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16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谋求小型化的同时,还能提高装置强度的电磁致动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致动器,使连接定子(3)磁极部分的第一臂部(13)和第二臂部(14)延伸到转子外壳(7)的外侧,把第一线圈(4)和第二线圈(5)卷绕在该延伸部分上。即,把第一线圈(4)和第二线圈(5)布置成露出在转子外壳(7)的外部。因此,与转子外壳(7)完全覆盖第一线圈(4)和第二线圈(5)的情况相比,能使电磁致动器(1)的宽度减小转子外壳(7)厚度的部分,从而能使电磁致动器(1)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转子和定子构成的电磁致动器,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于谋求小型化的、驱动照相机的快门装置和光圈装置等扇形(sector)装置的小型电磁致动器。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公知的电磁致动器,其具有转子,其可使励磁后的多个磁极(N极和S极)以规定的角度(动作范围)往复运动;定子,其具有布置成与转子的外周面相对的磁极部分;以及卷绕在定子上的励磁用的线圈等。作为电磁致动器的一般结构,图10表示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4-47697号公报)中公开的结构。图10中所示的电磁致动器的转子外壳,由塑料的上板100和下板101构成,该转子外壳布置成把转子102、和与转子102的外周面相对布置的定子103、以及卷绕在定子上的线圈104都包容在其内部。当前,随着安装这种电磁致动器的器械等的小型化,对这种电磁致动器提出了更加小型化的要求。特别是,在照相机和具有照相机功能的移动电话机之类的小型化和高功能化急速发展的电子器械中,在使用电磁致动器的快门装置和光圈装置等的扇形装置中,强烈希望电磁致动器的小型化。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4-47697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磁致动器的结构中,由于转子外壳的尺寸必须达到能容纳转子102、定子103和线圈104的程度,所以电磁致动器的小型化是有限度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化的电磁致动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所记载的电磁致动器具有永久磁铁转子;与上述永久磁铁转子磁力地结合的定子;使上述定子励磁的线圈;以及转子外壳,用于可自由转动地支承上述永久磁铁,并且该电磁致动器构成为上述转子外壳在容纳上述永久磁铁转子的同时,还支承上述定子,并使上述定子的磁极部分与上述永久磁铁转子的外周面相对;上述线圈卷绕在上述定子的、延伸到上述转子外壳的外侧的部分上。上述电磁致动器采用如下结构除了定子的磁极部分之外,其余部分都延伸到转子外壳的外侧,并在该延伸出来的部分上卷绕线圈。即,把线圈布置在转子外壳的外侧。因此,与以往的采用把转子和定子以及线圈都容纳在转子外壳里的电磁致动器相比,能削减转子外壳的容纳线圈和卷绕线圈的定子臂部的部分,结果,就能使电磁致动器进一步小型化。此外,由于具有磁性的定子通常由金属之类刚性很高的材料构成,通过把它与转子外壳接合,还能提高电磁致动器的刚性。上述电磁致动器可以做成如下结构上述定子具有三个磁极部分和两个臂部,这两个臂部连接这些磁极部分,并且延伸到上述转子外壳的外侧;上述线圈卷绕在上述两个臂部上。因此,通过控制流过卷绕在臂部上线圈的电流,就能控制在磁极部分中产生的磁场,从而能以各种不同的旋转特性来驱动电磁致动器。上述电磁致动器可以做成如下结构上述定子的平面形状形成为这样的梯形,该梯形的下底部的中央部分互相隔开;上述磁极部分中的两个分别形成在隔开的上述下底部的相对的端部上,上述磁极部分中的另一个形成在上述梯形的上底部的中央部分上;上述线圈卷绕在上述梯形的两侧边部上。在定子上形成三个磁极部分的情况下,通过把各个磁极部分布置在与永久磁铁的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上、并以等腰三角形包围永久磁铁转子的位置上,就能够实现可有效且高精度控制的电磁致动器。此时,定子的平面形状做成梯形,通过在梯形的上底部上形成一个磁极部分,在梯形的下底部上形成隔开的两个磁极部分,就能把定子做得尽可能的小,结果,就能使电磁致动器进一步小型化。上述电磁致动器可以做成如下结构上述转子外壳的平面形状形成为等腰三角形,上述定子的上述梯形的上述下底部和上述转子外壳的上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部布置在同一侧。如上所述,在定子上形成三个磁极部分的情况下,各磁极部分优选为布置成相对于永久磁铁转子呈等腰三角形。因而,可把转子外壳做成把布置成等腰三角形的磁极部分包含在内部的最小的形状,即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就能使电磁致动器小型化。