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煤层气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储层属于低孔低渗非常规储层,由于煤储层的渗透率都很低,仅靠井眼圆柱侧面作为排气面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采取人工强化增产措施,通过水力压力,使岩石发生剪切破坏,产生新的裂缝,新裂缝延伸扩展沟通天然裂缝,从而可以达到提高油气储层渗流的目的。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已被广泛应用于非常规储层的改造,在其施工过程中,早期压裂产生的裂缝会产生应力阴影效应,对后续裂缝的起裂与扩展造成影响。通过优化射孔间距,合理运用缝间应力干扰效应,改变裂缝扩展方向,沟通天然裂缝,形成复杂网络裂缝,可以提高储层渗透性。因此,深入研究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应力-应变的作用机制,对有效降低起裂压力,控制裂缝走向,提高煤层气井产量和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0003]目前通常使用的对岩样进行体积压裂模拟试验的装置包括:用于向试样施加载荷的加载模块、用于向试样内部输送压裂液的水力驱动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真三轴伺服加载模块(1)、射孔控制模块(2)、水力伺服泵压模块(3)、水力压裂监测模块(4)和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5);所述真三轴伺服加载模块(1)用于容置岩样(6),并对所述岩样(6)加载应力;所述射孔控制模块(2)包括:至少两个压裂井筒(21)、多个井筒注入塞(22)以及多个井筒封闭塞(23),至少两个所述压裂井筒(21)从所述真三轴伺服加载模块(1)的入口处插入所述岩样(6)内,每个所述压裂井筒(21)上设有多个压裂孔(211),每个所述压裂井筒(21)内可移动的设有一个井筒注入塞(22)和一个井筒封闭塞(23),所述井筒注入塞(22)位于靠近所述压裂井筒(21)的入口的一侧,且所述井筒注入塞(22)的内部设有通孔(221),端部设有引流管(222),所述通孔(221)与所述引流管(222)连通;所述水力伺服泵压模块(3)连接所述射孔控制模块(2),用于为所述射孔控制模块(2)提供压裂液;所述水力压裂监测模块(4)包括摄像机(41)、注入流压传感器(42)、注入流量传感器(43)、出水孔流压传感器(44)、出水孔流量传感器(45)、多个流体压力传感器(46)、多个应变传感器(47)以及多个声发射传感器(48),所述摄像机(41)位于所述真三轴伺服加载模块(1)的内腔的顶部,所述注入流压传感器(42)、注入流量传感器(43)均串联于所述水力伺服泵压模块(3)的输液管(31)上,所述出水孔流压传感器(44)、出水孔流量传感器(45)均串联于所述真三轴伺服加载模块(1)的排液管(11)上,所述流体压力传感器(46)、应变传感器(47)以及声发射传感器(48)均布设于所述岩样(6)上;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5)与所述摄像机(41)、注入流压传感器(42)、注入流量传感器(43)、出水孔流压传感器(44)、出水孔流量传感器(45)、至少一个流体压力传感器(46)、至少一个应变传感器(47)以及至少一个声发射传感器(48)均电性耦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三轴伺服加载模块(1)还包括:真三轴加载室(12)、Z轴方向液压缸(13)、Y轴方向液压缸(14)、X轴方向液压缸(15)以及伺服油压控制器(16);所述真三轴加载室(12)用于容置岩样(6),所述Z轴方向液压缸(13)、Y轴方向液压缸(14)、X轴方向液压缸(15)用于对所述岩样(6)加载应力,所述伺服油压控制器(16)与所述Z轴方向液压缸(13)、Y轴方向液压缸(14)、X轴方向液压缸(15)分别电性耦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油压控制器(16)与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5)电性耦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三轴伺服加载模块(1)还包括:入口加载板(17)、侧面加载板(18)、出口加载板(19)以及密封橡胶;所述入口加载板(17)位于所述真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忠,孟召平,左银卿,张聪,章鹏,冯小英,郭炜,宋洋,张斌,韩晟,关小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