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357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在执行空气管理功能的空气管理单元(200)的前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一前面板(250)和第二前面板(260)。所述第二前面板(260)主要遮挡所述空气管理单元(200)的前表面,其可以形成整体窗式空气管理装置的前表面外观。在所述第二前面板(260)设置有操作部(274),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操作装置。向所述第二前面板(260)可以供应来自空气管理单元(200)的电源,可以利用供电结构将第二前面板(260)卡止固定在空气管理单元(200)的前表面。(200)的前表面。(200)的前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式空气管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窗式空气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人们聚集生活在都市或其周边,相应区域的大气质量随之恶化。对于生活在大气质量恶化的区域的人们而言,对所生活的空间的空气管理尤为重要。
[0003]居住空间或办公室空间随着个人化的趋势而被细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生活在该划分出的空间内。例如,在家庭住房设有很多房间,多数情况下需要对这些房间分别进行空气管理。在办公室空间的情况下,由于整体建筑物配备有空调系统而可以进行空气管理,但是对于在建筑物内的办公室另行划分出的空间,有时需要单独进行空气管理。
[0004]为了对如上所述与其他空间划分的空间进行空气管理,需要使用额外的空气管理装置的必要性逐渐增多。作为空气管理装置的例子,有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的空调装置、去除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等来管理空气质量的空气净化器、供应暖风的暖风机等。
[0005]在如上所述的空气管理装置中,为了针对一个划分出的空间执行空气管理而安装在窗扇来使用的装置可以称为窗式空气管理装置。窗式空气管理装置需要在原样保持窗扇所具有的功能的情况下进行安装。窗扇可能需要构成为从内部空间能够看到外部,从外部采光,或者在内部空间和外部之间执行物体的移动。
[0006]对于窗扇而言,有时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需要防水,有时需要屏蔽噪音。一般而言,最近推出的窗户系统较好地实现了防水和隔音,若在该窗户系统中安装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则在防水和隔音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
[0007]日本公开特许平成10

281495号中披露有将安装框一体化的窗式空调装置,在空调装置本体的两端一体地设置安装框的竖架(固定竖框和移动竖框),将所述两端的竖架利用上端横架、中间横架、下端横架连接,上端横架与移动竖框一同地伸长而与窗扇的高度对齐,在所述上端横架设置上部连接五金件来固定在窗框,在所述下端横架设置下部连接五金件来固定在窗框。
[0008]但是,由于在此额外使用上部连接五金件和下部连接五金件这样的部件,导致部件数目增多,并且需要利用螺钉将其紧固在窗框,因而存在紧固和分离作业复杂的问题。另外,由于设置在空调装置本体的两端的安装框不是位于窗框的内侧而是位于窗框的外侧,导致空调装置本体从窗扇凸出,因而还存在占据室内空间的问题。此外,由于未设置有用于使移动竖框卡止在上部的窗框的结构,因此还存在移动竖框不能在作业人员所需的时点移动的问题。
[0009]在日本公开技术平成6

4521号中,为了将一体式空调装置安装于在窗户上设置的安装框,使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框的复数个安装托架上的结合片,卡止于在一体式空调装置的本体上设置的安装托架的带条所形成的复数个结合孔。但是,由于在此未设置有将一体式空调装置预组装在设置于窗户的安装框上的结构,因此存在作业人员需要用一只手把持一体式空调装置,或者另一个作业人员需要在将一体式空调装置设置于安装框的状
态下操作安装托架的使用上的不便。
[0010]此外,在韩国授权特许10

0849250号的空气排出盖和韩国公开技术20

0387015号的热风引导盖中,涉及将空调装置的室外机中产生的热风向外部排出时,避免对室外的人们等带来影响的结构。但是,其中的热风口均被配置为将热风仅向上部引导,因此,存在在空调装置的室外机或窗式空调装置中雨水可能会通过热风盖流向空调装置内部的问题,还存在无法改变热风的吐出方向的问题。
[0011]日本公开特许2001

