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风口小套简易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837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炉风口小套简易拆卸装置,包括拉钩、梯形支架、支座、千斤顶及锁紧螺母;梯形支架由横杠一、横杠二及斜杆组成,横杠一的长度与中套的外径相匹配,并且横杠一的两端分别设卡槽用于与中套卡接;横杠一、横杠二及支座的中部对应开设通孔;拉钩由钩头及钩杆组成,钩杆的一端设钩头,另一端设螺纹段;设有螺纹段的一端依次穿过横杠一、横杠二及支座上的通孔后与锁紧螺母连接;横杠二与支座之间设千斤顶,千斤顶为2个,对称设于拉钩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调节性强,可大幅提高拆卸效率及节省人力。可大幅提高拆卸效率及节省人力。可大幅提高拆卸效率及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风口小套简易拆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拆卸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高炉风口小套简易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口小套是高炉进风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它的作用是将热风送进高炉内,它的前端是近2000℃的高温环境,渣铁熔体温度1400℃以上,从风口小套通过的热风温度也在1000℃以上,风口小套一般为铜质,里面通冷却水冷却,前端凸出到高炉内以避免热风和煤粉直接冲刷炉墙。由于风口小套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非常容易损坏,而损坏后需要及时更换。一座高炉通常设有几十个风口,在每个风口处由大套连接炉皮,大套通过中套连接小套,更换小套时需要将小套从中套中拆下。
[0003]以往的风口小套拆卸工具采用人力并需要大型设备辅助,如公开号为CN 103866066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更换高炉风口小套的装置”,由撬杠、车架和车轮构成,撬杠的末端焊接有扶手,其前端焊接有防滑挡和防脱挡,撬杠与车架焊接固定,车架下部两端形状为“∏”,直接插入车轴。其拆卸风口小套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的,以撬杠为杠杆,车架和车轮为支点,首先使风口小套从风口中套中脱落出来,然后将撬杠前端插入风口小套,下压扶手,使风口小套挂在撬杠前端,拉走该装置,将风口小套搬运至指定位置。
[0004]公开号为CN 104946836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炉风口小套拆装机”,包括钩头焊装、推拉杆、导向座、横梁、联结头、一体化气锤装配、液压缸、支架、改装货叉、叉车、固定装置、小车,当需要更换高炉风口小套时,将叉车和改装货叉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叉车的门型架上,把液压缸通过控制阀逻辑连接到叉车的控制油路上,开动叉车到风口平台上,接通一体化气锤装配的气源,叉车开到需要更换的风口前,钩头装配对准风口,叉车门型架向前倾斜α
°
,把固定装置用销固定在风口大套外沿上,然后驱动液压缸,使钩头焊装伸进风口内。在钩头焊装完全伸进风口小套后,提升货叉,使钩头钩住风口小套,开启控制逆打阀体的进、出气源气流,带动逆打活塞撞击打击杆,打击杆带动钩头焊装并将打击力传递给风口小套,连续冲击风口小套,直至风口小套与中套分离,关闭逆打阀体进出口气流,驱动液压缸带动小车退回,叉车门型架恢复正常,最后把风口小套放到其摆放位置,拆卸完毕。该设备机械化程度高,但结构复杂,操作过程繁琐,还采用了叉车这种大型设备,对于现场的操作空间要求较高。
[0005]采用液压驱动是风口小套拆卸工具实现小型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17497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高炉风口套的拆卸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 20467610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高炉风口中、小套的拆卸工具”,均采用了千斤顶作为驱动装置,并且结构均十分简单。但是前者的支撑梁支撑固定在高炉风口处(具体是大套的外端面上),在千斤顶施力拉紧前其操作端还需要其它的辅助支撑装置;同时其挡板与拉杆为焊接固定,驱动装置与挡板的位置固定不变,可调节性差。另外,其将支撑点设于大套端面的方式很容易将中套与小套作为一个整体拆下而不能单独拆下小套。后者的千斤顶虽然顶在中套的端部,但其挂钩与底座采用套环柔性连接,因此在千斤顶施力拉紧前同样
