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排水型天然气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04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5
一种自排水型天然气除湿装置,涉及天然气储运领域,包括除湿装置外壳、密封顶盖、控制箱、排水管、注气管、排气管、制冷机,除湿装置外壳顶部布置有密封顶盖、表面布置有控制箱及制冷机、底部布置有支撑架、外壁底部布置有排水管、外壁顶部布置有注气管及排气管,注气管上布置有流量计、电控阀、增压泵,排气管上布置有流量计、电控阀,排水管上布置有单向阀、回压阀,排水管与集水箱相连接,除湿装置外壳包括保温层、支撑层、制冷层,除湿装置外壳内部布置有液位仪,控制箱内布置有变压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器、数据收发装置、控制器,新型装置解决了常规更换滤芯耗费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排水型天然气除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天然气储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排水型天然气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中国能源行业在实施天然气集输工艺时,已经拥有很多效果较好的手段与方案,但是,面对天然气集输过程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依旧需要在原有的工艺之上做出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天然气集输工艺的实际效率与安全性。
[0003]目前常规的天然气除湿装置均为除湿罐滤芯型,在实际除湿过程中,天然气经过除湿罐后,天然气内携带的水分留在了除湿滤芯上,随着滤芯的使用,需要定期的对滤芯进行更换,极大的耗费了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并增加了作业时间,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排水型天然气除湿装置,可将除湿后的水分自行排出,解决了常规更换滤芯耗费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排水型天然气除湿装置,本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应用场景广泛、制造成本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冷凝的方式将天然气中携带的水分分离,通过液位仪、单向阀、回压阀、增压泵的协同作用,可人工控制将分离后的水排出,通过数据收发装置、控制器的协同作用,可实时监测技术装置运行参数,并进行远程控制,本技术装置解决了常规更换滤芯耗费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排水型天然气除湿装置,包括除湿装置外壳、密封顶盖、控制箱、排水管、注气管、排气管、制冷机,所述除湿装置外壳顶部布置有密封顶盖,所述除湿装置外壳表面布置有控制箱、制冷机,所述除湿装置外壳底部布置有支撑架,所述除湿装置外壳外壁底部布置有排水管,所述除湿装置外壳外壁顶部布置有注气管、排气管,所述注气管上布置有流量计、电控阀、增压泵,其末端布置有法兰,所述排气管上布置有流量计、电控阀,其末端布置有法兰,所述排水管上布置有单向阀、回压阀,所述排水管与集水箱相连接。
[0006]所述除湿装置外壳包括保温层、支撑层、制冷层,所述保温层、支撑层、制冷层由外至内依次布置,所述除湿装置外壳内部布置有液位仪。
[0007]所述控制箱内布置有变压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器、数据收发装置、控制器,所述变压器通过供电电缆与流量计、电控阀、增压泵、制冷机、液位仪、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器、数据收发装置、控制器相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器通过数据电缆与流量计、液位仪、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数据收发装置通过数据电缆与信号转换器、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缆与电控阀、增压泵、制冷机相连接。
[0008]所述制冷机与制冷层相连接,制冷层内布置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与制冷机相连接。
[0009]所述技术装置使用时可多台装置串联使用,以提高除湿效果。
[0010]所述除湿装置外壳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其容积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
[0011]所述密封顶盖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支撑层材质为不锈钢,密封顶盖与支撑层通过螺栓密封连接,其连接处布置有密封垫。
[0012]所述控制箱材质为不锈钢,用于保护其内部零部件不受环境因素影响,其表面可按需添加触控显示屏/控制系统,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对技术进行操控。
[0013]所述支撑架材质为不锈钢,其底部可按需布置滑轮。
[0014]所述排水管材质为不锈钢,其内部布置有防腐涂层。
[0015]所述注气管材质为不锈钢,其内部布置有防腐涂层,使用时注气管与天然气源相连接,串联使用时与上一台技术装置的排气管相连接。
[0016]所述排气管材质为不锈钢,其内部布置有防腐涂层,使用时排气管与后续天然气传输管道相连接,串联使用时与下一台技术装置的注气管相连接。
