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放电装置及其输电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电力领域,尤其涉及充放电装置及其输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采用新能源作为动力。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循环充电、安全环保等优点,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轮船、航天器等动力装置中。
[0003]在使用电池进行充放电时,需要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对电池进行管理和控制。
[0004]然而,市面上绝大多数BMS不支持放电协议,当BMS不支持放电协议时,无法对电池进行放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装置及其输电方法,可以在BMS不支持放电协议的情况下,实现对电池的放电。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放电装置,包括:
[0007]通信模块,通信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BMS通信连接,用于在处于第一能量传输模式、且BMS不支持特定放电协议的情况下,基于通用充电协议与BMS进行第一通信;
[000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BMS通信连接,用于在处于第一能量传输模式、且BMS不支持特定放电协议的情况下,基于通用充电协议与所述BMS进行第一通信;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的一侧连接电池,所述转换模块的另一侧连接交流侧连接结构,用于在第一通信的过程中,将所述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所述交流电传输至所述交流侧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能量传输模式为所述电池向所述装置的交流侧连接结构输电的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在处于第一能量传输模式、且所述BMS支持特定放电协议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特定放电协议与所述BMS进行第一通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侧连接结构包括交流侧电源,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在处于第二能量传输模式的情况下,基于通用充电协议与所述BMS进行第二通信;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在第二通信的过程中,将所述交流侧电源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所述直流电传输至所述电池;其中,所述第二能量传输模式为所述交流电源向所述电池输电的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AC双向转换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充电协议是对已有通用充电协议拓展得到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还用于确定当前能量传输模式;以及,执行与所述当前能量传输模式对应的安全策略;其中,若当前能量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能量传输模式的第一子模式,所述第一子模式对应的安全策略包括:对所述电池进行绝缘检测,以及确定所述装置的交流侧电压参数处于预设取值范围;若当前能量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能量传输模式的第二子模式,所述第二子模式对应的安全策略包括:对所述电池进行绝缘检测;若所处当前传输模式为第二能量传输模式,所述第二能量传输模式对应的安全策略包括:对所述电池进行预充;其中,所述第一子模式为所述电池向所述装置的交流侧电源输电的模式,所述第二子模式为所述电池向所述装置的交流侧负载输电的模式,所述第二能量传输模式为所述装置的交流侧电源向所述电池输电的模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辅助电源,用于在所述交流侧连接结构包括交流侧电源的情况下,利用所述交流侧电源提供的交流电为所述装置供电;以及,在所述交流侧连接结构包括交流侧负载的情况下,在与所述电池导通之前,利用低压电源提供的直流电为所述装置供电,以及,在与所述电池导通之后,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震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