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琳专利>正文

一种防下沉的托架式建筑地基加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55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地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下沉的托架式建筑地基加固机构,包括外框,外框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地桩,且外框的两侧外壁均设有调节部,外框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防护部,调节部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螺纹杆,螺纹杆通过传动组件与挡板传动连接,挡板的顶部一侧与外框的顶部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外框放置在提前挖好的基坑内,随后将调节部与防护部安装至外框上,当需要对挡板与推板所形成的浇筑区域大小进行调节时,通过电机带动两个挡板在外框上相互远离,同时两个挡板将拉动推板进行伸长,调节挡板与推板之间形成的浇筑区域,从而适配各个不同地形以及不同基坑的大小。同基坑的大小。同基坑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下沉的托架式建筑地基加固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地基
,尤其涉及一种防下沉的托架式建筑地基加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
[0003]申请号为CN202111237912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通过橡胶垫、支撑板、活动板、第一活动杆、第一缓冲块、弹簧柱、第二缓冲块和第二活动杆的配合,便于对承重柱的晃动,进行有效的缓冲,从而增加承重柱的稳定性,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等级,防止建筑由于地震而倒塌,减小甚至避免地震的危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但上述装置无法对浇筑在地基中的混凝土进行有效震荡同时,无法防止地基由于泥土松动导致的倾斜。
[0004]现有技术中建筑地基加固机构通常都是一对一尺寸适配的,根据不同大小的场地来定制不同尺寸的建筑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下沉的托架式建筑地基加固机构,包括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地桩,且外框的两侧外壁均设有调节部,所述外框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防护部;所述调节部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传动组件与挡板传动连接,所述挡板的顶部一侧与外框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防护部包括推板,所述推板为伸缩结构且推板两端分别与挡板连接,所述推板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外框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外框中部设有空腔,所述外框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靠近空腔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有挡块,所述挡块靠近滑槽的一端呈线性阵列设有多组楔形块,同一所述挡块上的多组楔形块形成齿条,且两个所述挡块上楔形块所形成的齿条相互交错,所述楔形块周侧面为圆形,所述楔形块与滑块楔形配合,所述挡块远离滑槽的一端底部通过弹簧与第二限位槽弹性连接,所述挡块远离滑槽的一端顶部贯穿第二限位槽并伸入空腔内,所述空腔中部设有吊绳,所述吊绳位于空腔的一端设有铅坠,所述吊绳另一端贯穿第一限位槽并与第一限位槽侧壁连接,所述空腔的每个侧壁底部均设有两个气囊,每个所述气囊通过对应的气管与对应的地桩连接;所述地桩圆周面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铰接有倒刺,所述倒刺位于地桩内一侧设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与对应的气管连通;启动所述电机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两个挡板运动以调整浇筑区域大小;同时在所述挡板移动过程中滑块依次与同一侧的多个楔形块进行楔形配合并推动挡块挤压铅坠,使铅坠进行摆动以对浇筑区域内的混凝土进行震荡;当将所述挡板与推板从外框上拆除时,所述滑块与滑槽分离,所述弹簧推动楔形块向滑槽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涛嵇存娟李霞王琳王贺丽李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王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