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64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农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装置,属于地下水污染修技术领域,耕作层上设有竖直设置且底端延伸至污染区域内侧的水井,水井的内部通过隔层一、隔层二形成由上至下排列的灌溉腔、注水腔、吸附腔,且注水腔、吸附腔分别与母质层、污染区域连通,土壤的一侧设有通过抽水管与吸附腔连通且对吸附腔内污水进行净化的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上设有注水管,且注水管上安装有分别将水处理设备内已净化后的水流注入至灌溉腔、注水腔内的分流管二、分流管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水循环式对污染区域内污水进行处理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水处理设备对污染区域内污水的处理效率,还能够在污水净化的过程中维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水污染修
,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农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在国内发展迅速,产生了众多比较好的技术方法,但是农田地下水污染修复问题目前尚未得到重视,也没有比较好的技术线路和方法。
[0003]现有对农田地下污染水进行修复用的装置,由于其多数的仅能将净化后的水流投入至对作物生长发育所用,而不能将净化后的水流重新注入至污染区域内,从而使污染区域与污水处理设备之间不能形成水循环,从而影响污水处理设备对农田地下水的处理效率,同时也会给农田地下土壤的结构带来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农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装置,包括土壤,所述土壤从上至下包括耕作层、母质层和污染区域,所述耕作层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且底端延伸至污染区域内侧的水井,所述水井的内部通过隔层一、隔层二形成由上至下排列的灌溉腔、注水腔、吸附腔,且注水腔、吸附腔分别与母质层、污染区域连通,所述土壤的一侧设有通过抽水管与吸附腔连通且对吸附腔内污水进行净化的水处理设备,所述水处理设备上设有注水管,且注水管上安装有分别将水处理设备内已净化后的水流注入至灌溉腔、注水腔内的分流管二、分流管一。r/>[0009]进一步地,所述隔层一、隔层二均位于母质层内,所述灌溉腔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耕作层、母质层内,所述注水腔位于母质层内,所述吸附腔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母质层、污染区域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注水腔的内部填充有具有过滤效果的基质层一,且注水腔侧壁与基质层一对应的位置上等间距开设有与母质层连通的排水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水井的内底部等间距开设有与吸附腔连通的进水孔,且吸附腔的内底部上设有对进水孔通过的水流起过滤作用的基质层二。
[0012]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管一、分流管二上分别安装有电磁阀,且注水管、抽水管上安装有泵体,所述灌溉腔的内部安装有液位感应器,且液位感应器与电磁阀、泵体电连接。
[0013]3.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中水处理设备的进水、出水端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灌溉腔、注水腔、吸附腔连接,该种设置使水处理设备不仅可对土壤地下水进行净化,还能将净化后的水流分
别注入至灌溉腔、注水腔内,使灌溉腔能够为耕作物提供生命之源,确保耕作物能够正常的发育,另外通过注水腔、吸附腔分别与母质层、污染区域连通的设置,使净化后的水流能够沿着母质层向下流动并流入污染区域内,以加快污染区域内污水的流动速度,有利于污水的处理,与此同时污染区域内的污水则会渗入吸附腔并会在管道的输送下被传输至水处理设备的内部,以此实现母质层、污染区域之间的水循环,通过水循环式的对污染区域内污水的净化处理,不仅提高了水处理设备对污染区域内污水的处理效率,还能够在污水净化的过程中维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能。
[0015]2、本技术中通过基质层一、基质层二可有效的降低母质层、污染区域内细土渗入注水腔、吸附腔内,以确保注水腔、吸附腔分别与母质层、污染区域的连通效果。
