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底组件、轿厢及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49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梯轿底组件、轿厢及电梯,上述电梯轿底组件包括下轿底、上轿底和减振件,下轿底包括第一框架和支撑梁,支撑梁安装于第一框架内,第一框架能够与电梯轿厢的轿架相连接,上轿底的底部背向下轿底凹陷形成有第一安装空间,减振件设置于下轿底和上轿底之间,减振件的一端置于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且与上轿底相连接,减振件的另一端与下轿底相连接。通过将减振件的一端部置于第一安装空间内,可有效减小电梯轿底组件的厚度,从而使得电梯的底部厚度随之减小;同时,通过将原来属于轿厢的轿架的部分结构之一的支撑梁集成安装在下轿底的第一框架内,并且将第一框架与轿厢的轿架相连接,可进一步减小电梯的底部厚度。梯的底部厚度。梯的底部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轿底组件、轿厢及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提供一种电梯轿底组件、轿厢及电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家用电梯的普及,以及旧楼加装电梯的需求不断增长,电梯井道的底坑深度小的设计要求变得尤为重要。
[0003]请结合图1所示,目前,电梯的轿厢的电梯轿底组件1主要包括下轿底11、上轿底12和减振件13,减振件13连接于上轿底12和下轿底11之间,电梯轿底组件1的厚度大致等于上轿底12的厚度、下轿底11的厚度和减振件13的厚度之和,因此,电梯轿底组件1的整体厚度较大,导致电梯的底部厚度较大;同时,轿厢的轿架2的下支撑梁21通常安装在下轿底11的底部,这样,进一步增加了电梯的底部厚度,从而导致电梯无法应用于底坑深度小的电梯井道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底组件、轿厢及电梯,旨在解决由于现有的电梯的底部厚度较大而无法应用于底坑深度小的电梯井道中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轿底组件,包括:
[0006]下轿底,包括第一框架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所述第一框架能够用于与电梯轿厢的轿架相连接;
[0007]上轿底,设置于所述下轿底的上方,所述上轿底的底部背向所述下轿底凹陷形成有第一安装空间;
[0008]减振件,设置于所述下轿底和所述上轿底之间,所述减振件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且与所述上轿底相连接,所述减振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轿底相连接。r/>[000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底组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减振件的一端置于第一安装空间内,使得减振件的部分厚度与上轿底的部分厚度产生重合,这样,有效减小了电梯轿底组件的整体厚度,从而使得电梯的底部厚度相应减小;同时,通过将原来属于轿架的部分结构之一的支撑梁集成安装在下轿底的第一框架内,并且,第一框架能够与轿厢的轿架相连接,这样可以在保证电梯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小了电梯的底部厚度,使得电梯能够有效应用于底坑深度小的电梯井道中。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轿底包括轿底板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连接于所述轿底板的底面,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外侧部,所述减振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相对分隔设置的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所述第一边梁包括与所述轿底板相连接的第一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板体相连接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背向所述轿底板延伸,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
安装空间;所述第二边梁包括与所述轿底板相连接的第三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三板体相连接的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背向所述轿底板延伸,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空间。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轿底还包括用于承托所述轿底板的中筋板,所述中筋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框架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轿底的顶部背向所述上轿底凹陷形成有第二安装空间,所述减振件远离所述上轿底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并且与所述下轿底相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形成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减振件远离所述上轿底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相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包括梁体和支撑件,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形成于所述梁体上,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减振件远离所述上轿底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轿底组件还包括安全钳,所述安全钳连接于所述下轿底的外侧部。
[00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轿厢,包括轿架和上述任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电梯轿底组件,所述轿架与所述电梯轿底组件的所述第一框架相连接。
[0018]上述轿厢采用了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底组件后,由于电梯轿底组件的整体厚度较小,而且将原来属于轿架的支撑梁集成安装在下轿底的第一框架内,可大幅减小电梯的底部厚度,从而使得电梯能够应用于底坑深度较小的电梯井道内。
[001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轿厢。
[0020]上述电梯采用了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轿厢后,由于轿厢的电梯轿底组件的整体厚度较小,而且将原来属于轿架的支撑梁集成安装在下轿底的第一框架内,可大幅减小电梯的底部厚度,从而使得电梯能够应用于底坑深度较小的电梯井道内。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所示电梯轿底组件中的上轿底、下轿底和减振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底组件中的上轿底、下轿底和减振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5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9]1、电梯轿底组件;11、下轿底;12、上轿底;13、减振件;2、轿架;21、下支撑梁;
[0030]100、电梯轿底组件;110、下轿底;111、第一框架;112、支撑梁;1121、梁体;1122、支撑件;120、上轿底;121、第一安装空间;122、轿底板;123、第二框架;1231、第一边梁;12311、第一板体;12312、第二板体;12313、第五板体;1232、第二边梁;124、中筋板;130、减振件;140、安全钳。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轿底,包括第一框架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所述第一框架能够与电梯轿厢的轿架相连接;上轿底,设置于所述下轿底的上方,所述上轿底的底部背向所述下轿底凹陷形成有第一安装空间;减振件,设置于所述下轿底和所述上轿底之间,所述减振件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并且与所述上轿底相连接,所述减振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轿底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轿底包括轿底板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连接于所述轿底板的底面,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外侧部,所述减振件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相对分隔设置的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所述第一边梁包括与所述轿底板相连接的第一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板体相连接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背向所述轿底板延伸,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二边梁包括与所述轿底板相连接的第三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三板体相连接的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背向所述轿底板延伸,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爵
申请(专利权)人: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