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玉米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82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速玉米播种器属于播种用导种装置,包括排处器和导种器,所述的导种器是在导种壳体内安装了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并在导种壳体的上端开有导入口、下端开有导出口。在导入口处安装有大纳种轮和小纳种轮,大纳种轮和小纳种轮均位于排种盘充种型孔的一侧、在同一平面上且相向运转,运转时大纳种轮和小纳种轮的轮齿顶端位于充种型孔的前面;在导种壳体内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套装有导种带,导种带上间隔设有拨板。该排种器通过输送带向下输送种子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投种高度,进而在快速播种的同时,保证了播种的稳定性,能在15km/h的播种速度同时,有效减缓播种中种子与种床土壤的弹跳碰撞作用,提高播种精准度、均匀性和横纵直线度。均匀性和横纵直线度。均匀性和横纵直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玉米播种器


[0001]本技术属于播种用导种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高速玉米播种器。

技术介绍

[0002]玉米作为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播种质量一直是影响玉米单产的最主要因素,尤其在玉米高速播种过程中,因种子投放速度过快,出现种子与种床之间出现“弹跳移位”和“翻转移位”等问题。另外,现有的导种装置,在皮带传动过程中皮带和皮带轮之间不停的产生摩擦,如果皮带使用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松弛的现象,而一旦皮带松弛传动效率就会下降甚至出现打滑的现象,影响播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速玉米播种器。
[0004]本技术的一种高速玉米播种器,是在气吸式排种器上连接了导种器构成,所述的气吸式排种器是在排种器壳体内通过排种盘动力输入轴安装了排种盘、并在排种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种室和吸气管构成,在排种盘的环同均布有充种型孔,所述的导种器是在导种壳体内的支撑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了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并在导种壳体的上端开有导入口、下端开有导出口。在导入口处安装有大纳种轮和小纳种轮,大纳种轮和小纳种轮均位于排种盘充种型孔的一侧、在同一平面上且相向运转,运转时大纳种轮和小纳种轮的轮齿顶端位于充种型孔的前面;在导种壳体内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套装有导种带,导种带上间隔设有拨板。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支撑框架的下端固定有倒U型支撑筒,其内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套有弹簧、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从动带轮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大纳种轮和小纳种轮均由柔性材料制成。
[0007]本技术的一种高速玉米播种器,采用输送带和气吸相结合的方式,可对玉米种子在排种器与种沟之间的行程进行有效控制,进而解决“弹跳移位”和“翻转移位”的问题。该排种器通过输送带向下输送种子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投种高度,进而在快速播种的同时,保证了播种的稳定性,能在15km/h的播种速度同时,有效减缓播种中种子与种床土壤的弹跳碰撞作用,提高播种精准度、均匀性和横纵直线度;两个旋转的橡胶制纳入轮,能在种盘上快速平稳取种的同时,保护种子,减小了种子损伤;因此,该排种器对提高玉米高速精量播种具有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
[0009]图2、图3是本技术不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图3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像
[0011]图5是本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技术的一种高速玉米播种器,是在气吸式排种器上连接了导种器构成,所述的气吸式排种器是在排种器壳体1内通过排种盘动力输入轴2安装了排种盘3、并在排种器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种室4和吸气管5构成,在排种盘3的环同均布有充种型孔6,所述的导种器是在导种壳体7内的支撑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了主动带轮8和从动带轮9,并在导种壳体7的上端开有导入口、下端开有导出口。
[0013]在导入口处安装有由柔性材料制成大纳种轮10和小纳种轮11,大纳种轮10和小纳种轮11均位于排种盘充种型孔6的一侧、在同一平面上且相向运转,运转时大纳种轮10和小纳种轮11的轮齿顶端位于充种型孔6的前面,大小不同的柔性纳种轮是该装置的主要喂入部件,起到取种、种子喂入作用。在导种壳体7内的主动带轮8和从动带轮9上套装有导种带12,导种带起到输种、导种作用,导种带12均由柔性材料制成,如橡胶材料制成,并在导种带12上间隔设有拨板13,斜置的输送带两侧设有护板,与柔性输送带圆周上均匀等距导种拨板13构成封闭导种室,进而避免运动中因震动产生种子相对滑移;同时,也降低了种子的投放速度,有效减缓播种中种子与种床土壤的弹跳碰撞作用,提高播种精准;该导种带12的倾斜角度为70

80度。
[0014]在支撑框架6的下端固定有倒U型支撑筒14,其内置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上套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为压缩弹簧,支撑杆1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17与从动带轮9连接。该设计在导种带12松驰时,其弹簧16发生变形通过连接件17将从动带轮8向下推出,使从导种带12涨紧,实现自动调节。
[0015]真空室在风机的作用下,将玉米种子吸附在排种盘上,排种盘旋转带动种子至两个纳种轮之间。橡胶制的两个纳种轮在电机18带动下旋转,将种盘上的种子取下,并将种子投放到下方的输送带的种腔之中。在输送带带动下,将种腔中的种子输送到下端投种口投放。
[0016]根据该装置作用区域将其分为导种运移区Ⅰ、投种抛送区Ⅲ和输种行程区Ⅱ三个阶段,如图5所示:当排种盘携带玉米种子运动至装置接口处时,高速且同步转动的柔性纳种轮将种盘上的种子取下,并纳入下方的导种带种腔中,该行程为导种运移区。种腔中的种子在斜置导种带的输送下,向下方投种口处运移,该行程为输种行程区。到达投种口的玉米种子被平稳运送至投种点处并被反向投种抛送,进而实现低位投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玉米播种器,是在气吸式排种器上连接了导种器构成,所述的气吸式排种器是在排种器壳体(1)内通过排种盘动力输入轴(2)安装了排种盘(3)、并在排种器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种室(4)和吸气管(5)构成,在排种盘(3)的环同均布有充种型孔(6),所述的导种器是在导种壳体(7)内的支撑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了主动带轮(8)和从动带轮(9),并在导种壳体(7)的上端开有导入口、下端开有导出口,其特征是在导入口处安装有大纳种轮(10)和小纳种轮(11),大纳种轮(10)和小纳种轮(11)均位于排种盘充种型孔(6)的一侧、在同一平面上且相向运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成付娆娆王慕川李佳俊冯召华夏春龙钟艳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