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铸件进出的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80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铸件进出的抛丸机,涉及到工业加工领域,包括机体、吊钩,所述机体的正面安装有引导部件,所述吊钩的外侧安装有限位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体正面的两个第一固定板。本实用通过与第二引导槽相连通的第一引导槽构成一个由机体向外延伸的引导槽,通过第一引导槽与第二引导槽相切使得该引导槽的连接处可以圆滑过渡,避免限位部件沿引导槽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跳动或磕碰,进而对限位部件造成损伤,通过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的引导,便于驱动装置在限位部件的配合下带动吊钩快速进入机体内方便挂载在吊钩的铸件进出抛丸机,提高吊钩进入机体内的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加工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加工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铸件进出的抛丸机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铸件进出的抛丸机。

技术介绍

[0002]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相比其他表面处理技术来说,它更快、更有效,并可对部分保留或冲压后的铸造过程,抛丸机按铸件承载体的结构不同分为滚筒式、链板式、转台式、台车式、鼠笼式和吊挂式抛丸机等。
[0003]现有的吊挂式抛丸机运输铸件的方式均为直接将铸件挂载在吊钩上,通过驱动装置将吊钩通过开设在机体顶部的通槽运输至机体内,而挂钩和驱动装置之间均为活动连接,不稳定,使得驱动装置带动吊钩的过程中,吊钩和铸件均易产生晃动,不便于铸件进出抛丸机,降低了企业的加工效益,同时晃动的吊钩会和机体发生碰撞,进而使吊钩或机体损坏,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方便铸件进出的抛丸机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铸件进出的抛丸机,通过与第二引导槽相连通的第一引导槽构成一个由机体向外延伸的引导槽,通过第一引导槽与第二引导槽相切使得该引导槽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铸件进出的抛丸机,包括机体(1)、吊钩(1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正面安装有引导部件,所述吊钩(16)的外侧安装有限位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体(1)正面的两个第一固定板(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2)远离所述机体(1)的一侧均设置有弧块(3),两个所述弧块(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引导槽(5),所述第一引导槽(5)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截面为梯形,两个所述弧块(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相连接的加强筋(4),所述机体(1)的顶部开设有U型通孔,所述U型通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引导部件相配合的第二引导槽(6),所述第二引导槽(6)为U型槽,所述U型槽的截面为梯形,两个所述第一引导槽(5)分别与所述第二引导槽(6)的两端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引导槽(5)均与所述第二引导槽(6)的两端相切;所述引导部件用于引导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于对吊钩(16)进行限位,避免所述吊钩(16)与所述机体(1)发生碰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铸件进出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固定套接在所述吊钩(16)外圈的两个限位箍(14),两个所述限位箍(14)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箍(14)由弧形构件和与所述弧形构件两端分别连接的两个直角构件组成,两个所述限位箍(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同一第一固定套(11),所述第一固定套(11)的内圈固定套接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外圈滑动套接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刚高学彬马政广刘明山马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泰宇精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