此外,通过把形成为梯形的定子的下底部和形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转子外壳的底边部布置在同一侧,由于能充分扩大转子外壳的安装面积,所以能稳定地把转子外壳固定在定子上。上述电磁致动器可以做成如下结构上述转子外壳具有夹紧和支承上述定子的第一和第二壳体,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定位部分,其通过与上述定子的磁极部分接合,来确定该磁极部分相对于上述永久磁铁转子的位置。在第一和第二壳体的至少一方上,设置定位部分,其与定子的磁极部分接合,从而确定该磁极部分相对于永久磁铁转子的位置。定子的磁极部分相对于永久磁铁转子的定位,要求具有使永久磁铁转子平稳转动的精度,通过设置这种定位部分,就能很容易地确定定子的磁极部分相对于永久磁铁转子的位置。上述电磁致动器可以做成如下结构上述转子外壳具有夹紧和支承上述定子的第一和第二壳体,上述第一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方用热塑性树脂制成,通过加热使它们互相接合。因此,只要将第一和第二壳体叠合,通过对壳体的接触面加热,就能很容易地将两个壳体接合。上述电磁致动器可以做成如下结构在上述转子外壳上,设置接合凹部或者接合凸部,用于确定该电磁致动器相对于安装该电磁致动器的部件的位置。设置接合凹部或者接合凸部,其用于确定该电磁致动器相对于安装部件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电磁致动器可用于小型照相机之类的小型器械,特别是在小型照相机中,需要进行各零件的高精度定位。因此,通过设置接合凹部或者接合凸部,就能把电磁致动器以较高精度安装在其他部件上。上述电磁致动器可以做成如下结构上述永久磁铁转子的旋转轴从上述转子外壳突出,在该旋转轴的突出部分上安装有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用于把该旋转轴的扭矩传递给其它部件。从而,就能把用于将旋转轴的扭矩传递给其它部件的驱动元件,安装在旋转轴的突出部分上,例如,就能对利用电磁致动器的驱动对快门装置和光圈装置进行调节。上述电磁致动器可以做成如下结构在上述定子上涂敷有热塑性树脂。因此,通过加热该涂敷了热塑性树脂的部分,就能很容易地把定子接合在该定子所接触的部件上。因此,在制造时,不需要用分配器一个一个地在定子上涂敷粘接剂的工序,从而能提高电磁致动器的制造效率和成品率,并且还能降低制造成本。上述电磁致动器可以做成如下结构上述第一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方用具有激光穿透性的树脂制成。这样,由于在第一和第二壳体接合时,可以使用能进行局部加热的激光照射,就能减小因加热而产生的应力,从而能减少制造时的变形和破损。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使电磁致动器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磁致动器1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定子3的外观形状的图。图3(a)是电磁致动器1的俯视图,图3(b)是表示沿图3(a)的A-A’线剖开电磁致动器1的断面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上、下壳体8、9的形状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用于说明上、下壳体8、9的连接顺序的图。图6是表示下壳体9中布置有转子2和定子3的状态的图。图7(A)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电磁致动器1的宽度的图,图7(B)是表示以往的电磁致动器的宽度的图。图8是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电磁致动器1的应用例的扇形装置45的图。图9是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电磁致动器1的应用例的光圈装置55的图。图10是表示以往的电磁致动器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电磁致动器的结构的图。本电磁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永久磁铁转子;与上述永久磁铁转子磁力地结合的定子;使上述定子励磁的线圈;以及转子外壳,用于可自由转动地支承上述永久磁铁转子,上述转子外壳在容纳上述永久磁铁转子的同时 ,还支承上述定子,并使上述定子的磁极部分与上述永久磁铁转子的外周面相对;上述线圈卷绕在上述定子的、延伸到上述转子外壳的外侧的部分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本尚志仲野隆司御厨利明小林彰憲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