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96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动车,三相绕组采用单线绕设成型;其中,电机由1个或多个电机基本单元组成;在单个电机基本单元中,通过将绕组向定子外侧延伸弯折形成无断点接头输出点,且绕组在弯折前后所对应的绕组相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避免了三相并接时进行断头连接所耗费的工序时间以及所产生的废线,而且无需设置附加防护固定装置,显著节约了电机绕组成本。组成本。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动车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绕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电机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本技术还涉及了该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应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电机绕组的槽满率,本申请人在线提出了具有特定层数分布的绕组基本单元设计(可参见CN113036971A以及申请号为 202110681900.7的在先申请),并采用单线完成绕组的绕设。然而,本申请人在做进一步的推广实施应用后发现,由于采用单线绕组,需要对绕组进行断开,然后进行各相绕组的并行焊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较多数量的绕组接头(通常采用三相并接的星形接法),接头不仅耗用了较多工序,而且导致了较多断头废线,同时还需要额外为各绕组接头准备防护固定装置,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也不利于结构美观度;具体可分别参见图3和图4所示的具有2个电机基本单元和具有4个电机基本单元的单线电机绕组结构,其中,图3所示的2个电机基本单元的单线电机绕组需要做2个三相((包括U相、V相、W 相)并接a1、a2(至少需要做6处断头);图4所示的4个电机基本单元的单线电机绕组需要做4个三相并接b1、b2、b3和b4(至少需要做12处断头),当电机基本单元的数量越多,所需的三相并接断头数量更多。
[0003]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申请人对无接头绕组技术进行了检索,发现公告号为CN2896668Y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直线抽油电机无接头绕线工艺装备,将抽油电机定子水平安装在旋转支架上,其心轴通过传动副与减速电机主轴连接,在多组三相线圈起始部位径向, 安装一副随动挂架,其中一相线轴安装在旁边的线轴支架上,另外两相线轴安装在定子起始部位的随动挂架上。在抽油电机定子三相绕组线圈绕线时,每绕完一相线圈,无需剪断线头再绕另一相线圈,最后再将各组同相线圈接头焊接起来等辅助工作,实现多组三相绕组线圈, 每相多组线圈仅为一根绕线,但其应用的定子结构及其绕线结构与常规电机结构具有明显区别,无法应用于常规领域;而公开号为 CN104617721A的技术专利公开了高效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的制备方法,包括绕线、穿线、嵌线工艺。所述绕线工艺为:每相U、V、 W有六个线圈U1、U2、U3、U4、V1、V2、V3、V4、W1、W2、W3、W4,其中每相6个线圈连续绕成,绕后的线圈绕向一致,每相6个线圈之间无接头;其中W1、W3、V2、V4、U2、U4均包括2个大线圈,大线圈的跨距1~9槽,W2、W4、V1、V3、U1、U3均是1个小线圈,跨距 1~8槽。所述穿线工艺在所述绕线工艺之后、所述嵌线工艺之前,穿线工艺的作用是使每相的大线圈与小线圈的绕向相反,该方案采用多组并绕,显然不适合用于单线绕设工艺。
[0004]基于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本领域的多年专注研究经验,本申请人希望寻求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动车,不仅避免了断头连接所耗费的工序时间以及所产生的废线,而且无
需设置附加防护固定装置,显著节约了电机绕组成本。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电机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电机的定子设有三相绕组,所述三相绕组采用单线绕设成型;其中,所述电机由1个或多个电机基本单元组成;在单个电机基本单元中,通过将绕组向定子外侧延伸弯折形成无断点接头输出点,且所述绕组在弯折前后所对应的绕组相不相同。
[0008]优选地,在单个电机基本单元中,每相绕组的无断点接头输出点数量为1个。
[0009]优选地,当电机采用多个电机基本单元时,相同绕组相的各电机基本单元的无断点接头输出点通过外部连接线进行并接输出。
[0010]优选地,通过去除所述绕组弯折点的绝缘层,实现无断点接头输出。
[0011]优选地,所述三相绕组采用漆包铜线,所述漆包铜线的线径范围为0.7

1.3mm。
[0012]优选地,所述三相绕组采用三角形接法。
[0013]优选地,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磁耦合安装为一体的定子和永磁转子,所述定子采用如上所述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
[0014]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跨距系数=1;其中,所述跨距系数取与绕组槽数量/极数之间比值相同或最接近的正整数;所述电机由1个或多个电机基本单元组成,各电机基本单元分别采用独立控制信号实现驱动运行,其中,各电机基本单元之间无电角度差异,且单个电机基本单元中的极对数与绕组槽数采用互为质数关系,同时单个绕组基本单元中的极数与绕组槽数采用互为质数关系。
[0015]优选地,所述永磁转子包括若干永磁磁钢,所述永磁磁钢的剩磁 Br不小于1.3T,和/或且其矫顽力HCj不小于17KOe;所述定子中每相绕组的槽数为2a个,其中,a为≥1的正整数。
[0016]优选地,一种电动车,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采用如上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
[0017]本申请创造性地提出了将绕组向定子外侧延伸弯折形成无断点接头输出点,具体通过绕线机械臂组合勾线臂在进行单线绕设的过程中将绕组向定子外侧延伸弯折,且将绕组在弯折前后所对应的绕组相设置为不相同,进而实现三相绕组的输出连接,可以直接替代三相并接时具有多断头连接点的绕组结构,不仅避免了三相并接时进行断头连接所耗费的工序时间以及所产生的废线,而且无需设置附加防护固定装置,显著节约了电机绕组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定子结构示意图(未示出绕组);
[001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申请
技术介绍
所述的常规单线绕组结构示意图(2个电机基本单元);
[0021]图4是本申请
技术介绍
所述的常规单线绕组结构示意图(4个电机基本单元);
[0022]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机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电机的定子设有三相绕组,三相绕组采用单线绕设成型;其中,电机由1个或多个电机基本单元组成;在单个电机基本单元中,通过将绕组向定子外侧延伸弯折形成无断点接头输出点,且绕组在弯折前后所对应的绕组相不相同。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应用于两轮或三轮电动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电机的定子设有三相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绕组采用单线绕设成型;其中,所述电机由1个或多个电机基本单元组成;在单个电机基本单元中,通过将绕组向定子外侧延伸弯折形成无断点接头输出点,且所述绕组在弯折前后所对应的绕组相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其特征在于,在单个电机基本单元中,每相绕组的无断点接头输出点数量为1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其特征在于,当电机采用多个电机基本单元时,相同绕组相的各电机基本单元的无断点接头输出点通过外部连接线进行并接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其特征在于,通过去除绕组弯折点的绝缘层,实现无断点接头输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绕组采用漆包铜线,所述漆包铜线的线径范围为0.7

1.3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无三相并接断头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绕组采用三角形接法。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王庆李玉刚刘亚军卜言柱胡金龙程兴李升胡宜豹周建华周维张力王景瑜花为章恒亮刘竹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聚磁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