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承压的一体式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58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承压的一体式雷管,涉及石油钻井技术领域。该双向承压的一体式雷管包括上壳体组件(1)、绝缘主壳体(2)、选发开关(3)、短路板组件(4)和触点弹簧(5),所述绝缘主壳体(2)包括开关段(201)、雷管段(202)和缺口段(203);所述上壳体组件(1)固定在开关段(201)上,其内设有插塞(11)和导电插芯(10);短路板组件(4)包括由易断结构隔开的电路板和短路板;所述雷管段(202)内设有弹簧插芯(6)和雷管(14),其外部设有触点弹簧(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雷管双向承压效果差、容易意外引爆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承压的一体式雷管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钻井
,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承压的一体式雷管。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井电缆多级射孔作业中,需要将多级射孔枪下入井底,由地面供电,激发选发电雷管,点火引爆射孔弹,通过射孔弹的聚能穿甲效应,打穿套管与地层,形成油气通道;在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雷管逐级起爆,这就需要未起爆的雷管具有一定的承压能力,不被其他级雷管的爆炸所破坏。
[0003]在专利CN201911361049.9中,公开了一种智能选发开关,包括电源防反接模块、起爆处理模块、后级供电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处理器模块,电源防反接模块用于防止智能选发开关的两根电源输入线反接;起爆处理模块用于完成雷管的起爆处理过程;后级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每级选发开关电压相同;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智能选发开关和起爆器之间的双向通信功能;电源模块用于将智能选发开关的输入电压降压到各个模块可以稳定工作的电压值;处理器模块用于控制和/或接收各个模块的指令信息。该专利实现了选发开关与起爆器间的双向通信,还具有逐级供电、串行网络,防止总线短路故障的优点。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智能选发开关的起爆系统。
[0004]在专利CN201921564937.6中,公开了一种射孔选发开关承压密封结构,包括:输入信号线、选发控制电路板、承压外壳、外壳密封圈、高压密封插针密封圈、高压密封插针,所述承压外壳内部设有腔体,所述选发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承压外壳内部的腔体里,所述选发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出端与输入信号线连接,承压外壳右端安装有高压密封插针,所述高压密封插针上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高压密封插针密封圈,所述承压外壳的外形为阶梯形结构,所述阶梯形结构处安装有外壳密封圈。该专利的优点在于:同时具有密封作用和选发控制开关的功能,达到控制射孔雷管点火的目的,这样射孔枪就不需要再为选发开关留安装空间,减小了射孔枪的长度,省去了选发开关与密封结构接线的工作。
[0005]在专利CN201821444203.X中公开了一种油气井用可选发数码雷管,所述可选发数码雷管为多个且串联连接,每个可选发数码雷管包括导线、定位板、壳体、管壳、连接管、主装药和具有唯一ID号的控制模块;导线为多根,一根接地,一根接射孔电缆,另外的分别与串联的可选发数码雷管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定位板、控制模块、管壳和连接管,导线穿过定位板与控制模块连接,主装药设置在管壳内,控制模块与主装药电连接,连接管伸入壳体内与管壳连接。该专利为电缆多级分簇射孔与桥塞联作电子编码式多级点火技术作业提供一种可检测、可选择性发火、连接简便、安全可靠的电雷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双向承压的一体式雷管。通过设置缓冲斜面和触点弹簧等压力缓冲结构,保护选发雷管不在爆轰冲击下破裂,设
置短路板组件,可保护雷管不受地面运输和其他操作而引起意外点火,触点弹簧与输入线之间使用弹簧插芯插嵌配合连接,避免了焊接时雷管意外点火的风险,同时不影响电信号的传输。解决了现有雷管双向承压效果差、容易意外引爆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双向承压的一体式雷管,包括上壳体组件、绝缘主壳体、选发开关、短路板组件和触点弹簧,其中:
[0009]所述绝缘主壳体由两块半圆管结构组成,所述绝缘主壳体包括开关段、雷管段和位于开关段与雷管段之间的缺口段;
[0010]所述上壳体组件安装固定在绝缘主壳体的开关段上;
[0011]所述上壳体组件内设有插塞和位于插塞内的导电插芯;
[0012]所述选发开关设置在绝缘主壳体的开关段中;
[0013]所述上壳体组件靠近选发开关的一端设有地线螺钉;
[0014]所述短路板组件安装固定在绝缘主壳体的缺口段处;
[0015]所述短路板组件包括位于绝缘主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和位于绝缘主壳体外部的短路板;
[0016]所述电路板和短路板之间设有易断结构;
[0017]所述绝缘主壳体的雷管段内设有弹簧插芯和雷管;
[0018]所述绝缘主壳体的雷管段外设有触点弹簧;
[0019]所述导电插芯、选发开关、地线螺钉、短路板组件、弹簧插芯和触点弹簧之间电连接。
[0020]可选或优选地,所述上壳体组件靠近绝缘主壳体的一端设有缓冲斜面;所述插塞上也设有与缓冲斜面相配合的斜面结构。
[0021]可选或优选地,所述短路板组件未折断时,电路为短路状态;所述短路板组件折断后,电信号可无障碍地从选发开关传至弹簧插芯。
[0022]可选或优选地,所述触点弹簧的一端插入弹簧插芯内部,与弹簧插芯过盈配合。
[0023]可选或优选地,所述地线螺钉上设有锯齿形垫片。
[0024]可选或优选地,所述导电插芯通过衬套和挡圈安装固定在插塞的内部。
[0025]可选或优选地,所述导电插芯和插塞之间设有多个密封圈;所述插塞和上壳体组件之间设有多个密封圈。
[00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向承压的一体式雷管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7](1)本技术的上壳体组件和插塞之间设有缓冲斜面,与以往垂直面接触相比,减小了轴向的剪切应力,有效的防止中间的插塞等结构在巨大的爆轰冲击下破裂,达到双向承压的目的;
[0028](2)本技术的地线螺钉上设有锯齿形垫片,该种垫片与金属的接触密切,可减少金属表面氧化层和表面处理层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地线与上壳体组件之间的导电性;
[0029](3)本技术的短路板组件效果突出、使用方便,当短路板组件完整时可保护雷管不受地面运输和其他操作而引起意外发火,而当需要使用时,掰折短路板组件的易断结构即可使用;
[0030](4)本技术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密封圈、衬套和挡圈的存在使得本技术的连接可靠性和防水密封性能得到保证;
[0031](5)本技术触点弹簧与输入线之间使用弹簧插芯插嵌配合连接,避免了焊接时雷管意外点火的风险,同时不影响电信号的传输。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0034]图2 为本技术短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0035]图3 为本技术短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
[0036]图中:1

