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PDU联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767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PDU联控系统,包括第一电源分配单元、第二电源分配单元、交流接触器、电源适配器、固态继电器、三相交流插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PDU实现单台设备多电源独立供给子设备;每个电源通道设置指示灯,显示其工作状态;每个通道设置独立保险丝,保证一个通道过载断电后其他电源通道正常使用;设置联动急停开关,将两个独立的PDU通过串联各自的急停开关控制L极的接触器,达到联合控制双PDU的开关,使两个PDU在其中一个急停后,另一个也被急停,实现双PDU的急停联控;内置风扇,有效降低机箱内部温度;内置电源适配器,可输出低压电源;保险丝设置在箱壁上,采用旋钮式组合保险丝槽,方便更换。方便更换。方便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PDU联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设备电源供给
,尤其涉及一种双PDU联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制造型企业的生产作业中,经常使用大型电气设备,而这些设备往往需要电压稳定、安全、多通道,甚至具备急停联控的控制系统。目前的控制系统不能实现单设备的多子设备电源同时供给;此外,PDU长时间工作不断产生温度无法散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PDU联控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控制系统不能实现单设备的多子设备电源同时供给,及PDU长时间工作不断产生温度无法散去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双PDU联控系统,包括第一电源分配单元、第二电源分配单元、交流接触器、电源适配器、固态继电器、三相交流插头,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所述电源适配器的零线与所述三相交流插头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地线接地,所述三相交流插头的地线接地,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火线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柱、进线主触头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出线主触头与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火线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柱与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出线主触头、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源线、接地线经所述固态继电器与所述三相交流插头的火线连接。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急停开关,所述急停开关接在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与对应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柱之间。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的火线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出线主触头连接,所述风扇的零线与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连接。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正极与所述固态继电器连接,所述指示灯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连接。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接在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火线与对应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柱之间,所述保险丝接在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出线主触头与所述固态继电器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险丝设置在箱壁上,并采用旋钮式组合保险丝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源线为12V电源线。
[0011]进一步地,所述交流接触器型号为SC

E1。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适配器型号为DSA

12PFG

12FCH;所述固态继电器型号为DSD2450。
[0013]进一步地,所述急停开关型号为XB2BS542C。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双PDU联控系统,采用双PDU实现单台设备多电源独立供给子设备,多个字设备之间互不影响;每个通道的电源输出各自包含独立的指示灯和保险丝;每个电源通道设置指示灯,显示其工作状态;每个通道设置独立保险丝,保证一个通道过载断电后其他电源通道正常使用;设置联动急停开关,将两个独立的PDU通过串联各自的急停开关控制L极的接触器,达到联合控制双PDU的开关,使两个PDU在其中一个急停后,另一个也被急停,实现双PDU的急停联控;内置风扇,有效降低机箱内部温度;内置电源适配器,可输出低压电源;保险丝设置在箱壁上,采用旋钮式组合保险丝槽,方便更换。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电源分配单元、第二电源分配单元输入端电路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电源分配单元、第二电源分配单元多通道供电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1]一种双PDU联控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第一电源分配单元(图1中上方的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第二电源分配单元(图1中下方的PDU)、交流接触器SC

E1、电源适配器DSA

12PFG

12FCH、固态继电器DSD2450、三相交流插头。图1中,交流接触器的数量为2,每个PDU对应一个交流接触器,电源适配器的数量为1,每个PDU对应一个电源适配器。图2为其中一个PDU对应的多通道供电侧电路图,另一个PDU对应的多通道供电侧电路图与图2相同。图2中,固态继电器的数量为6,每个PDU对应六个固态继电器,三相交流插头的数量为8,每个PDU对应八个三相交流插头。第一电源分配单元、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N、电源适配器的零线N与三相交流插头的零线N连接;内置电源适配器,可输出低压电源。第一电源分配单元、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地线PE接地,三相交流插头的地线PE接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火线L与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柱A1、进线主触头L1、L2、L3连接,交流接触器的出线主触头T1、T2、T3、电源适配器的电源线、接地线GND经固态继电器与三相交流插头的火线L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源适配器的电源线为12V电源线。交流接触器的出线主触头T1与电源适配器的火线L连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柱A2与第一电源分配单元、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N连接。通过交流接触器消除动、静触头在分、合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固态继电器实现了控制端与负载端的隔离,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用微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本技术采用双PDU,
16通道供电,实现单台设备多电源独立供给子设备,多设备之间互不影响。
[0022]如图1所示,还包括急停开关XB2BS542C,急停开关接在第一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与对应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柱A2之间、及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与对应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柱A2之间。设置联动急停开关,将两个独立的PDU通过串联各自的急停开关控制L极的接触器,达到联合控制双PDU的开关,使两个PDU在其中一个急停按下后,另一个也被急停,实现双PDU的急停联控。
[0023]如图1所示,还包括风扇,风扇的火线与每一个PDU对应的交流接触器的出线主触头T1连接,风扇的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PDU联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分配单元、第二电源分配单元、交流接触器、电源适配器、固态继电器、三相交流插头,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所述电源适配器的零线与所述三相交流插头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地线接地,所述三相交流插头的地线接地,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火线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柱、进线主触头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出线主触头与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火线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柱与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出线主触头、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源线、接地线经所述固态继电器与所述三相交流插头的火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PDU联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急停开关,所述急停开关接在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与对应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线柱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PDU联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的火线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出线主触头连接,所述风扇的零线与所述第一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第二电源分配单元的输入端的零线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海光章孝任青松刘传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