[0016]3、本技术中通过液位感应器可对灌溉腔内水位的高度进行感应,当灌溉腔内水位较低且不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量时,通过控制器将注水管上泵体、分流管二上的电磁阀打开,将净化后的水流注入灌溉腔内,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单个水井在土壤内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土壤;2、耕作层;3、母质层;4、污染区域;5、水井;6、隔层一;7、隔层二;8、灌溉腔;9、注水腔;10、吸附腔;11、基质层一;12、基质层二;13、排水孔;14、进水孔;15、抽水管;16、水处理设备;17、注水管;18、分流管一;19、分流管二;20、电磁阀;21、液位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农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装置,包括土壤1,土壤1从上至下包括耕作层2、母质层3和污染区域4,耕作层2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且底端延伸至污染区域4内侧的水井5,水井5的内部通过隔层一6、隔层二7形成由上至下排列的灌溉腔8、注水腔9、吸附腔10,且注水腔9、吸附腔10分别与母质层3、污染区域4连通,隔层一6、隔层二7均位于母质层3内,灌溉腔8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耕作层2、母质层3内,注水腔9位于母质层3内,吸附腔10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母质层3、污染区域4内,土壤1的一侧设有通过抽水管15与吸附腔10连通且对吸附腔10内污水进行净化的水处理设备16,水处理设备16上设有注水管17,且注水管17上安装有分别将水处理设备16内已净化后的水流注入至灌溉腔8、注水腔9内的分流管二19、分流管一18,水处理设备16的进水、出水端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灌溉腔8、注水腔9、吸附腔10连接,该种设置使水处理设备16不仅可对地下水进行净化,还能将净化后的水流分别注入至灌溉腔8、注水腔9内,使灌溉腔8能够为耕作物提供生命之源,确保耕作物能够正常的发育,且通过注水腔9、吸附腔10分别与母质层3、污染区域4连通的设置,使净化后的水流能够沿着母质层3向下流动并流入污染区域4内,给污染区域4内的污水进行稀释,有利于污水的处理,与此同时污染区域4内的污水则会渗入吸附腔10并会在管道的输送下被传输至水处理设备16的内部,以此可实现母质层3、污染区域4之间的水循环,有利于污染区域
4内污水的净化处理;
[0023]如图2所示,注水腔9的内部填充有具有过滤效果的基质层一11,且注水腔9侧壁与基质层一11对应的位置上等间距开设有与母质层3连通的排水孔13,通过基质层一11可有效的降低母质层3内细土通过排水孔13渗入注水腔9内,以确保注水腔9与母质层3之间的连通效果,该基质层可为鹅卵石或其他石块;
[0024]如图2所示,水井5的内底部等间距开设有与吸附腔10连通的进水孔14,且吸附腔10的内底部上设有对进水孔14通过的水流起过滤作用的基质层二12,通过基质层二12可有效的降低污染区域4内细土通过进水孔14渗入吸附腔10内,以确保吸附腔10与污染区域4之间的连通效果,该基质层可为鹅卵石或其他石块;
[0025]如图2所示,分流管一18、分流管二19上分别安装有电磁阀20,且注水管17、抽水管15上安装有泵体,灌溉腔8的内部安装有液位感应器21,且液位感应器21与电磁阀20电连接,通过液位感应器21可对灌溉腔8内水位的高度进行感应,当灌溉腔8内水位较低且不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量时,通过控制器将注水管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装置,包括土壤(1),所述土壤(1)从上至下包括耕作层(2)、母质层(3)和污染区域(4),其特征在于,所述耕作层(2)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且底端延伸至污染区域(4)内侧的水井(5),所述水井(5)的内部通过隔层一(6)、隔层二(7)形成由上至下排列的灌溉腔(8)、注水腔(9)、吸附腔(10),且注水腔(9)、吸附腔(10)分别与母质层(3)、污染区域(4)连通,所述土壤(1)的一侧设有通过抽水管(15)与吸附腔(10)连通且对吸附腔(10)内污水进行净化的水处理设备(16),所述水处理设备(16)上设有注水管(17),且注水管(17)上安装有分别将水处理设备(16)内已净化后的水流注入至灌溉腔(8)、注水腔(9)内的分流管二(19)、分流管一(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一(6)、隔层二(7)均位于母质层(3)内,所述灌溉腔(8)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耕作层(2)、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强张鹏宋俊龙王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鹏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