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康健仪及其出雾引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398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3
一种负离子康健仪及其出雾引导结构,用于将所述负离子康健仪的雾化槽中产生的水雾导出,包括:出雾接头,所述出雾接头内设置有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在所述出雾接头的前侧设置有长条形的出雾口;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一端与所述雾化槽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缓冲空间相连;其中,所述缓冲空间在垂直于水雾输送方向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出雾通道在垂直于水雾输送方向的截面积。由上,水雾由出雾通道进入缓冲空间后,由于截面积变大,使得水雾的输送速度减缓,水雾可以在缓冲空间内混合均匀,进而使水雾由出雾口涌出后的分布更加均匀。水雾由出雾口涌出后的分布更加均匀。水雾由出雾口涌出后的分布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离子康健仪及其出雾引导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保健仪器
,特别是指一种负离子康健仪。

技术介绍

[0002]负离子康健仪使一种可以将负离子与水雾结合,从而提高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使负离子活性增强,从而对人体产生保健及康复作用的一种保健仪器。由于需要同时产生水雾与负离子,因此负离子康健仪中同时存在含水部件与带电部件。由此,含水部件中的水存在进入带电部件的可能,从而可能引发触电、短路以及火灾等事故。
[0003]另外,现有的负离子康健仪由于产生的水雾很难均匀地进行分布,从而影响了水雾与负离子的结合效果,进而影响了负离子康健仪的保健及康复效果。
[0004]因此,亟需一种负离子康健仪,可以对含水部件与带电部件进行隔离,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还可以产生均匀分布的水雾,以提高水雾与负离子的结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离子康健仪,以能更为有效地对含水部件与带电部件进行隔离,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0006]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负离子康健仪,包括:壳体;负离子生成装置,所述负离子生成装置的发射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壳体外前侧位置;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的水箱与雾化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壳体外后侧位置,所述雾化装置的出雾口位于所述发射板的上部位置。
[0007]由上,可以将含水的水箱和雾化槽,与带电的发射板分别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后侧与前侧,通过壳体进行隔离,防止水箱和雾化槽中的水流到发射板上,引发触电风险。
>[0008]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壳体还包括密闭的第一腔室;所述负离子生成装置还包括高压电源,所述高压电源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
[0009]由上,可以将高压电源设置在密闭的第一腔室内,从而防止水进入高压电源,引发短路、火灾等风险。
[0010]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腔室所处的位置高于所述雾化槽。
[0011]由上,可以避免雾化槽内的水溢出后流入第一腔室,对第一腔室内的部件造成影响。
[0012]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水箱包括:储水舱,所述储水舱用于储存水;隔离舱,所述隔离舱设置在所述储水舱与所述壳体相应一侧。
[0013]由上,通过设置隔离舱,可以进一步地对储水舱中的水与壳体进行隔离,使储水舱中的水溢出后可以进入隔离仓,防止水进入壳体,对壳体内的部件造成影响。
[0014]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雾化槽的开口向上;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雾化槽的上部,所述水箱在所述雾化槽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出水口。
[0015]由上,水箱中的水可以直接流入雾化槽,从而实现对雾化槽的补水。
[0016]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设置在所述雾化槽内;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一端位于所述水箱底部与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相应位置,另一端与所述出雾口相连。
[0017]由上,可以方便超声波雾化器产生的水雾进入出雾通道,减少水雾与其他部件接触的可能,防止水雾凝结。
[0018]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出雾接头,所述出雾接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与所述出雾通道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出雾口设置在所述出雾接头的前侧。
[0019]由上,可以通过出雾接头将出雾通道内的水雾由壳体后侧引导至壳体前侧。
[0020]作为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负离子生成装置与所述雾化装置的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21]由上,可以通过将控制电路设置在壳体内,从而防止水箱与雾化槽中的水流到控制电路上,引发短路等风险。
[0022]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负离子康健仪的出雾引导结构,用于将所述负离子康健仪的雾化槽中产生的水雾导出,包括:出雾接头,所述出雾接头内设置有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在所述出雾接头的前侧设置有长条形的出雾口;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一端与所述雾化槽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缓冲空间相连;其中,所述缓冲空间在垂直于水雾输送方向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出雾通道在垂直于水雾输送方向的截面积。
[0023]由上,水雾由出雾通道进入缓冲空间后,由于截面积变大,使得水雾的输送速度减缓,水雾可以在缓冲空间内混合均匀,进而使水雾由出雾口涌出后的分布更加均匀。
[0024]作为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出雾口高于所述缓冲空间的底部。
[0025]由上,可以防止水雾在缓冲空间中凝结成水后,由出雾口流出,对的负离子康健仪的带电部件造成影响。
[0026]作为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空间内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阻挡在所述出雾通道与所述出雾口之间,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缓冲空间的顶部不相接。
[0027]由上,可以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对出雾通道提供的水雾进行阻挡,从而可以减缓水雾的移动速度,以便使水雾更加均匀。同时使水雾由第一挡板与缓冲空间顶部不相接位置向前输送,从而提高水雾的高度。
[0028]作为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挡板在所述缓冲空间底部位置设置有导水口。
[0029]由上,可以通过在第一挡板底部设置导水口,以便冷凝水可以通过导水口,以防第一挡板阻挡形成积水。
[0030]作为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出雾口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朝向所述缓冲空间一侧与缓冲空间的顶部通过弧面连接。
[0031]由上,可以通过第二挡板与缓冲空间之间的弧面对缓冲空间顶部的水雾进行引导,使水雾的输送方向变为向前同时向下倾斜输送,以使水雾在负离子健康仪前方形成瀑布状。
[0032]作为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出雾口的底部设置有导水板,所述导水
板朝向所述缓冲空间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部。
[0033]由上,可以通过斜面对第二挡板上滴落的水滴进行引导,以使第二挡板上凝结的水留存在缓冲空间内部。
[0034]作为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出雾接头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分体,以及位于下部的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与所述第二分体拼接形成所述缓冲空间。
[0035]由上,由于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为上下连接的方式,因此,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的连接位置整体呈水平状态。由此,缓冲空间内凝结的水会流到缓冲空间的底部,不会在连接位置留存。可以避免采用水平连接方式,连接位置呈垂直状态时,缓冲空间内凝结的水在连接位置留存,从而由连接位置渗出的风险。
[0036]作为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分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出雾通道的另一端连接。
[0037]作为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连接头在所述缓冲空间设置有转向部,所述转向部设置为越向上延伸越朝向所述出雾口弯折。
[0038]由上,可以通过转向部逐渐改变水雾的输送方向,从而避免水雾输送时因转向过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康健仪的出雾引导结构,用于将所述负离子康健仪的雾化槽中产生的水雾导出,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雾接头,所述出雾接头内设置有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在所述出雾接头的前侧设置有长条形的出雾口;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一端与所述雾化槽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缓冲空间相连;其中,所述缓冲空间在垂直于水雾输送方向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出雾通道在垂直于水雾输送方向的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康健仪的出雾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口高于所述缓冲空间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康健仪的出雾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空间内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阻挡在所述出雾通道与所述出雾口之间,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缓冲空间的顶部不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离子康健仪的出雾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在所述缓冲空间底部位置设置有导水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离子康健仪的出雾引导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天琳赵彦秋张诚兵张诚斌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华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