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利用WUR来发送/接收信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677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8
公开了一种用于利用WUR来发送/接收信息的方法。通信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第一收发器和第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包含由处理器执行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所述第一收发器基于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来操作;所述第二收发器基于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来操作。个或更多个指令来操作。个或更多个指令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利用WUR来发送/接收信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通过利用唤醒无线电(wake

up radio,WUR)来发送和接收信息(例如,无线充电信息、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信息)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近来,随着移动装置的普及,能够提供快速无线互联网服务的无线LAN技术受到关注。无线LAN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使得诸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和嵌入式装置的移动装置在短距离内无线地接入互联网的技术。由于大多数利用无线LAN技术的装置是电池供电的装置,因此需要低功率工作方法以进行长时间工作。对于低功率工作,接收简单无线电信号的低功率接收器可以与主收发器一起使用。低功率接收器可以以低功率工作。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低功率接收器可以在开启状态下工作,而主收发器可以在关闭状态下工作。
[0003]另一方面,智能交通系统(ITS)可以用于确保车辆的安全驾驶并提供驾驶相关信息。ITS可以通过利用通信技术来支持路侧单元(roadside unit,RSU)与车辆之间的通信和/或车辆之间的通信。这里,无线LAN技术(例如,IEEE 802.11p、IEEE 802.11bd)可以用作通信技术。
[0004]支持ITS的终端(在下文中,称为“ITS终端”)可以位于车辆中。此外,行人可以拥有ITS终端,并且利用交通工具(例如,自行车)的人可以拥有ITS终端。通过利用ITS终端可以确保安全驾驶和/或步行。然而,为了支持ITS中的长距离通信,可以利用高功率来发送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以低功率工作的低功率接收器的工作时间。
[0005]当ITS中支持低功率工作方法时,低功率接收器的工作时间可能会增加。然而,应用ITS的物理信道的配置可能与应用低功率工作方法的物理信道的配置不同,并且由于不同的物理信道,通信过程也可能不相同。因此,为了支持ITS中的低功率工作方法,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地,当用于发送包括安全信息的消息(在下文中,称为“安全消息”)的信道被有限地配置并且当利用该信道的车辆(例如,位于车辆中的ITS终端)的数量较大时,在相应信道中发生冲突的概率可能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接收到安全消息的车辆的数量增加,相应地可能会发生危险情况。
[0006]当ITS中支持低功率工作方法时,位于车辆中的ITS终端可以发送唤醒帧用于唤醒由行人携带的ITS终端,然后将消息(例如,安全消息)发送到由行人携带的ITS终端。当存在大量车辆时,信道的占用率可能会增加,这是因为要发送大量的唤醒帧。
[0007]描述为现有技术的事项是为了促进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准备的,并且可以包括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尚不知道的事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针对提供通过利用唤醒无线电(wake

up radio,WUR)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0010]技术方案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一通信节点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第一收发器和第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存储由处理器可执行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所述第一收发器基于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来操作,以及所述第二收发器基于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来操作。第一收发器的工作带宽比第二收发器的工作带宽更宽。在低功率模式下,第一收发器在关闭状态下工作,第二收发器在开启状态下工作,并且第二收发器用于支持低功率模式。
[0012]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执行为:在时间窗内利用第二收发器执行监视操作,并且当通过监视操作没有接收到第二通信节点的第二唤醒帧时,利用第二收发器来发送第一唤醒帧。
[0013]可以通过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协商来配置时间窗。
[0014]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执行为:在时间窗内利用第二收发器来执行监视操作,并且当通过监视操作接收到第二通信节点的第二唤醒帧时,利用第一收发器来发送数据帧,而无需发送第一通信节点的第一唤醒帧。
[0015]当第二唤醒帧为有效的唤醒帧时,可以省略第一唤醒帧的发送。有效的唤醒帧是用于唤醒作为接收数据帧的目的地的第三通信节点的唤醒帧。
[0016]用于确定有效的唤醒帧的标准可以是第二唤醒帧的接收强度。
[0017]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执行为:在时间窗内利用第二收发器来执行监视操作,并且当通过监视操作接收到的第二通信节点的第二唤醒帧不是用于唤醒第三通信节点的有效的唤醒帧时,利用第二收发器来发送第一唤醒帧以唤醒第三通信节点。
[0018]第一信道可以与第二信道不同,其中第一收发器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工作,第二收发器在所述第二信道上工作。
