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套管组件及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650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包括设置在密封体部件的密封座上的限位柱、拨动台和卡位台;设置在套管部件的鸭嘴盖上的卡位槽和弹性的释放钮,释放钮上包含有限位台、按钮和解锁块,限位台上设置有限位台卡槽和限位台滑道;限位台与按钮和解锁块之间具有通过限位柱的间隙,限位柱能够沿着限位台滑道进入到限位台卡槽中形成锁止状态,也能在解锁块的推压下从限位台卡槽中脱离回到限位台滑道中,形成解锁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能单手解锁的套管组件及穿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弹性的释放钮和拨动台,使用者可以在单手握住套管部件时能够采用拇指按压释放钮、食指拨动拨动台使得套管组件解锁;释放钮的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成本低。制造和安装成本低。制造和安装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套管组件及穿刺器


[0001]本技术属于微创手术器械领域,为一种可分离的套管组件,具体是一种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套管组件及穿刺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微创手术中经常要用到穿刺器。穿刺器通常由阻塞器组件、密封体部件及套管部件组成,例如US20060264992A1所公开的一种穿刺器,其包括阻塞器组件、密封体部件及套管部件,另外,CN200410092156.3也公开了一种相似类型的穿刺器。现有技术的这种穿刺器在穿刺时,将阻塞器组件插入套管组件(由密封体部件及套管部件组成)中,整体进行使用,插入人体腹部完毕后阻塞器组件取出,然后手术器械通过套管组件进行手术操作,当有需要时,密封体部件需要从套管部件中解除。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密封体部件解除的方法,一般都是医生一只手捏着套管部件,另一只手扭转密封体部件,然后密封体部件才被解锁,再进行其他手术操作,解除过程很难实现医生单手操作。
[0003]为了解决上述穿刺器存在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9789968U提出了一种能单手按压解锁的锁环结构,该锁环结构应用在穿刺器上,在使用中医生单手握住套管部件,然后用大拇指向下按压手柄,使得密封体部件与套管部件脱离开来,完成套管组件的解锁。但是该现有技术仍然存在如下的问题:1、套管组件的解锁过程中只有大拇指在动作,需要将按钮组件按下去并将密封体部件转动,这就要求使用该套管组件的医生必须有足够大的拇指下按力才能将套管组件解锁,拇指下按力量不足的医生难以在实际操作中完成解锁操作;2、按钮组件较为复杂,使得制造和组装过程中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通过使用者的拇指和其它手指配合捏压用力,能够快速实现穿刺器的密封体部件与套管部件的单手解锁。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包括:
[0006]设置在密封体部件的密封座上的限位柱、拨动台和卡位台;
[0007]设置在套管部件的鸭嘴盖上的卡位槽和弹性的释放钮,所述释放钮上包含有限位台、按钮和解锁块,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限位台卡槽和限位台滑道,所述解锁块倾斜设置在所述按钮上;
[0008]所述限位台与按钮和解锁块之间具有通过限位柱的间隙,所述限位柱能够沿着限位台滑道进入到限位台卡槽中形成密封体部件与套管部件的锁止状态,也能在所述解锁块的推压下从限位台卡槽中脱离回到限位台滑道中,形成密封体部件与套管部件的解锁状态。
[0009]所述卡位台与所述卡位槽配合,当密封体部件与套管部件处在锁止状态时,卡位台进入到所述卡位槽的卡位槽卡槽中;当密封体部件与套管部件处在解锁状态时,卡位台
脱离所述卡位槽的卡位槽卡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卡位台有3个,分别设置在密封座下部内孔内侧面;所述卡位槽有3个,分别设置在鸭嘴盖上部圆环外侧面;密封座下部内孔与鸭嘴盖上部圆环相配,每个卡位台都有对应的一个卡位槽。
[0011]进一步地,每个卡位槽的底部都设置有一个用于卡住限位柱的卡位槽卡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释放钮包括限位台、按钮、解锁块、弹性梁和定位套,所述限位台、按钮和解锁块设置在弹性梁的中部,两个所述定位套分别设置在弹性梁的两端;所述限位台为“人”字形的凸台,其侧面具有邻接的限位台卡槽和限位台滑道。
[0013]进一步地,所述释放钮的限位台、按钮、解锁块、弹性梁和定位套为一体制作。
[0014]进一步地,所述释放钮的材质为塑料。
[001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单手解锁的套管组件,其包括密封体部件和套管部件,密封体部件的下部内孔能够套接在所述套管部件上部圆环的外侧面上,密封体部件和套管部件上设置有上述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
[001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单手解锁的穿刺器,其包括阻塞器组件、密封体部件和套管部件,密封体部件的下部内孔能够套接在所述套管部件上部圆环的外侧面上,密封体部件和套管部件上设置有上述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
[0017]本技术的优点:1、由于采用了弹性的释放钮和拨动台,使用者可以在单手握住套管部件时能够采用拇指和其它手指相对捏压释放钮使得套管组件解锁,通过食指拨动使得密封体部件从套管部件上分离,拇指和食指都派上了用场,解锁所需要的拇指力量小,减轻了使用者的负担。2、按钮上的解锁块能够推动限位柱从限位台卡槽脱离到限位台滑道,不需要食指拨动就能实现密封体部件与套管部件的解锁。3、释放钮的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体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套管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一个实施例的释放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能单手解锁的穿刺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0

