放系统的全自动绞车,可应用于快速释放和回收大深度ROV和自动整齐排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颁布和实施,对深海探测和作业载体的相关研究也更加受到各研究机构的重视。传统的ROV(遥控无人潜水器)收放系统绞车在面临大深度工况下无法满足要求,在ROV大深度作业和回收时需要长时间手动控制收放以及易发生排缆跃层、夹缆“卡死”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传统ROV收放和回收时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深度ROV收放系统的全自动绞车。该全自动绞车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可靠、成本低,在长时间运行下可以自动运行且整齐排缆。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本技术包括绞车框架、绞车驱动马达及卷筒,其中卷筒转动安装于绞车框架上,任意一端与绞车驱动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绞车驱动马达驱动卷筒正转或反转;还包括排缆器、左限位目标、左限位传感器、右限位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深度ROV收放系统的全自动绞车,包括绞车框架、绞车驱动马达及卷筒,其中卷筒转动安装于绞车框架上,任意一端与绞车驱动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绞车驱动马达驱动卷筒正转或反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缆器(1)、左限位目标(2)、左限位传感器(3)、右限位传感器(4)及右限位目标(5),所述排缆器(1)包括丝杠驱动马达(9)、单向丝杠(10)及滑架(11),所述单向丝杠(10)转动安装于绞车框架(22)上,任意一端连接有丝杠驱动马达(9),所述滑架(11)内部安装有与单向丝杠(10)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丝杠驱动马达(9)驱动单向丝杠(10)旋转,通过与所述滑架(11)形成的螺旋副实现滑架(11)沿单向丝杠(10)左右往复运动;所述滑架(11)上分别安装有左限位传感器(3)及右限位传感器(4),所述滑架(11)的运动轨迹上分别设有固定在绞车框架(22)上的左限位目标(2)、右限位目标(5);所述滑架(11)上分别安装有可向外侧转动且复位的右摆杆(15)、左摆杆(19),所述右摆杆(15)的底部固接有随右摆杆(15)转动的右偏角检测目标(14),所述左摆杆(19)的底部固接有随左摆杆(19)转动的左偏角检测目标(18),所述右摆杆(15)外侧的滑架(11)上分别安装有右前偏角检测传感器(12)及右后偏角检测传感器(13),所述左摆杆(19)外侧的滑架(11)上分别安装有左前偏角检测传感器(16)及左后偏角检测传感器(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大深度ROV收放系统的全自动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摆杆(15)及左摆杆(19)的一端分别与固接在滑架(11)上的心轴(26)转动连接、绕所述心轴(26)在水平面转动,所述心轴(26)内部设有与右摆杆(15)或左摆杆(19)相连的扭簧,所述右摆杆(15)及左摆杆(19)通过各自连接的扭簧复位,脐带缆(27)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8)上,另一端由所述右摆杆(15)及左摆杆(19)的另一端之间穿过,所述右摆杆(15)及左摆杆(19)的另一侧分别与脐带缆(27)转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大深度ROV收放系统的全自动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摆杆(15)与左摆杆(19)安装于滑架(11)的顶端,且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格伦来俊何震孙天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