[0019]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执行为:通过利用第一收发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唤醒请求帧。唤醒请求帧包括指示出由第二收发器支持的一个或更多个信道的信息元素。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进一步执行为:通过利用第一收发器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唤醒响应帧,所述唤醒响应帧包括指示发送唤醒帧的第一信道的信息元素。由唤醒响应帧指示的第一信道是一个或更多个信道的一个。
[0020]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进一步执行为:利用第二收发器在第一信道上执行监视操作以接收唤醒帧。
[0021]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执行为:通过第一收发器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唤醒请求帧。唤醒请求帧包括指示由第二通信节点支持的一个或更多个信道的信息元素。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进一步执行为:将由唤醒请求帧指示的一个或更多个信道中的第一信道确定为用于唤醒帧的发送的信道。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进一步执行为:通过利用第一收发器将包括指示第一信道的信息元素的唤醒响应帧发送到第二通信节点。
[0022]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进一步执行为:通过利用第二收发器在第一信道中发送唤醒帧。
[0023]唤醒帧可以包括智能交通系统(ITS)信息。
[0024]唤醒帧可以包括传统前导码和有效载荷,发送传统前导码的带宽可以是20MHz,发
送有效载荷的带宽可以小于20MHz。
[0025]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执行为:生成包括电量状态(SoC)水平信息的唤醒帧;通过利用第二收发器将唤醒帧发送到第二通信节点并且通过利用第一收发器将数据帧发送到第二通信节点。
[0026]当接收到指示出第二通信节点在唤醒状态下工作的轮询帧时,可以发送数据帧。
[0027]轮询帧可以指示出第二通信节点所在的车辆在睡眠状态或唤醒状态下工作。
[0028]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执行为:通过第二收发器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唤醒帧;将由唤醒帧指示的SoC水平与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车辆的电池电量水平进行比较;以及当电池电量水平低于SoC水平时,使第一收发器在开启状态下工作。
[0029]一个或更多个指令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线局域网(LAN)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节点,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存储由处理器能够执行的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第一收发器,其基于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来操作;以及第二收发器,其基于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来操作,其中,第一收发器的工作带宽比第二收发器的工作带宽更宽,以及其中,在低功率模式下,第一收发器在关闭状态下工作,第二收发器在开启状态下工作,并且第二收发器用于支持低功率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节点,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执行为:在时间窗内利用第二收发器来执行监视操作;以及当通过监视操作没有接收到第二通信节点的第二唤醒帧时,利用第二收发器来发送第一唤醒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通信节点,其中,通过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协商来配置时间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节点,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执行为:在时间窗内利用第二收发器来执行监视操作;以及当通过监视操作接收到第二通信节点的第二唤醒帧时,利用第一收发器来发送数据帧,而无需发送第一通信节点的第一唤醒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通信节点,其中,当第二唤醒帧为有效的唤醒帧时,省略第一唤醒帧的发送,以及其中,有效的唤醒帧是用于唤醒作为接收数据帧的目的地的第三通信节点的唤醒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通信节点,其中,用于确定有效的唤醒帧的标准是第二唤醒帧的接收强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节点,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执行为:在时间窗内利用第二收发器来执行监视操作;以及当通过监视操作接收到的第二通信节点的第二唤醒帧不是用于唤醒第三通信节点的有效的唤醒帧时,利用第二收发器来发送第一唤醒帧以唤醒第三通信节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节点,其中,第一信道与第二信道不同,其中第一收发器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工作,第二收发器在所述第二信道上工作。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节点,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指令执行为:通过利用第一收发器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唤醒请求帧,所述唤醒请求帧包括指示由第二收发器支持的一个或更多个信道的信息元素;以及通过利用第一收发器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唤醒响应帧,所述唤醒响应帧包括指示发送唤醒帧的第一信道的信息元素,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龙浩洪韩瑟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韩国交通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