阻塞器组件,20

密封体部件,21

密封盖,22

密封座,221

限位柱,222

拨动台,223

卡位台,30

套管部件,31

套管,32

鸭嘴盖,321

卡位槽,3211

滑道,3212

卡位槽卡槽,33

释放钮,331

限位台,3311

限位台卡槽,3312

限位台滑道,3313

最高点,332

按钮,333

解锁块,3331

解锁滑道,334

弹性梁,335

定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套管组件及穿刺器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体部件20的结构示意图,该密封体部件20包括上部的密封盖21和下部的密封座22,密封盖21与密封座22紧密连接为一体,在密封座22的下部外表面设置有拨动台222,其外形适于使用者食指推动,可以
是半圆柱形,也可以是半棱柱形、三角锥形或者其它能够凸出的形状。密封座22的下部内表面形成一个空心的内孔,靠近密封座22下边沿的内孔壁上均匀设置有1个以上优选3个卡位台223,用于将密封体部件20卡接甚至锁止在套管部件30上。内孔壁上还设置有一个延伸出密封座22下边沿的限位柱221,用于将密封体部件20锁止在套管部件30上或者从套管部件30上解锁。
[0025]图2是本技术能单手解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密封体部件(20)的密封座(22)上的限位柱(221)、拨动台(222)和卡位台(223);设置在套管部件(30)的鸭嘴盖(32)上的卡位槽(321)和弹性的释放钮(33),所述释放钮(33)上包含有限位台(331)、按钮(332)和解锁块(333),所述限位台(331)上设置有限位台卡槽(3311)和限位台滑道(3312),所述解锁块(333)倾斜设置在所述按钮(332)上;所述限位台(331)与按钮(332)和解锁块(333)之间具有通过限位柱(221)的间隙,所述限位柱(221)能够沿着限位台滑道(3312)进入到限位台卡槽(3311)中形成密封体部件(20)与套管部件(30)的锁止状态,也能在所述解锁块(333)的推压下从限位台卡槽(3311)中脱离回到限位台滑道(3312)中,形成密封体部件(20)与套管部件(30)的解锁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台(223)有3个,分别设置在密封座(22)下部内孔的内侧面;所述卡位槽(321)有3个,分别设置在鸭嘴盖(32)上部圆环的外侧面;密封座(22)下部内孔与鸭嘴盖(32)上部圆环相配,每个卡位台(223)都有对应的一个卡位槽(3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卡位槽(321)的底部都设置有一个用于卡住卡位台(223)的卡位槽卡槽(32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单手解锁的解锁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友平倪前龙梅里翁里斯托马斯杨海龙居朝永陈伟理魏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质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