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87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临界分离装置,其包括分离柱,所述分离柱内部开设有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包括超临界区以及位于所述超临界区下方的非临界区,所述分离柱上开设有进液口、第一出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均设置在所述分离柱的底部并与所述非临界区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分离柱的顶部并与所述超临界区连通,所述进液口用于输送无机盐水溶液至所述超临界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超临界分离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析出高浓度无机盐水溶液中的无机盐的效率。盐水溶液中的无机盐的效率。盐水溶液中的无机盐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盐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需要对无机盐浓度较高的水需要处理呈浓度较低的水时,需要将水溶液的无机盐析出,才能够得到浓度较低的水,然而由于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高,因此在对无机盐析出的过程中较为困难,且现有的处理方式无法有效对其进行处理,因此降低了其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超临界分离装置,旨在提高析出高浓度无机盐水溶液中的无机盐的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临界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柱,所述分离柱内部开设有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包括超临界区以及位于所述超临界区下方的非临界区,所述分离柱上开设有进液口、第一出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均设置在所述分离柱的底部并与所述非临界区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分离柱的顶部并与所述超临界区连通,所述进液口用于输送无机盐水溶液至所述超临界区。
[000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柱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分离柱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出液腔,所述出液腔与所述超临界区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开设在所述所述出液腔远离所述分离腔的侧壁上。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超临界分离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分离柱上并位于所述超临界区外侧,以使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超临界区进行加热。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呈环形的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内壁面抵持在所述分离柱的外壁面上。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器顶部,并与所述第一加热器形成呈U型的加热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分离柱的内部设有分离腔,且分离腔包括超临界区以及位于超临界区下方的非临界区,因此在通过开设在分离柱底端的进液口输送无机盐水溶液至超临界区后,无机盐水溶液由于在超临界的环境下,溶解度会迅速下降,从而能够将无机盐水溶液中的无机盐析出,而析出的无机盐会下沉而流入至非临界区,并在非临界区再次进行溶解并通过第一出液口排出,而位于超临界区已析出无机盐的水溶液会通过位于分离柱顶部的第二出液口进行排出,从而能够得到低浓度的水溶液。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临界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号说明:10、分离柱;11、分离腔;111、超临界区;112、非临界区;12、隔板;13、出液腔;14、进液口;15、第一出液口;16、第二出液口;17、连通管;20、加热装置;21、第一加热器;22、第二加热器。
[0013]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6]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7]并且,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临界分离装置。
[001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柱10,所述分离柱10内部开设有分离腔11,所述分离腔11包括超临界区111以及非临界区112,所述超临界区111位于所述非临界区112的上方,所述分离柱10上开设有进液口14、第一出液口15以及第二出液口16,所述进液口14和所述第一出液口15均设置在所述分离柱10的底部并与所述非临界区112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16设置在所述分离柱10的顶部并与所述超临界区111连通,所述进液口14用于输送无机盐水溶液至所述超临界区111。
[002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分离柱10的内部设有分离腔11,且分离腔11包括超临界区111以及位于超临界区111下方的非临界区112,因此在通过开设在分离柱10底端的进液口14输送无机盐水溶液至超临界区111后,无机盐水溶液由于在超临界的环境下,溶解度会迅速下降,从而能够将无机盐水溶液中的无机盐析出,而析出的无机盐会下沉而流入至非临界区112,并在非临界区112再次进行溶解并通过第一出液口15排出,而位于超临界区111已析出无机盐的水溶液会通过位于分离柱10顶部的第二出液口16进行排出,从而能够得到低浓度的水溶液。
[0021]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超临界分离装置尤其适用于CuS的水溶液,这是由于在24MPa时,CuS的溶解度从360℃的5.34mg/kg到470℃的0.99mg/kg。一定压力下,CuS的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370℃到390℃间溶解度迅速下降,因此在超临界状态下,CuS的溶解度会迅速下降,从而能够十分容易的将其进行析出。
[0022]其中,所述分离柱10内部设置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与所述分离柱10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出液腔13,所述出液腔13与所述超临界区111通过连通管17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16开设在所述所述出液腔13远离所述分离腔11的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当无机盐水溶液被输送至超临界区111后,析出无机盐后的水溶液会通过连通管17进入出液腔13中,而在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将热量换出,使其温度下降,再从第二出液口16进行排出。
[0023]其中,所述超临界分离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20,所述加热装置20设置于所述分离柱10上并位于所述超临界区111外侧,以使所述加热装置20对所述超临界区111进行加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热装置20,并令加热装置20位于超临界区111外侧,因此可以通过加热装置20对超临界区111进行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柱,所述分离柱内部开设有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包括超临界区以及位于所述超临界区下方的非临界区,所述分离柱上开设有进液口、第一出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均设置在所述分离柱的底部并与所述非临界区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分离柱的顶部并与所述超临界区连通,所述进液口用于输送无机盐水溶液至所述超临界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柱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分离柱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出液腔,所述出液腔与所述超临界区通过连通管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良肖中选方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恒创开拓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