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777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该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对于全风化和强风化围岩及断层破碎带内实施超前预注浆加固后,经钻孔探测及压水试验验证,形成有效加固帷幕后,直接进行短段掘进与支护。该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通过对一系列施工参数范围的确定,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规范化了施工操作,从而保证了施工效果的统一性,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工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很好的保障施工质量。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很好的保障施工质量。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很好的保障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具体为一种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斜坡道建设范围内岩层基本为闪长岩。闪长岩具有构造致密、硬度大、强度高的优良岩性。但由于部分浅部岩层风化严重,岩层风化程度不均,导致斜坡道支护存在一定困难。斜坡道在穿越全风化、强风化闪长岩岩层区域及断层破碎带过程中,围岩稳定性较差,多属于

类围岩,极易发生冒顶、坍塌等问题。
[0003]因此,需采用相关加固技术措施来提高穿越段岩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保证掘进形成荒断面过程中围岩的基本稳定,然后采用合理的支护与后加固技术,保证斜坡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长期稳定;
[0004]在现有技术中,尤其是针对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的施工,并没有完整的操作体系,从而导致施工效果不统一,工期较长的问题,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时难以很好的保障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尤其是针对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的施工,并没有完整的操作体系,从而导致施工效果不统一,工期较长的问题,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时难以很好的保障施工质量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0009]对于全风化和强风化围岩及断层破碎带内实施超前预注浆加固后,经钻孔探测及压水试验验证,形成有效加固帷幕后,直接进行短段掘进与支护;
[0010]对于破碎段长度小于10~15m,仅顶板易发生1.0m以内垮落现象的破碎带,为保障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安全性,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法加固斜坡道顶板围岩,保证掘进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帷幕效应。小导管预注浆法是指沿开挖轮廓周线,钻设与巷道轴线近乎平行的超前钻孔,而后插入不同直径的钢管,并向管内注浆,通过浆液扩散固结管周边的松散围岩,并在预定的范围内形成小型棚架的支护体系。小导管注浆可以提高导管周围岩体的抗剪强度,先行支护围岩,把因开挖引起的松弛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0011]小导管预注浆法以5.0m为一段进行施工,小导管施工采用直径为φ32mm的热轧无缝钢管制作,导管长度6.0m,导管间距300~500mm,外倾角1.5
°
,小导管管身设若干溢浆孔,孔径为φ8mm,按梅花形排列,前端0.2m范围不设溢浆孔,并加工成尖锥形并予以封焊严实,后端1.0m范围不设溢浆孔。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通过对一系列施工参数范围的确定,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规范化了施工操作,从而保证了施工效果的统一性,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工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很好的保障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超前小导管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超前小导管正面设计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超前小导管侧面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0020]对于全风化和强风化围岩及断层破碎带内实施超前预注浆加固后,经钻孔探测及压水试验验证,形成有效加固帷幕后,直接进行短段掘进与支护;
[0021]对于破碎段长度小于10~15m,仅顶板易发生1.0m以内垮落现象的破碎带,为保障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安全性,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法加固斜坡道顶板围岩,保证掘进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帷幕效应。小导管预注浆法是指沿开挖轮廓周线,钻设与巷道轴线近乎平行的超前钻孔,而后插入不同直径的钢管,并向管内注浆,通过浆液扩散固结管周边的松散围岩,并在预定的范围内形成小型棚架的支护体系。小导管注浆可以提高导管周围岩体的抗剪强度,先行支护围岩,把因开挖引起的松弛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0022]小导管预注浆法以5.0m为一段进行施工,小导管施工采用直径为φ32mm的热轧无缝钢管制作,导管长度6.0m,导管间距300~500mm,外倾角1.5
°
,小导管管身设若干溢浆孔,孔径为φ8mm,按梅花形排列,前端0.2m范围不设溢浆孔,并加工成尖锥形并予以封焊严实,后端1.0m范围不设溢浆孔。
[0023]综上所述,该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通过对一系列施工参数范围的确定,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规范化了施工操作,从而保证了施工效果的统一性,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工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很好的保障施工质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坡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如下:对于全风化和强风化围岩及断层破碎带内实施超前预注浆加固后,经钻孔探测及压水试验验证,形成有效加固帷幕后,直接进行短段掘进与支护;对于破碎段长度小于10~15m,仅顶板易发生1.0m以内垮落现象的破碎带,为保障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安全性,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法加固斜坡道顶板围岩,保证掘进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帷幕效应。小导管预注浆法是指沿开挖轮廓周线,钻设与巷道轴线近乎平行的超前钻孔,而后插入不同直径的钢管,并向管内注浆,通过浆液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峰余剑孙永茂陈顺许继斌王辉黄凯赵煜罡黄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