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逆向建模打印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832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3D逆向建模打印机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打印腔室和扫描腔室,所述打印腔室和扫描腔室均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由环轨、螺杆、第一带轮、皮带、第二带轮和第一电机组成,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外壳的上壁,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延伸设置有电机轴,且第二带轮固定于电机轴上,所述螺杆设置有两根,且关于第一电机对称设置,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皮带设置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所述螺杆向下贯穿环轨,且螺杆和环轨为螺纹连接,所述环轨的内部设置有游走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以同时对实物扫描和打印,提高实物的重建效率。提高实物的重建效率。提高实物的重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逆向建模打印机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领域,尤其涉及3D逆向建模打印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0003]逆向工程是基于已有零件构建CAD模型的技术手段,3D打印技术是基于CAD模型快速制作零件的新型成形方法。现有的逆向打印的方式,先是对实物进行3D建模,然后再进行3D打印,该方式效率低,且扫描装置和打印装置不是一体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3D逆向建模打印机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3D逆向建模打印机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打印腔室和扫描腔室,所述打印腔室和扫描腔室均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由环轨、螺杆、第一带轮、皮带、第二带轮和第一电机组成,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外壳的上壁,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延伸设置有电机轴,且第二带轮固定于电机轴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3D逆向建模打印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打印腔室(6)和扫描腔室(9),所述打印腔室(6)和扫描腔室(9)均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由环轨(8)、螺杆(7)、第一带轮(10)、皮带(11)、第二带轮(12)和第一电机(13)组成,所述第一电机(13)固定于外壳(1)的上壁,所述第一电机(13)的下端延伸设置有电机轴,且第二带轮(12)固定于电机轴上,所述螺杆(7)设置有两根,且关于第一电机(13)对称设置,所述螺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0),所述皮带(11)设置在第一带轮(10)和第二带轮(12)上,所述螺杆(7)向下贯穿环轨(8),且螺杆(7)和环轨(8)为螺纹连接;所述环轨(8)的内部设置有游走装置(16),在所述打印腔室(6)内部的游走装置(16)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7),所述转动杆(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打印头(19),所述游走装置(16)的侧壁且在转动杆(17)的一侧转动连接电动缸(14),所述电动缸(14)的一端延伸设置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另一端和转动杆(17)的侧壁转动连接;在所述扫描腔室(9)内部的游走装置(1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红外测距探头(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逆向建模打印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且在打印腔室(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刘丹丹宋林波周巍巍程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康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