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603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饰面层、上面层、下面层、基层、碎石垫层和反滤层,所述反滤层在两侧向上延伸包覆到上面层的中部形成U型的反滤层,所述饰面层、上面层和下面层分别由采用不同的级配集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铺设压实而成;所述基层由级配碎石分层摊铺压实而成;所述碎石垫层由连续级配碎石摊铺压实而成;所述反滤层由级配砂砾、卵石与碎石组成,所述反滤层表面包覆有土工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在透水性良好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满足轻载车辆的通行。通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及铺设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城市道路以不透水的路面居多,主要依赖于管网这种单一的方法进行排水,这种方式不但效率不高,而且破坏了水的自然循环路径。
[0003]便捷的交通设施、铺设平整的道路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不透水的路面也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出现严重环境及社会问题有:
[0004]1)自然降水不能自然渗入地下,致使地表植物难以正常生长;
[0005]2)不透气的路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缺乏对城市地表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产生所谓的“热岛效应”;
[0006]3)不透水的道路表面容易积水,且易形成水雾或水膜,冬季雪后易结冰,降低了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0007]4)当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雨水只能通过下水设施排入河流,大大加重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易出现积水导致交通困难。
[0008]以上种种原因,都是由于路面采用了水泥混凝土或者直接采用沥青等渗透系数极低的材料,使得城市的负担越来越大。因此,需要一种透水性高的类似海绵的路面结构,在保证透水性良好的情况下,具备优异的抗开裂能力、抗磨损能力、抗变形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在透水性良好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满足轻载车辆的通行。
[0010]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在底部包覆主体结构的反滤层,所述主体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饰面层、上面层、下面层、基层和碎石垫层,所述反滤层在碎石垫层底部从两侧向上延伸包覆到上面层的中部形成U型的反滤层,所述反滤层内外侧表面都包覆有土工布;所述饰面层、上面层和下面层分别由采用不同的级配集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铺设压实而成;所述基层由级配碎石分层摊铺压实而成;所述碎石垫层由连续级配碎石摊铺压实而成;所述反滤层由级配砂砾、卵石与碎石组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反滤层厚度为150

200mm;所述反滤层的底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粗粒径级配卵石层、中粗粒径级配碎石层和细粒径砂砾层;所述反滤层的侧部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细粒径砂砾层、中粗粒径级配碎石层和粗粒径级配卵石层;所述粗粒径级配卵石层采用的粗粒径级配卵石粒径为10

16mm,所述中粗粒径级配碎石层采用的中粗粒径级配碎石粒径为5

10mm,所述细粒径砂砾层采用的细粒径砂砾粒径为0

5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反滤层的侧部相邻的两层之间设有安装模板,所述安装模板为包
覆土工布的永久带孔塑料模板;所述反滤层的侧部由下到上每隔200

300mm水平设置有预制透水隔板,所述预制透水隔板将反滤层的侧部分隔为多段;所述预制透水隔板是由42.5级以上硅酸盐水泥、级配砂石、矿物掺合料、减水剂、消泡剂和水配置成混凝土后预制而成;所述预制透水隔板中部和两端设有贯穿的透水孔;所述预制透水隔板宽度与反滤层侧部的宽度一致,所述预制透水隔板厚度为100

150mm,长度为500

800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基层厚度为150

200mm,采用16

20mm级配碎石分层压实而成;所述碎石垫层厚度为250

350mm,采用5

31.5mm连续级配碎石分层压实而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饰面层厚度为60

80mm,所述饰面层采用的级配集料为粒径3

5mm的石英砂或机制砂;所述上面层厚度为80

100mm,所述上面层采用的级配集料为粒径5

10mm级配碎石;所述饰面层与上面层级配集料含泥量均≤0.5%,泥块含量为0;所述下面层厚度为100

150mm,所述下面层采用的级配集料为10

16mm级配碎石;所述下面层的级配集料含泥量≤0.5%,泥块含量为0,碎石针、片状颗粒总含量≤5%,碎石压碎指标≤10%。
[0015]进一步地,所述饰面层、上面层和下面层的透水混凝土由级配集料与硅酸盐水泥、硅灰、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减水剂以及增强剂配制而成;所述饰面层、上面层和下面层配置透水混凝土采用的硅酸盐水泥为4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减水剂为减水率大于15%的减水剂,所述减水剂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减水剂或三聚氰胺系减水剂;所述纤维素醚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所述纤维素醚的粘度为1.0
×
105mPa
·
S;所述透水混凝土的配制水灰比为0.32

