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极防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40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3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出极防护组件,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具有一端开口的筒结构,本体部的形状与用于固定输出极的紧固件的形状适配,紧固件的部分位于本体部的内部;限位部,设置于本体部的内壁面并相对本体部凸起,限位部抵接于紧固件;绝缘构件,本体部与绝缘构件可拆卸连接,绝缘构件覆盖输出极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极防护组件,一方面确保与紧固件之间的装配强度,从而确保输出极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能够大幅度减小本体部的体积,减少本输出极防护组件在安装位置上占据的空间,在不用改变现有的输出极底座的情况下,配合绝缘构件能够对电池模组的输出极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良好的防护作用。良好的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出极防护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包
,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出极防护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绿色、无污染、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包也逐渐发展为大容量、高电压(300V~600v)等特性。传统动力电池包的模组输出极底座及输出极防护组件,是在电池包内空间充足的情况下自由使用。但随着用户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受限于电池包空间的情况下,电池尺寸越来越大,所占用电池包内空间越来越多,导致电池包内其他零部件尺寸越来越小,这也使得电池包输出极的防护盖所能够占据的空间、位置越来越小,导致此时现有的模组输出极底座及输出极防护组件等防护件在保证安全防护等级的前提下无法再作为对手件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极防护组件,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输出极防护件的尺寸较大,占据安装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出极防护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极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一端开口的筒结构,所述本体部的形状与用于固定输出极的紧固件的形状适配,所述紧固件的部分位于所述本体部的内部;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内壁面,并且所述限位部相对所述本体部凸起,所述限位部能够抵接所述紧固件;绝缘构件,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绝缘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绝缘构件覆盖所述输出极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具有棱柱结构并且所述本体部的内部中空,所述本体部的一端形成端面,所述本体部的与所述端面相对的另一端形成用于套设所述紧固件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极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顺次连接的多个侧壁,多个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侧壁的内壁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限位部;所述侧壁的数量与所述棱柱结构的棱面的数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极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呈长条状;所述本体部的棱柱结构的轴线沿着Z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的长度沿着所述Z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标李成强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