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643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4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包括壳体、检测件、进风机及出风机。壳体,其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检测件,配接于壳体,并用于检测壳体内可燃气体的浓度;进风机及出风机,均配接于壳体;进风机用于驱动外部气流经进风口流入壳体内,出风机用于驱动体内的气流经出风口流出至外部;其中,进风机及出风机均被配置为在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或大于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启动。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系统能够提升可燃气体的排出效率。燃气体的排出效率。燃气体的排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一壳体及容置于该壳体内的若干个电池模组组合形成的储能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动交通工具,军事装备、航空航天设备上。
[0003]当电池模组热失控时,为防止可燃气体在壳体内聚集而发生爆炸,需对壳体内的可燃气体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壳体内的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设定浓度时及时将可燃气体排出至壳体外。
[0004]然而,在传统的储能系统中,在电池模组热失控时,壳体内的可燃气体的排出效率较低,进而导致储能系统仍存在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可燃气体的排出效率较低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可燃气体的排出效率的储能系统。
[0006]一种储能系统,包括:
[0007]壳体,其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
[0008]检测件,配接于所述壳体,并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可燃气体的浓度;以及
[0009]进风机及出风机,均配接于所述壳体;所述进风机用于驱动外部气流经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出风机用于驱动所述壳体内的气流经所述出风口流出至外部;
[0010]其中,所述进风机及所述出风机均被配置为在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或大于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启动。
[0011]上述储能系统,在储能系统供能的过程中,检测件实时检测壳体内可燃气体的浓度,且当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或大于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进风机及出风机均启动,进风机可驱动外部气流流入至壳体内,出风机可引导壳体内的气流及可燃气体排出至外部。由于进风机及出风机的设置,可加速壳体内可燃气体的排出,从而使得可燃气体具有较高的排出效率。
[00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所述进风机及所述出风机启动。
[0013]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控制器的设置,整个储能系统的工作过程无需人为监控,从而有利于实现储能系统防爆的自动化。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灭火件,其配接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5]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大于所述设定范围的最大值时控制所述灭火件对所述壳体内执行灭火操作。
[0016]当壳体内的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时,壳体内的可燃气体的浓度有可能大于设定范
围的最大值,如此,将容易导致电池模组爆炸并燃烧。而通过设置控制器控制灭火件对壳体内进行灭火操作,可有效且及时地控制壳体内的火势并降低壳体内的温度,从而可防止火势蔓延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00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和/或所述出风口处的启闭门,所述启闭门被配置为在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打开对应的所述进风口和/或所述出风口。
[0018]储能系统正常供电时,所有的启闭门均关闭,所有的启闭门共同阻止外界水汽及灰尘等进入至壳体内,以避免水汽及灰尘影响电池模组的工作产生。当壳体内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或大于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所有的启闭门均打开,以保证壳体内部能够与外部进行气流交换。由此可见,启闭门根据壳体内可燃气体的浓度适时开启或关闭,保证了储能系统能够正常供电且能够与外部之间进行气流交换。
[001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具有所述启闭门的所述进风口和/或所述出风口的外周,并在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小于所述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密封于当前所在的所述进风口和/或所述出风口上所述启闭门与所述壳体之间。
[0020]储能系统正常供电时,壳体内可燃气体的浓度小于设定范围的最小值,覆盖于进风口处的启闭门与壳体之间和/或覆盖于出风口处的启闭门与壳体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以防止外部的水汽及灰尘进入。当壳体内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或大于设定范围的最大值时,所有的启闭门均打开,密封件的密封作用失效。
[002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布设于所述密封件的外周;所述启闭门包括门主体及凸出形成于所述门主体一侧的翻边,所述翻边在所述启闭门相对当前所在的所述进风口或所述出风口关闭时,卡嵌于对应的所述插槽内。
[0022]翻边与插槽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该翻边所在的启闭门与壳体之间配合的紧密度,从而使得与该启闭门对应的密封件能够可靠地夹紧于该启闭门的门主体与壳体之间。
[002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的深度大于与之对应的所述翻边的宽度。
[0024]因此,当每个启闭门关闭对应的进风口或出风口时,该启闭门中的翻边能够完全插入至对应的插槽内。如此,翻边与插槽之间的配合更牢靠,从而可防止翻边退出对应的插槽。
[002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启闭门朝向所述进风口或所述出风口的表面铺设有保温层。
[0026]保温层的设置,使得壳体内的热量由每个启闭门扩散至外部的速率变得极慢,因此,壳体内可维持较为适宜的温度以使得电池模组能够正常供电。
[002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磁吸件,所述启闭门被配置为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磁吸件的作用下吸附于所述壳体上。
[0028]因此,每个启闭门能够稳定地关闭进风口或者出风口。
[002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主体、分隔板、出风管及阻断门,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主体内分隔形成电气仓及电池仓;
[0030]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口,所述出风管依次贯穿所述连通口、所述电气仓及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电池仓及外部连通,所述阻断门配接于所述分隔板并用于启闭所述连
通口。
[0031]具体地,壳主体具有容置仓,分隔板位于容置仓内,并将容置仓分隔形成电气仓及电池仓。检测件用于检测电池仓内可燃气体的浓度,控制器用于阻断门的启闭。当电池仓内可燃气体的浓度小于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控制器控制阻断门关闭,电气仓及电池仓相互隔离,电池模组位于电池仓内供电,电气元件位于电气仓工作,且电池模组与电气元件之间互不影响。当电池仓内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或大于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器控制阻断门打开,以使得电池仓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可经出风管及出风口排出至外部。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储能系统去掉包覆于框体上的包覆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所示的储能系统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图1所示的储能系统中壳主体、分隔板、出风管、出风机及启闭门配合的主视剖面图;
[0035]图4为图1所示的储能系统中壳主体、分隔板、出风管、出风机及启闭门配合的爆炸图;
[0036]图5为图1所示的储能系统中壳主体、密封件、进风机及启闭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图5所示的储能系统沿A

A方向的剖面图;
[0038]图7为图6所示的储能系统中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其上开设有进风口(112)及出风口(113);检测件,配接于所述壳体(10),并用于检测所述壳体(10)内可燃气体的浓度;以及进风机(20)及出风机(30),均配接于所述壳体(10);所述进风机(20)用于驱动外部气流经所述进风口(112)流入所述壳体(10)内,所述出风机(30)用于驱动所述壳体(10)内的气流经所述出风口(113)流出至外部;其中,所述进风机(20)及所述出风机(30)均被配置为在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或大于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1)包括控制器(40),所述控制器(40)被配置为在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所述进风机(20)及所述出风机(30)启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1)包括灭火件,其配接于所述壳体(10)并与所述控制器(40)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40)被配置为在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大于所述设定范围的最大值时控制所述灭火件对所述壳体(10)内执行灭火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2)和/或所述出风口(113)处的启闭门(12),所述启闭门(12)被配置为在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设定范围的最小值时打开对应的所述进风口(112)和/或所述出风口(1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1)还包括密封件(50),所述密封件(50)设置于具有所述启闭门(12)的所述进风口(112)和/或所述出风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辉高雄伟陈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