0.36:1。进一步地,所述饰面层与上面层两侧设置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设置在包覆到上面层的反滤层的上方,所述路缘石外侧设置有排水沟,所述路缘石下部设有连通排水沟的泄水口。
[0016]进一步地,所述饰面层上表面涂覆有密封固化剂,所述密封固化剂的组分包括树脂和固化剂,所述密封固化剂主要成分为双丙聚氨酯。
[0017]进一步地,所述基层中设置有地下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设置有进水孔,所述排水盲管连通地下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盲管的进水孔处包覆有土工布。
[0018]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述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素土夯实而形成路床;将路床两侧素土培实,使得素土切面与路床垂直;S2:在路床表面和素土切面铺设一层土工布,采用粒径为10

16mm粗粒径级配卵石、粒径为5

10mm中粗粒径级配碎石和粒径为0

5mm细粒径砂砾从下到上逐层铺设反滤层的底部;S3:在反滤层的底部表面铺设一层土工布;S4:在反滤层的底部两侧沿着素土切面铺设的土工布从下到上逐段铺设反滤层的侧部;S5:在逐段铺设反滤层的侧部的同时,在反滤层的底部上方沿着反滤层侧部逐层铺设主体结构;S6:在主体结构的饰面层与上面层两侧反滤层侧部的上方设置有路缘石,在路缘石外侧设置排水沟,并在路缘石下部设置连通排水沟的泄水口;完成路面结构铺设。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S31:在反滤层的底部两侧铺设反滤层侧部的第一段;S32:竖直设置粗粒径级配卵石层的安装模板,填筑并捣实粗粒径级配卵石;竖直设置中粗粒径级配碎石层的安装模板,填筑并捣实中粗粒径级配碎石;竖直设置细粒径砂砾层的安装模板,填筑并捣实细粒径砂砾;S33:在安装模板上方水平设置预制透水隔板;S34:进行同等高度下主体结构的铺设;S35:重复步骤S42

S44在预制透水隔板上方从下到上逐段铺设反滤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和在底部包覆主体结构的反滤层,所述主体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饰面层、上面层、下面层、基层和碎石垫层,所述反滤层在碎石垫层底部从两侧向上延伸包覆到上面层的中部形成U型的反滤层,所述反滤层内外侧表面都包覆有土工布;所述饰面层、上面层和下面层分别由采用不同的级配集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铺设压实而成;所述基层由级配碎石分层摊铺压实而成;所述碎石垫层由连续级配碎石摊铺压实而成;所述反滤层由级配砂砾、卵石与碎石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层厚度为150

200mm;所述反滤层的底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粗粒径级配卵石层、中粗粒径级配碎石层和细粒径砂砾层;所述反滤层的侧部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细粒径砂砾层、中粗粒径级配碎石层和粗粒径级配卵石层;所述粗粒径级配卵石层采用的粗粒径级配卵石粒径为10

16mm,所述中粗粒径级配碎石层采用的中粗粒径级配碎石粒径为5

10mm,所述细粒径砂砾层采用的细粒径砂砾粒径为0

5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层的侧部相邻的两层之间设有安装模板,所述安装模板为包覆土工布的永久带孔塑料模板;所述反滤层的侧部由下到上每隔200

300mm水平设置有预制透水隔板,所述预制透水隔板将反滤层的侧部分隔为多段;所述预制透水隔板是由42.5级以上硅酸盐水泥、级配砂石、矿物掺合料、减水剂、消泡剂和水配置成混凝土后预制而成;所述预制透水隔板中部和两端设有贯穿的透水孔;所述预制透水隔板宽度与反滤层侧部的宽度一致,所述预制透水隔板厚度为100

150mm,长度为500

8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厚度为150

200mm,采用16

20mm级配碎石分层压实而成;所述碎石垫层厚度为250

350mm,采用5

31.5mm连续级配碎石分层压实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层厚度为60

80mm,所述饰面层采用的级配集料为粒径3

5mm的石英砂或机制砂;所述上面层厚度为80

100mm,所述上面层采用的级配集料为粒径5

10mm级配碎石;所述饰面层与上面层级配集料含泥量均≤0.5%,泥块含量为0;所述下面层厚度为100

150mm,所述下面层采用的级配集料为10

16mm级配碎石;所述下面层的级配集料含泥量≤0.5%,泥块含量为0,碎石针、片状颗粒总含量≤5%,碎石压碎指标≤1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层、上面层和下面层的透水混凝土由级配集料与硅酸盐水泥、硅灰、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减水剂以及增强剂配制而成;所述饰面层、上面层和下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晓丽郝庆凯李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