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44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对称卡接设置的路面组件,两个路面组件两侧外壁依次对称卡接设置有硬路肩、土路肩、排水沟和隔离棚栏,路面组件和硬路肩之间设置有隔离栏杆,两个路面组件之间形成开缝,开缝之间设置有传力杆,传力杆被装配用于连接两个路面组件,路面组件的底部架设有若干数量的钢筋。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通过传力杆可将各个路面板进行连接,使路面板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且传力杆端部还采取喷塑、镀锌、电镀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还通过路面板外壁设置的预埋吊点,可快速方便的将各个路面板吊起进行转移,且在下雨天时,可将路面板上积水通过预埋吊点下沉排出。板上积水通过预埋吊点下沉排出。板上积水通过预埋吊点下沉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路面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筋混凝土路面方案主要服务于道路交通运输为主,在道路混凝土承载层上,完成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垫块设置、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投入使用,可用于永久使用(设计年限)道路或短期临时(三年内)道路路面结构。
[0003]如专利CN214882677U,公开(公告)日:2021

11

26,公开的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承重组件、固定盖和升降杆,所述结构主体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承重组件,所述承重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筋组一,所述钢筋组一的顶端搭接相连有钢筋组二,所述承重组件的顶端中间活动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顶端中间两侧贯穿连接有螺纹槽,所述固定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承重组件的底端四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中间活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承重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的顶部和底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槽一,所述承重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的顶部和底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槽二。固定盖能够在建筑施工人员进行装配式混凝土临时路面结构安装时,可以先将结构主体安装在地面,在将固定盖安装在承重组件上,从而通过固定盖将承重组件加以固定。
[000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钢筋混凝土路面在使用期后,尤其是短期临时道路、临时场地等,考虑路面使用功能、耐久、完整性等,当道路调整或拆除时,需完全破除,在钢筋混凝土路面无法完整回收并再次利用。
[0005]可见,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以解决短期临时道路混凝土路面使用期后可以完整回收,并可以用于其他道路或场地利用的目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对称卡接设置的路面组件,两个所述路面组件两侧外壁依次对称卡接设置有硬路肩、土路肩、排水沟和隔离棚栏,所述路面组件和硬路肩之间设置有隔离栏杆,两个所述路面组件之间形成开缝,所述开缝之间设置有传力杆,所述传力杆被装配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路面组件,所述路面组件的底部架设有若干数量的钢筋。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路面组件包括若干数量的路面板,所述路面板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钢筋混凝土、碎石和路床灰土层,若干数量的所述路面板之间设置有传力杆。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传力杆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聚乙烯膜,所述聚乙烯膜的外壁套接设置有纱头,所述传力杆远离聚乙烯膜一侧的端部设置有拉杆。
[0010]作为优选的,两个所述路面组件之间设置有填缝板,所述填缝板的顶部设置有填缝料。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路面板的顶部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预埋吊点,各个所述路面板的顶部设置有交错分布的板块分割线和使用后期切割线。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传力杆可将各个路面板进行连接,使路面板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且传力杆端部还进行采取喷塑、镀锌、电镀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防止其生锈。
[0014]2、通过路面板外壁设置的预埋吊点,可快速方便的将各个路面板吊起进行转移,且在下雨天时,预埋吊点可将路面板上的积水通过预埋吊点进行下沉排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道路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胀缝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点平面布置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路面组件;2、硬路肩;3、土路肩;4、排水沟;5、隔离棚栏;6、隔离栏杆;101、钢筋混凝土;102、碎石;103、路床灰土层;104、填缝料;105、填缝板;106、传力杆;107、聚乙烯膜;108、纱头;109、拉杆;110、路面板;111、预埋吊点;112、板块分割线;113、使用后期切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2]如图1

3所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对称卡接设置的路面组件1,两个路面组件1两侧外壁依次对称卡接设置有硬路肩2、土路肩3、排水沟4和隔离棚栏5,路面组件1和硬路肩2之间设置有隔离栏杆6,两个路面组件1之间形成开缝,开缝之间设置有传力杆106,传力杆106被装配用于连接两个路面组件1,路面组件1的底部架设有若干数量的钢筋。
[0023]该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传力杆106可将各个路面板110进行连接,使路面板110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且传力杆106端部还进行采取喷塑、镀锌、电镀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防止其生锈;还通过路面板110外壁设置的预埋吊点111,可快速方便的将各个路面板110吊起进行转移,且在下雨天时,预埋吊点111可将路面板110上的积水通过预埋吊点111进行下沉排出。
[0024]本实用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图1、图2和图3可知,路面组件1包括若干数量的路面板110,且路面板110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钢筋混凝土101、碎石102和路床灰土层103,其三者依次浇筑构成路面,且若干数量的路面板110之间还设置有传力杆106,传力杆106钢筋外壁采取喷塑、镀锌、电镀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且防锈层不得局部缺失,且路面组件1底部架设的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加工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
净,对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已伤蚀截面的应剔除不用,铺设钢筋应首先铺设下层的纵向钢筋,然后把上下层的横向钢筋以及架立钢筋焊接成梯子筋的形状,待下层的纵向钢筋铺设完毕后,按照图纸要求安装在一起,最后铺设上层的纵向钢筋,钢筋交叉点应双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点焊焊牢,扎丝绑扎时丝头朝结构内弯,防止丝头进入混凝上保护层,以免产生锈蚀。
[0025]再者,传力杆106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聚乙烯膜107,且聚乙烯膜107的外壁套接设置有纱头108,传力杆106远离聚乙烯膜107一侧的端部设置有拉杆109,拉杆109采用HRB400级钢筋,直径为C14mm,长度为700mm,间距为600mm,最外侧拉杆109距离横向接缝后自由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拉杆109钢筋应在中部不小于100mm范围内采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且传力杆106钢筋应采取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卡接设置的路面组件(1),两个所述路面组件(1)两侧外壁依次对称卡接设置有硬路肩(2)、土路肩(3)、排水沟(4)和隔离棚栏(5),所述路面组件(1)和硬路肩(2)之间设置有隔离栏杆(6),两个所述路面组件(1)之间形成开缝,所述开缝之间设置有传力杆(106),所述传力杆(106)被装配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路面组件(1),所述路面组件(1)的底部架设有若干数量的钢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组件(1)包括若干数量的路面板(110),所述路面板(110)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钢筋混凝土(101)、碎石(102)和路床灰土层(103),若干数量的所述路面板(11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奚兴华任飞李亚骏董育欣刘帅王新越安婷婷王宁徐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