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掺杂的高活性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657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磷掺杂的高活性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具体为:步骤1,将磷酸铵与尿素按比例混合后,研磨;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磷酸铵与尿素混合均匀的粉体原料置于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热处理;步骤3,将步骤2所得磷掺杂的类石墨相氮化碳与蒸馏水混合,将混合液体进行超声震荡;步骤4,将步骤3所得到的磷掺杂的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水系分散液经过真空抽滤;步骤5,利用冷冻干燥机对步骤4得到的半干燥的磷掺杂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进行干燥处理,即可获得磷掺杂的高活性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还公开了一种磷掺杂的高活性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显著提高了光催化材料降解有机染料的反应速率。机染料的反应速率。机染料的反应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磷掺杂的高活性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催化剂的制备及结构调控
,具体涉及一种磷掺杂的高活性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还涉及一种磷掺杂的高活性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类石墨相氮化碳(g

C3N4)是一种新型非金属二维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质、丰富的原料来源以及廉价的合成方式等优点因而在光催化、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医学等领域极具应用潜力
[1]。通常,经过高温合成的类石墨相氮化碳是一种典型的块状材料,具有比表面积低、光生电荷复合率高和电导率低等特点,在常温下的禁带宽度约为2.7eV,对460nm以上的可见光缺乏吸收,其晶体结构有序度高、缺陷较少,因此缺乏暴露的活性中心,严重制约了其在光催化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因此,针对类石墨相氮化碳的优化和改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0003]为了克服这一限制,通过引入缺陷、掺杂和构建异质结等手段能够调制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对氮化碳进行改性和优化以提高其活性,一方面使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峰红移以增加对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磷掺杂的高活性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磷酸铵与尿素按比例混合后,研磨0.5

1h,即可得到的磷酸铵与尿素混合均匀的粉体原料;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磷酸铵与尿素混合均匀的粉体原料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将坩埚置于马弗炉中,以8

10℃/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530

550℃,保持530

550℃的时间为3

4h,即可得到磷掺杂的类石墨相氮化碳;步骤3,将步骤2所得磷掺杂的类石墨相氮化碳与蒸馏水混合,将混合液体进行超声震荡3

4h,得到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水系分散液;步骤4,将步骤3所得到的磷掺杂的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水系分散液经过真空抽滤,即可得到半干燥的磷掺杂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步骤5,利用冷冻干燥机对步骤4得到的半干燥的磷掺杂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进行干燥处理,即可获得磷掺杂的高活性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磷掺杂的高活性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洋卜思捷李恩玲马德明成凤娇袁志浩郭建伟梁枭吕玉洁白越越袁超凡任铭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