208419号中披露有将空调装置安装在窗扇的装置,在其安装框中通过使用棘齿和棘轮来固定滑动框架从固定框架上升的状态。但是,在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设定滑动框架的位置的情况下,存在根据棘齿的大小而可能会在滑动框架和窗框之间产生空间的问题。
[0012]韩国公开特许10

2012

0029547号中示出利用螺钉将构成窗式空调装置的前表面的盖部结合在窗式空调装置的结构。但是,在此由于无法调节所述盖部的高度,因此存在需要根据窗框的大小而配备各种盖部的问题,还存在虽然在盖部设置有操作部,但是未能提示出向与窗式空调装置单独地构成的盖部供电的解决方案的问题。
[0013]在日本公开特许平成1

193534号中,为了将空调装置安装在安装框,在安装框下部设置有额外的支架,并设置有用于紧固的追加结构。但是,在此存在将空调装置安装在安装框所需的作业工序增多的问题,还存在空调装置安置在安装框的状态相对不稳定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空调装置的外表面形状和安装框的内表面形状彼此不易结合的问题。
[0014]在窗户的窗框安装空调装置的情况下,该窗户上安装的窗扇所开闭的程度不可避免地改变,因此存在无法使用已有的将窗扇之间彼此锁定的锁定装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韩国公开技术20

1999

012111号中提示出窗式空调装置安装用窗扇的锁定装置。但是,在此与空调装置无关地在两个窗扇之间设置额外的锁定装置,因此,存在与窗式空调装置单独地安装而导致使用不便,并且部件的管理繁琐的问题。另外,还存在根据锁定装置的位置而窗扇的可开放程度受到很大限制的问题。
[0015]日本公开技术昭和55

153521号涉及空调装置用安装框,其中,用于将空调装置安装在窗扇的安装框延伸形成至空调装置本体的下部,在其内部安装额外的收纳箱,在该收纳箱上方设置空调装置本体来应对窗扇的整体高度。但是,在如上所述的设置结构中,当安装在窗扇的高度不同的窗户时,需要使用高度不同的收纳箱,因而存在需要配备各种高度的收纳箱的问题,还存在安装框的高度也需要与窗扇的高度相适应地配备各种大小的安装框的问题。
[0016]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技术平成6

4521号
[0017]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特许平成10

281495号
[0018]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特许10

0849250号
[0019]专利文献4:韩国授权技术20

0387015号
[0020]专利文献5:日本公开特许2001

208419号
[0021]专利文献6:韩国公开特许10

2012

0029547号
[0022]专利文献7:日本公开特许平成1

193534号
[0023]专利文献8:韩国公开技术20

1999

012111号
[0024]专利文献9:日本公开技术昭和55

153521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2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安装在窗户上来使用的空气管理装置能够简单地安装在窗框的轨道上并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其中,包括:安装框架,具有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设置在窗框并具有安装空间,所述第二框架从所述第一框架进出;空气管理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第一前面板,设置在从所述第一框架进出的第二框架,构成所述第二框架的前表面外观;以及第二前面板,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前表面,构成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前表面外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前面板包括:第二面板主体,位于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前表面;以及第二面板侧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面板主体的两侧端,位于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前端板的两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前面板还包括:下部侧壁,位于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前端板的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前面板形成有电源线通过部,通过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下表面向外部延伸的电源线通过所述电源线通过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前面板的背面设置有面板电极,所述面板电极与在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前端板的前表面设置的本体电极结合而执行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其中,所述面板电极从所述第二前面板的背面凸出形成,插入并结合到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槽形状的本体电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其中,所述面板电极构成为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的凸起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前面板和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前表面的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磁铁,或者设置有磁铁和磁性体,利用磁力将所述第二前面板贴合在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前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前面板中,与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吸入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面板吸入口,与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吐出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面板吐出口,使得空气在所述空气管理单元和室内空间之间流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前面板还设置有用于操作所述空气管理单元的操作部。11.一种窗式空气管理装置,其中,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焕刘善一李义析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