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放站自组网多平台对讲覆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7541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放站自组网多平台对讲覆盖系统,包括集中管理系统终端、漏缆、多个对讲终端、至少1台近端机、多个远端机,对讲终端与漏缆无线信号连接,远端机与漏缆连接,近端机与远端机通过光缆连接,集中管理系统终端与近端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多个对讲平台使用一套设备进行信号的处理、传输和覆盖,可实现跨平台对讲,具备组网拓展灵活,系统稳定性高的特点。稳定性高的特点。稳定性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放站自组网多平台对讲覆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直放站自组网多平台对讲覆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地铁、地下管道、地下防空、地下洞库等半封闭区域通常会建设融合多种对讲通信系统于一体的无线对讲覆盖系统,如消防对讲、调度对讲、应急对讲、救援对讲等。
[00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类型的对讲覆盖系统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该类型的对讲覆盖系统各自单一自成系统,需要布设的系统设备多,建设成本高,后期维护检修难度大;二该类型的对讲覆盖系统之间没有统一调配信号,未形成统一的调度系统,相互之间容易形成干扰。三是该类型的对讲覆盖系统通信距离短、覆盖范围小,即使使用中继台,也不能扩大较长的距离,终端站位限制,无法做到无缝覆盖,个别终端无法收到信号,四是在部分系统出现设备或传输问题时无法使用其他设备进行夸系统的应急对讲通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放站自组网多平台对讲覆盖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放站自组网多平台对讲覆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集中管理系统终端、漏缆、多个对讲终端、至少1台近端机、多个远端机,所述对讲终端与漏缆无线信号连接,所述远端机与漏缆连接,近端机与远端机通过光缆连接,所述集中管理系统终端与近端机连接;所述漏缆包括发射漏缆和接收漏缆,作为信号覆盖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所述远端机用于将所述接收漏缆接收的对讲终端模拟信号放大后转换为上行数字光信号,同时将从近端机传来的下行数字光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放大后通过发射漏缆发射信号;所述近端机用于将从远端机传来的上行数字光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频率筛选、移频处理和耦合测试,耦合衰减后的信号经放大后转换为下行数字光信号,再经由光缆传向远端机;所述集中管理系统终端,用于监测系统工作状态和对讲信号的集中控制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放站自组网多平台对讲覆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远端机包括远端电源模块、远端主控模块、远端上行功放、远端模数转换模块、远端电光转换模块、远端光电转换模块、远端数模转换模块和远端下行功放;所述远端上行功放输入端与所述接收漏缆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远端模数转换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远端模数转换模块输出端与所述远端电光转换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远端电光转换模块输出端连接光缆;所述远端光电转换模块输入端连接光缆,输出端连接远端数模转换模块输入端,所述远端数模转换模块输出端连接远端下行功放输入端,所述远端下行功放输出端与所述发射漏缆连接;所述远端电源模块为远端机所有用电模块供电,所述远端主控模块与远端机远端电源模块、远端上行功放、远端模数转换模块、远端电光转换模块、远端光电转换模块、远端数模转换模块和远端下行功放模块连接,用于远端机各模块工作的控制管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放站自组网多平台对讲覆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近端机包括近端电源模块、近端主控模块、近端光电转换模块、近端数模转换模块、选频模块、移频模块、近端上行功放、耦合衰减模块、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陈惠聪刘文康谢智平黄杰强黄世霄任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迈纬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