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片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48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片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由底板、左壁、右壁和顶壁构成的X轴移动平台,左壁和右壁分别通过滑动单元与左、右支撑板滑动连接;X轴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X轴驱动电机的传动轴与摩擦轮驱动连接;Z轴线性滑台和顶升单元,Z轴线性滑台设置在X轴移动平台上,顶升单元与Z轴线性滑台皮带上的滑台连接;其中,在顶壁上开设有玻片盒提升孔;顶升单元包括与滑台连接的Z轴支撑臂,在Z轴支撑臂上间隔设置有左、右顶升杆,左、右顶升杆位于玻片盒提升孔下方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通过采用摩擦轮和简便的皮带张紧单元,减少部件更换次数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试时间,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片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片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镜检是显微镜检查的简称,就是将待检测标本取样、制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判断;人体排泄物、分泌物、脱落细胞或人体组织、动物组织、甚至植物细胞都可以作为镜检对象,医学上常用于协助诊断疾病。而在显微镜观察样本(如血液、体液、尿液、粪便等)或标本(如细胞、组织切片等)时需用玻片来作为载体,玻片一般分为载玻片和盖玻片两个部分。
[0003]目前,使用自动镜检仪器来代替人工镜检,制作自动镜检专用玻片的送片装置通常结构复杂,易出现故障,操作容错率低,玻片装夹费时,装置维护频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片自动上料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所述的玻片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0007]机架;
[0008]X轴移动平台,所述X轴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内,沿机架X方向移动;
[0009]Z向移动部,所述Z向移动部设置在X轴移动平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片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X轴移动平台,所述X轴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内,沿机架X方向移动;Z向移动部,所述Z向移动部设置在X轴移动平台上,沿X轴移动平台Z方向移动;其中,在X轴移动平台顶部开设有玻片盒提升孔,所述Z向移动部的顶部置于所述玻片盒提升孔位置处,用于顶升玻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片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具有底座、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所述X轴移动平台为由底板、左壁、右壁和顶壁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左壁和右壁分别通过滑动单元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Z向移动部具有Z轴线性滑台和顶升单元,所述Z轴线性滑台设置在所述X轴移动平台的所述左壁上,所述顶升单元与Z轴线性滑台皮带上的滑台连接;其中,所述玻片盒提升孔开设在顶壁上;所述顶升单元包括与所述滑台连接的Z轴支撑臂,在所述Z轴支撑臂上间隔设置有左顶升杆和右顶升杆,所述左顶升杆和右顶升杆位于所述玻片盒提升孔下方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片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具有X轴驱动电机和摩擦轮,所述X轴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X轴驱动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摩擦轮驱动连接,摩擦轮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片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限位单元和第二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限位单元具有左传感器、右传感器和X轴挡片,所述左传感器和右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底板下部的机架前端和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边军阳孙东生张合书张鹏王超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