上壳体组件,2

绝缘主壳体,3

选发开关,4

短路板组件,5

触点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承压的一体式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组件(1)、绝缘主壳体(2)、选发开关(3)、短路板组件(4)和触点弹簧(5),其中:所述绝缘主壳体(2)由两块半圆管结构组成,所述绝缘主壳体(2)包括开关段(201)、雷管段(202)和位于开关段(201)与雷管段(202)之间的缺口段(203);所述上壳体组件(1)安装固定在绝缘主壳体(2)的开关段(201)上;所述上壳体组件(1)内设有插塞(11)和位于插塞(11)内的导电插芯(10);所述选发开关(3)设置在绝缘主壳体(2)的开关段(201)中;所述上壳体组件(1)靠近选发开关(3)的一端设有地线螺钉(8);所述短路板组件(4)安装固定在绝缘主壳体(2)的缺口段(203)处;所述短路板组件(4)包括位于绝缘主壳体(2)内部的电路板和位于绝缘主壳体(2)外部的短路板;所述电路板和短路板之间设有易断结构;所述绝缘主壳体(2)的雷管段(202)内设有弹簧插芯(6)和雷管(14);所述绝缘主壳体(2)的雷管段(202)外设有触点弹簧(5);所述导电插芯(10)、选发开关(3)、地线螺钉(8)、短路板组件(4)、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旭陈霖钟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若克菲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