需要其它的辅助支撑装置。另外,两者对千斤顶如何定位并没有记载,从两者记载的技术方案来看,很难完全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风口小套简易拆卸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调节性强,可大幅提高拆卸效率及节省人力。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高炉风口小套简易拆卸装置,包括拉钩、梯形支架、支座、千斤顶及锁紧螺母;所述梯形支架由横杠一、横杠二及斜杆组成,横杠一、横杠二、支座平行设置,横杠一与横杠二的两端分别通过斜杆相连,横杠一的长度与中套的外径相匹配,并且横杠一的两端分别设卡槽用于与中套卡接;横杠二的长度小于横杠一的长度;横杠一、横杠二及支座的中部对应开设通孔;拉钩由钩头及钩杆组成,钩杆的一端设钩头,另一端设螺纹段;设有螺纹段的一端依次穿过横杠一、横杠二及支座上的通孔后与锁紧螺母连接;横杠二与支座之间设千斤顶,千斤顶为2个,对称设于拉钩的两侧。
[0009]所述横杠一上的通孔为长条孔,横杠二及支座上的通孔均为与钩杆直径相配合的圆孔。
[0010]所述横杠一的两侧及支座的两侧分别设定位座,千斤顶的两端分别置于定位座中。
[0011]所述横杠一在对应中套端面及通孔处设外凸加宽结构。
[0012]所述支座的外侧设支撑套,支撑套的外端面与锁紧螺母的内端面接触。
[0013]所述支撑套的圆筒形或锥筒形。
[0014]所述锁紧螺母的外侧设牛角手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梯形支架中的横杠一长度与中套端面直径相匹配,并且横杠一的两端设卡槽与中套卡接,可实现装置在千斤顶施力拉紧前的定位固定,无需额外的辅助支撑装置;
[0017]2)拉钩与梯形支架及支座之间均为活动连接,通过拉钩尾部的螺纹与锁紧螺母配合,可方便地调节千斤顶与支座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尺寸风口小套的拆卸作业,适用性更强;
[0018]3)拉钩的钩杆与支座之间不焊接加强筋而是设置支撑套,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使各部件之间保持相对独立,拆装携带方便;
[0019]4)横杠一的两侧及支座的两侧分别设定位座,千斤顶的两端分别置于定位座中,不仅安装方便,还可防止千斤顶施力过程中发生侧滑;
[0020]5)锁紧螺母的外侧设牛角手柄,锁紧快速省力;
[0021]6)操作方便,可大幅提高拆卸效率及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炉风口小套简易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所述横杠一的主视图。
[0024]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所述横杠二的主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所述支座的主视图。
[0027]图中:1.大套 2.中套 3.小套 4.拉钩 41.钩头 5.梯形支架 51.横杠一 52.横杠二 6.千斤顶 7.支座 8.锁紧螺母 9.支撑套 10.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高炉风口小套简易拆卸装置,包括拉钩4、梯形支架5、支座7、千斤顶6及锁紧螺母8;所述梯形支架5由横杠一51、横杠二52及斜杆组成,横杠一51、横杠二52、支座7平行设置,横杠一51与横杠二52的两端分别通过斜杆相连,横杠一51的长度与中套2的外径相匹配,并且横杠一51的两端分别设卡槽用于与中套2卡接(如图2、图3所示);横杠二52的长度小于横杠一51的长度;横杠一51、横杠二52及支座7的中部对应开设通孔;拉钩4由钩头41及钩杆组成,钩杆的一端设钩头41,另一端设螺纹段;设有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风口小套简易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钩、梯形支架、支座、千斤顶及锁紧螺母;所述梯形支架由横杠一、横杠二及斜杆组成,横杠一、横杠二、支座平行设置,横杠一与横杠二的两端分别通过斜杆相连,横杠一的长度与中套的外径相匹配,并且横杠一的两端分别设卡槽用于与中套卡接;横杠二的长度小于横杠一的长度;横杠一、横杠二及支座的中部对应开设通孔;拉钩由钩头及钩杆组成,钩杆的一端设钩头,另一端设螺纹段;设有螺纹段的一端依次穿过横杠一、横杠二及支座上的通孔后与锁紧螺母连接;横杠二与支座之间设千斤顶,千斤顶为2个,对称设于拉钩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风口小套简易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杠一上的通孔为长条孔,横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伟董建兴杨生田邱阳田阁龚向华杨继刚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