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降解性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678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微胶囊可表现出高的通用性、自然降解性和长期稳定性,并且即使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也可将有效物质稳定地担载在胶囊内。内。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然降解性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然降解性微胶囊(biodegrading microcapsule)的制备方法以及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微胶囊。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有效成分的有效传递,正在使用胶囊化方法,并且即使较少用量的使用也能准确传递,从而可减少副作用、有效成分的稳定性维持及费用相关问题,因此在产业领域以多种形式和目的得到应用,例如在医/药学领域中药物的靶向传递,在卫生用品中香料的稳定性维持及在使用者所希望的时间点的发出香味,在化妆品领域中功效物质的来自外部刺激(例如光、热等)的稳定性维持及皮肤传递,在农业领域中的杀虫剂,在食品领域中的营养成分的稳定性及吸收效率强化等。
[0003]国际组织指出,微胶囊是在自然界中不会降解并积累起来从而可能诱发严重的环境污染的微塑料(是人类制造的直径为5mm以下的物质,排放到自然时不会降解并积累起来的聚合物)污染的原因之一。然而,为了摆脱微塑料范畴而用无机颗粒制备的胶囊因对干燥时产生的张力或冲击较弱而容易破裂,并且如果用天然聚合物制备,则存在由于物质固有的微细多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混合包含无机颗粒和第一胶囊化成分的连续相1与包含第二胶囊化成分和第一胶囊强化成分的分散相1以制备皮克林乳液的步骤;以及将包含第二胶囊强化成分的连续相2与所述皮克林乳液混合并胶囊化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胶囊化成分和第二胶囊强化成分分别包含胺基或羟基,所述第二胶囊化成分和第一胶囊强化成分分别是包含两个以上选自由胺基、异氰酸酯基、酰卤基、氯甲酸酯基和丙烯酸酯基组成的组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使用所述化合物作为单体的低聚物或使用所述化合物作为单体的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中,还包括将自然降解促进颗粒吸附于所述胶囊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中,无机颗粒是金属颗粒、非金属颗粒或它们的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中,第一胶囊化成分是生物降解性聚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中,基于用于制备微胶囊的总组成的重量,第一胶囊化成分的含量为0.001至20重量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中,第二胶囊化成分是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在所述化学式1中,R1是包含被丙烯酸酯基或杂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5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具有3至60个碳原子的环状烃;或具有1至5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和具有3至60个碳原子的环状烃的化合物,X1至X4分别独立地选自由氢、胺基、酰卤基、异氰酸酯基、氯甲酸酯基和丙烯酸酯基组成的组,n是1以上的整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中,基于用于制备微胶囊的总组成的重量,第二胶囊化成分的含量为0.001至10重量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中,当第一胶囊化成分和第二胶囊强化成分具有胺基时,第二胶囊化成分和第一胶囊强化成分具有丙烯酸酯基或异氰酸酯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中,当第一胶囊化成分和第二胶囊强化成分具有羟基时,第二胶囊化成分和第一胶囊强化成分具有异氰酸酯基、酰卤、氯甲酸酯或丙烯酸酯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中,第一胶囊强化成分是选自由以下
化学式2表示的单体、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组成的组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低聚物;或其聚合物:[化学式2]在所述化学式2中,R2至R7分别独立地包括氢;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2至5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酰卤基;酰卤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氯甲酸酯基;氯甲酸酯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丙烯酸酯基;或烷基丙烯酸酯基,所述化学式2的R2至R7中的任何一个以上是包含异氰酸酯基、酰卤基、氯甲酸酯基或丙烯酸酯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准皙黄仁朴鲁镇沈愚先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