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盖挖施工临时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支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盖挖施工临时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减小城市交通通行压力,城市地铁基坑开挖施工往往采取盖挖法。传统地铁基坑施工中,临时路面结构多采用立柱横梁加预制盖板的结构,由于该结构的立柱需穿透地铁结构的顶底中板,对于施工便利性及结构防水性大为不利。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利用64式军用梁作主梁,在主梁上铺设桥面板的新型路面结构,该结构较立柱横梁加预制盖板结构有较大技术进步,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3]问题一、64式军用梁需逐片吊装,军用梁吊装完毕后再安装纵横向连接结构以保证整体稳定性,工作量较大;
[0004]问题二、64式军用梁可跨越最大跨径23m左右,超过25m跨时也需在基坑内设置立柱,对于跨度大于25m基坑施工该临时路面结构形式不经济;
[0005]问题三、64式军用梁组间距一般不超过2m,其上覆盖桥面板结构后,无法满足基坑取土运土需求,需寻找某固定取运土口,将增大整个纵向线路的综合运距;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盖挖施工临时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1),支撑结构(1)包括多根横跨基坑的主支撑桁架(11),主支撑桁架(11)两端支撑在基坑的地连墙顶部,相邻的两个主支撑桁架(11)通过加固结构(12)固定连接,主支撑桁架(11)顶部铺设有面板(13);连接结构(2),用于连接支撑结构(1)和地连墙,连接结构(2)包括L形基座(21),L形基座(21)位于地连墙顶部,L形基座(21)包括竖直的背墙部和水平的脚趾部,主支撑桁架(11)的端面与背墙部侧壁相抵,主支撑桁架(11)两端的底面支撑在脚趾部上;管线支撑结构(3),管线支撑结构(3)包括多根支撑梁(31),支撑梁(31)的两端搭设在相邻的两个主支撑桁架(11)上,支撑梁(31)底部连有用于挂接管线的绳索(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盖挖施工临时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主支撑桁架(11)包括通长设置的上弦杆(111)、分段设置的下弦杆(112)以及两者之间的多根腹杆(113),相邻的下弦杆(112)段通过节点板(114)相连,腹杆(113)在上弦杆(111)和下弦杆(112)之间倾斜设置形成多个三角形和/或梯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盖挖施工临时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弦杆(111)为双拼工字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盖挖施工临时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面板(13)为矩形钢板且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上弦杆(111)顶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盖挖施工临时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结构(12)包括中间加固结构和端部加固结构,中间加固结构包括多个中间加固单元,中间加固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朋林,陈红科,刘晓敏,贾建伟,李万军,刘旭,周俊龙,石怡安,宋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