[0017]所述流量计用于实时监测流量数据,并将流量信号发送至信号转换器。
[0018]所述电控阀使用时实时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其开启/关闭。
[0019]所述增压泵使用时实时接收控制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其开启/关闭、低压输出/高压输出。
[0020]所述单向阀用于防止反流。
[0021]所述回压阀使用时设定压力阈值,当除湿装置正常除湿工作时,增压泵低压输出进行除湿,当除湿装置排水工作时,增压泵高压输出,压力值高于压力阈值,将分离后的水排出。
[0022]所述保温层材质为岩棉、泡沫橡胶其中一种。
[0023]所述液位仪用于实时监测除湿装置外壳内部分离出水的液位,并将液位信息发送至信号转换器。
[0024]所述变压器使用时连接电源,其内部设置多个档位,为技术装置零部件供电。
[0025]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探头,其探头伸入除湿装置外壳内部,实时获取除湿装置外壳内部温度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信号转换器。
[0026]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探头,其探头伸入除湿装置外壳内部,实时获取除湿装置外壳内部压力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信号转换器。
[0027]所述信号转换器用于将流量计、液位仪、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发送的电信号转化为标准信号,并发送至数据收发装置。
[0028]所述数据收发装置使用时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用于实时向控制中心发送流量数据、液位数据、温度数据、压力数据,并接收控制中心发送的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
[0029]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数据收发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控阀的开启/关闭、增压泵的开启/关闭/低压输出/高压输出、制冷机的开启/关闭。
[0030]所述一种自排水型天然气除湿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1、根据实际要除湿天然气体积设计技术各零部件规格,将注气管与天然气源相连接,将排气管与后续天然气传输管道相连接。
[0032]步骤2、将变压器与电源相连接,将数据收发装置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设定回压阀阈值。
[0033]步骤3、数据中心发送控制指令至数据收发装置、控制器,控制注气管上电控阀开启,控制增压泵低压输出,控制排气管上电控阀关闭。
[0034]步骤4、开启制冷机,通过制冷层对除湿装置外壳内部天然气进行冷凝处理。
[0035]步骤5、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数据、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数据,通过流量计实时监测流量数据,通过液位仪实时监测液位数据。
[0036]步骤6、冷凝除湿结束后,将注气管上电控阀关闭,将排气管上电控阀开启,将除湿后的天然气排出。
[0037]步骤7、当除湿装置外壳内部液位达到目标值时,关闭排气管上电控阀,开启注气管上电控阀,控制增压泵高压输出,将除湿装置外壳内部分离水排出至集水箱。
[0038]步骤8、定期对技术装置保养,定期清理集水箱内存水。
[0039]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排水型天然气除湿装置有益效果是:本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应用场景广泛、制造成本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冷凝的方式将天然气中携带的水分分离,通过液位仪、单向阀、回压阀、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排水型天然气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装置外壳(1)、密封顶盖(2)、控制箱(3)、排水管(5)、注气管(6)、排气管(7)、制冷机(15),所述除湿装置外壳(1)顶部布置有密封顶盖(2),所述除湿装置外壳(1)表面布置有控制箱(3)、制冷机(15),所述除湿装置外壳(1)底部布置有支撑架(4),所述除湿装置外壳(1)外壁底部布置有排水管(5),所述除湿装置外壳(1)外壁顶部布置有注气管(6)、排气管(7),所述注气管(6)上布置有流量计(8)、电控阀(9)、增压泵(10),其末端布置有法兰(11),所述排气管(7)上布置有流量计(8)、电控阀(9),其末端布置有法兰(11),所述排水管(5)上布置有单向阀(12)、回压阀(13),所述排水管(5)与集水箱(14)相连接;所述除湿装置外壳(1)包括保温层(16)、支撑层(17)、制冷层(18),所述保温层(16)、支撑层(17)、制冷层(18)由外至内依次布置,所述除湿装置外壳(1)内部布置有液位仪(19);所述控制箱(3)内布置有变压器(20)、温度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2)、信号转换器(23)、数据收发装置(24)、控制器(25),所述变压器(20)通过供电电缆与流量计(8)、电控阀(9)、增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祥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煦能传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