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嘉驹专利>正文

一种婴儿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98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床结构,包括床体,以及放置于床体上的床垫和枕头,所述床体上设有第一枕槽,所述床垫上相对于第一枕槽的位置贯穿设置有第二枕槽,所述枕头放置于第一枕槽内,且从第二枕槽伸出,所述第一枕槽内设有用于调节枕头高度的升降结构。针对现有的床结构会影响新生儿的脊椎发育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床结构,它能保护新生儿的脊椎发育,同时为新生儿头部提供柔软的支撑。撑。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床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有相关资料显示,新生儿的脊椎在刚出生是呈现直立状态的,所谓的生理曲度是人类在长时间的行走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为了适应新生儿直立的脊椎,通常让新生儿睡在比较硬的床垫上,同时,为了新生儿有更好看的头型,会在刚出生的阶段给新生儿用上头型枕,传统的做法是将头型枕直接放置于床垫上使用,这就导致新生儿的头部向上抬起,影响其脊椎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的床结构会影响新生儿的脊椎发育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床结构,它能保护新生儿的脊椎发育,同时为新生儿头部提供柔软的支撑。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婴儿床结构,包括床体,以及放置于床体上的床垫和枕头,所述床体上设有第一枕槽,所述床垫上相对于第一枕槽的位置贯穿设置有第二枕槽,所述枕头放置于第一枕槽内,且从第二枕槽伸出,所述第一枕槽内设有用于调节枕头高度的升降结构。
[0008]可选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枕槽内的气囊,以及用于对气囊充放气的气泵,所述枕头放置于气囊上方。
[0009]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气泵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安装于床体的侧壁上,所述床体上设有用于罩住控制开关的防护罩。
[0010]可选地,所述气囊和枕头之间设有硬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侧壁与第一枕槽的内壁相贴合
[0011]可选地,所述升降板的侧壁上设有易滑层。
[0012]可选地,所述床体的边缘位置设有防护围栏。
[0013]可选地,所述防护围栏可升降的安装于床体的侧壁上。
[0014]可选地,所述枕头内置有压力传感器,还包括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提醒器。
[0015]可选地,所述床垫的两个面分别为棕榈面和乳胶面。
[0016]3、有益效果
[0017]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婴儿床结构在新生儿使用时,将枕头的上端面控制与床垫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使得新生儿平躺时可保持脊椎呈直线时,同时,枕头可以为新生儿头部提供柔软的支撑,且不会使新生儿的头部向上抬起,所述枕头的高度可随着年龄进行调整,以适应其颈部脊椎的弧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婴儿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婴儿床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1]1、床体;2、床垫;3、枕头;4、第一枕槽;41、气囊;5、第二枕槽;6、控制开关;7、防护罩;8、升降板;9、防护围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1

2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3]结合附图1和2,本实施例的一种婴儿床结构,包括床体1,以及放置于床体1上的床垫2和枕头3,所述床体1上设有第一枕槽4,所述第一枕槽4开设于床体1的上端面上,且靠近床体1的床头位置,所述床垫2上相对于第一枕槽4的位置贯穿设置有第二枕槽5,所述枕头3放置于第一枕槽4内,且从第二枕槽5伸出,所述第一枕槽4内设有用于调节枕头3高度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可调节枕头3从第二枕槽5的伸出高度,在新生儿使用时,将枕头3的上端面控制与床垫2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使得新生儿平躺时可保持脊椎呈直线时,同时,枕头2可以为新生儿头部提供柔软的支撑,且不会使新生儿的头部向上抬起,本实施例中,所述枕头2为定型枕,以便于新生儿睡出更好看的头型,在新生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所述枕头2的高度可随着年龄进行调整,以适应其颈部脊椎的弧度。
[0024]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枕槽4内的气囊41,以及用于对气囊41充放气的气泵(图中未示出),所述枕头3放置于气囊41上方,通过气泵向气囊41内充放气体以使气囊41膨胀或收缩,当气囊41膨胀时将枕头3向上顶起,当气囊41收缩时带动枕头3下降,通过充放气的方式实现枕头3的升降控制,可实现较小距离的调节,相比气缸等机械结构直接驱动,在使用时更加安全,调节时更加平缓,可以在新生儿睡着时使用。
[0025]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还包括用于控制气泵的控制开关6,所述控制开关6为与气泵电连接的触压开关或其他现有的开关控制结构,所述控制开关6安装于床体1的侧壁上,便于家长操作的同时,可防止幼儿在床上玩耍时触碰到控制开关6,本实施例中,所述床体1上设有用于罩住控制开关6的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的一侧铰接于床体1上,所述防护罩7用于放置幼儿误触控制开关6。
[0026]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气囊41和枕头3之间设有硬质的升降板8,所述升降板8的侧壁与第一枕槽4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升降板8的材质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塑料板,气囊41位于升降板8的下方,枕头3放置于升降板8的上方,枕头3的下端面抵在升降板8的平面上使得枕头3在升降时保持平整,进而使得枕头3的上端面保持平整以供用户头部抵靠,同时,在需要对第一枕槽4内的脏物清理时,通过气囊41将升降板8顶至与床体1上端面持平即可将第一枕槽4内的脏物向上推出以便于用户清理。
[0027]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升降板8的侧壁上设有易滑层,所述易滑层可以为包覆于升降板8侧壁上的经过打磨处理的不锈钢护板,易滑层可降低升降板8侧壁与第一枕槽4内壁的摩擦阻力,从而降低升降板8升降时的噪音,使枕头3的高度调节过程更加流畅。
[0028]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为了防止新生儿从床体上掉落,所述床体1的边缘位
置设有防护围栏9,所述防护围栏9围绕床体1的四周设置,在床体1靠墙的面上可不设置防护围栏9,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围栏9通过滑轨可升降的安装于床体1的侧壁上,所述滑轨上设有用于固定防护围栏9高度位置的锁扣,从而使得防护围栏9可选择性的使用。
[0029]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枕头3内置有压力传感器,还包括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提醒器,所述提醒器优选为电子手环和震动提醒器等无声的提醒器,若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枕头3上有压力时,说明新生儿头部抵靠在枕头3上,在压力消失时,则通过提醒器向家长发出震动提醒,以便于家长及时调整新生儿睡姿。
[0030]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所述床垫2的两个面分别为棕榈面和乳胶面,家长可根据新生儿生长阶段选择床垫2的使用面,无需购置多个床垫以适应阶段使用。
[0031]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以及放置于床体上的床垫和枕头,所述床体上设有第一枕槽,所述床垫上相对于第一枕槽的位置贯穿设置有第二枕槽,所述枕头放置于第一枕槽内,且从第二枕槽伸出,所述第一枕槽内设有用于调节枕头高度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枕槽内的气囊,以及用于对气囊充放气的气泵,所述枕头放置于气囊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气泵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安装于床体的侧壁上,所述床体上设有用于罩住控制开关的防护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和枕头之间设有硬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侧壁与第一枕槽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嘉驹姚慧圆
申请(专利权)人:何嘉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