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过热自润滑的轴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50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过热自润滑的轴承座,包括轴承下壳座,所述轴承下壳座的上侧内部设置有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下壳座的端部设置有轴承上壳座,所述轴承下壳座的底部设置有润滑油循环组件,所述润滑油循环组件包括承接盒,所述接油腔的内部设置有滤油斗,通过轴承上壳座采用固定螺栓与轴承下壳座连接,能够使轴承主体的拆卸安装简单方便,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能够使轴承主体内部润滑油循环润滑使用效果好,通过微型循环泵能够使润滑油的循环输送效果好,通过滤油斗能够使润滑油中的残渣过滤效果好,通过滤油斗与承接盒可拆卸滑动连接,能够使滤存的残渣清理简单方便,使轴承的自润滑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过热自润滑的轴承座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座
,具体为一种防过热自润滑的轴承座。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有轴承的地方就要有支撑点,轴承的内支撑点是轴,外支撑就是常说的轴承座。
[0003]由于轴承主体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轴承座内圈与轴承座外圈之间钢珠的转动摩擦,会有金属颗粒脱落下来,金属颗粒会增大钢珠的摩擦系数,影响轴承主体的使用寿命,在摩擦时还会产生热量,影响轴承主体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防过热自润滑的轴承座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过热自润滑的轴承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过热自润滑的轴承座,包括轴承下壳座,所述轴承下壳座的上侧内部设置有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下壳座的端部设置有轴承上壳座,所述轴承下壳座的底部设置有润滑油循环组件,所述润滑油循环组件包括承接盒,所述承接盒的内部右侧开设有接油腔,所述接油腔的内部设置有滤油斗,所述承接盒的内部左侧开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内部设置有微型循环泵,所述承接盒的左侧面设置有转接管。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轴承上壳座的端部两侧通过固定螺栓与轴承下壳座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轴承上壳座的端部中间处设置有衔接孔。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轴承主体的端部中间处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轴承主体的底部中间处设置有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上侧外壁设置有承接圆盘。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轴承主体通过进油管和衔接孔与轴承上壳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转接管通过循环油管插入衔接孔的内部与进油管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滤油斗与承接盒可拆卸滑动连接,所述承接盒的正面中间处设置有扣动把手。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轴承上壳座采用固定螺栓与轴承下壳座连接,能够使轴承主体的拆卸安装简单方便,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能够使轴承主体内部润滑油循环润滑使用效果好。
[0015]2.本技术中,通过微型循环泵能够使润滑油的循环输送效果好,通过滤油斗能够使润滑油中的残渣过滤效果好,通过滤油斗与承接盒可拆卸滑动连接,能够使滤存的残渣清理简单方便,使轴承的自润滑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轴承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润滑油循环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轴承下壳座;101、轴承上壳座;102、衔接孔;2、轴承主体;201、进油管;202、出油管;203、承接圆盘;3、润滑油循环组件;301、承接盒;302、接油腔;303、滤油斗;304、工作腔;305、微型循环泵;306、转接管;307、扣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实施例:请参阅图1

4所示的一种防过热自润滑的轴承座,包括轴承下壳座1,轴承下壳座1的上侧内部设置有轴承主体2,轴承下壳座1的端部设置有轴承上壳座101,轴承下壳座1的底部设置有润滑油循环组件3,润滑油循环组件3包括承接盒301,承接盒301的内部右侧开设有接油腔302,接油腔302的内部设置有滤油斗303,承接盒301的内部左侧开设有工作腔304,工作腔304的内部设置有微型循环泵305,承接盒301的左侧面设置有转接管306。
[0026]在该实施例中,轴承上壳座101的端部两侧通过固定螺栓与轴承下壳座1连接,轴承上壳座101的端部中间处设置有衔接孔102,轴承主体2的端部中间处设置有进油管201,轴承主体2的底部中间处设置有出油管202,进油管201的上侧外壁设置有承接圆盘203,通
过轴承上壳座101采用固定螺栓与轴承下壳座1连接,能够使轴承主体2的拆卸安装简单方便,通过进油管201和出油管202能够使轴承主体2内部润滑油循环润滑使用效果好。
[0027]在该实施例中,轴承主体2通过进油管201和衔接孔102与轴承上壳座101连接,转接管306通过循环油管插入衔接孔102的内部与进油管201连接,滤油斗303与承接盒301可拆卸滑动连接,承接盒301的正面中间处设置有扣动把手307,通过微型循环泵305能够使润滑油的循环输送效果好,通过滤油斗303能够使润滑油中的残渣过滤效果好,通过滤油斗303与承接盒301可拆卸滑动连接,能够使滤存的残渣清理简单方便,使轴承的自润滑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0028]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微型循环泵305工作,使接油腔302内部的润滑油输送至进油管201的内部,将润滑油输送至轴承主体2的内部,进行轴承自润滑,通过出油管202将轴承内部的润滑油流向接油腔302的内部过滤后循环使用,通过轴承上壳座101采用固定螺栓与轴承下壳座1连接,能够使轴承主体2的拆卸安装简单方便,通过进油管201和出油管202能够使轴承主体2内部润滑油循环润滑使用效果好,通过微型循环泵305能够使润滑油的循环输送效果好,通过滤油斗303能够使润滑油中的残渣过滤效果好,通过滤油斗303与承接盒301可拆卸滑动连接,能够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过热自润滑的轴承座,包括轴承下壳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下壳座(1)的上侧内部设置有轴承主体(2),所述轴承下壳座(1)的端部设置有轴承上壳座(101),所述轴承下壳座(1)的底部设置有润滑油循环组件(3),所述润滑油循环组件(3)包括承接盒(301),所述承接盒(301)的内部右侧开设有接油腔(302),所述接油腔(302)的内部设置有滤油斗(303),所述承接盒(301)的内部左侧开设有工作腔(304),所述工作腔(304)的内部设置有微型循环泵(305),所述承接盒(301)的左侧面设置有转接管(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过热自润滑的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上壳座(101)的端部两侧通过固定螺栓与轴承下壳座(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过热自润滑的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上壳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超凡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