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454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该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包括吹汽放空塔、循环油冷却器、吹汽放空塔顶空冷器、吹汽放空塔顶水冷器、循环油泵和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吹汽放空塔内从上向下依次布置有循环油注入及分布内件、污油注入及分布内件和分离内件,吹汽放空塔的塔底油出口经过循环油泵后分成三路,第一路连接重污油管线,第二路通过循环油冷却器连通循环油注入及分布内件,第三路连通吹汽放空塔的塔底循环油进口,吹汽放空塔的塔顶出口依次通过吹汽放空塔顶空冷器和吹汽放空塔顶水冷器与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连通。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延迟焦化冷焦阶段和非冷焦阶段,通过自动切换调整工艺参数,实现含水污油的高效、连续脱水,并初步分离为轻污油、重污油和水。重污油和水。重污油和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厂污油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化工厂在生产和检修过程中产生污油,含水量低的污油可以直接送到炼厂的分馏塔(例如常减压装置或延迟焦化装置的分馏塔)回炼。对于含水量高的污油,直接回炼导致水剧烈汽化,气相体积急剧增加,造成生产操作波动。另外,污油组分复杂,馏程宽,需要初步分离为轻污油和重污油,分别进入分馏塔适当位置,提高分馏塔分离效率。含水污油的脱水、分离是石油化工厂的技术难题之一。
[0003]含水污油常规脱水方法是静置脱水。静置脱水需要容积较大储罐,对于乳化严重的污油,需要很长的静置时间。静置脱水效果不佳情况下,还需要注入破乳剂,促进油水分层,加快脱水进程。上述方法投资高、效果差,可能产生额外污染。而且随着环保要求更加严格,生产中污油禁止随意排放,要求全部密闭排放,因此污油量大幅增加,含水污油回炼成为迫切的环保问题。
[0004]在石油加工流程中,延迟焦化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渣油(重质油)加工过程。原料经换热和焦化炉加热至约500℃后,进入焦炭塔进行热裂解反应与缩和反应,在焦炭塔内生成油气和固体焦炭。热裂解反应生成的油气,经焦炭塔顶油气线进入分馏塔,分离成富气和石脑油、柴油、蜡油等馏分。固体焦炭沉积在焦炭塔内,定期除焦至焦池。焦炭塔生产为间歇操作,经加热炉加热的原料进入一个焦炭塔(生产塔)进行生焦,操作员同时对另一塔(处理塔)实施吹气、冷焦、切焦、赶空气试压、暖塔等处理过程。然后进料经四通阀切换至新的生产塔(原处理塔),如此反复切换,使生产持续进行。
[0005]冷焦过程(吹汽、给水)产生大量高温蒸汽

油气混合物(300~400℃,蒸汽比例很高),延迟焦化吹汽放空系统(接触冷却系统)主要作用是冷却油气和蒸汽混合物,初步分离为重污油、轻污油和水。
[0006]目前吹汽放空系统包括:吹汽放空塔、塔底循环油泵、循环有冷却器、塔顶冷却设备(空冷、水冷)、三相分离器。吹汽放空塔内件为人字挡板或折流挡板,传热、传质效果差。高温蒸汽

油气进入吹汽放空塔,塔底污油抽出经泵增压、冷却后返回塔顶。高温蒸汽

油气混合物与温度较低循环油逆向接触冷却,塔顶气相为蒸汽

油气混合物,经空冷器、水冷器冷却至40~60℃,进入三相分离器,分离得到轻污油、废水和少量不凝气。
[0007]中国专利CN104419444A公开了一种利用延迟焦化装置回炼含水污油的方法。该技术是在延迟焦化装置放空塔进料线内设置含水污油雾化器,含水污油雾化器设有喷嘴,含水污油经喷嘴,与吹气放空阶段来自焦炭塔高温油气混合,降低高温油气温度至200℃,同时利用焦炭塔吹气放空阶段高温油气余热实现含水污油脱水。该技术可以在吹汽放空阶段有效回炼含水污油,但无法在放空塔空闲阶段回炼污油。另外,该技术进料线温度控制在180℃~200℃范围,当温度降低时,注入高温急冷油或塔底高温循环油,维持油气进入放空
塔温度,控制方案比较繁琐。
[0008]中国专利CN104560105A公开了一种延迟焦化吹气放空冷却系统及其应用的专利。该技术是针对延迟焦化装置放空系统的吹气放空操作提出解决方案,冷却高温油气,将油气分为轻、重污油。该专利主要特点是将常规放空塔分为两个功能区,下段为焦粉洗涤区,以放空塔底油为洗涤油;上段为污油分离区,将放空塔顶分离器内污油作为冷回流返回至塔顶,提高吹气放空阶段污油分离效率。该技术没有考虑回炼装置内或全厂的含水污油,而且吹汽放空阶段污油量较少、流量变化大,回流分布采用喷淋方式不可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在延迟焦化冷焦阶段和空闲(非冷焦)阶段,通过自动切换调整工艺参数,实现含水污油的高效、连续脱水,并初步分离为轻污油、重污油和水。
[0010]本技术提供一种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包括吹汽放空塔、循环油冷却器、吹汽放空塔顶空冷器、吹汽放空塔顶水冷器、循环油泵和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吹汽放空塔内从上向下依次布置有循环油注入及分布内件、污油注入及分布内件和分离内件,含水污油注入管线通过污油注入及分布内件连通吹汽放空塔,蒸汽油气进料管线通过蒸汽油气进料口连通吹汽放空塔,蒸汽油气进料口位于分离内件下方,吹汽放空塔的塔底出口经过循环油泵后分成三路,第一路连接重污油管线,第二路通过循环油冷却器连通循环油注入及分布内件,第三路通过循环油加热器连通吹汽放空塔的塔底循环油进口,或者直接连通吹汽放空塔的塔底循环油进口,吹汽放空塔的塔顶出口依次通过吹汽放空塔顶空冷器和吹汽放空塔顶水冷器与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连通,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顶部气相出口与尾气抽出管线连接,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底部油相出口与轻污油抽出管线连接,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底部液相出口与污水抽出管线连接。
[0011]本技术所述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底部油相出口依次通过轻污油抽出管线和轻污油泵与回炼单元连接。
[0012]本技术所述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底部液相出口依次通过污水抽出管线连接和污水泵与污水处理单元连接。
[0013]本技术所述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顶部气相出口通过尾气抽出管线与尾气回收单元连接。
[0014]本技术所述污油注入及分布内件为上下两层布置。
[0015]本技术所述分离内件采用填料,填料不仅起到传热、传质作用,而且起到使气相、液相分布均匀的作用。
[0016]本技术所述污油注入及分布内件采用喷淋雾化的方式,雾化后污油液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幅增加,使污油中水分和轻组分迅速加热气化。
[001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可用于炼厂含水污油的连续回炼。
[001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其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1)使用本技术可对含水污油连续回炼,充分利用延迟焦化在冷焦阶段产生的高温蒸汽

油气。在冷焦阶段,高温蒸汽

油气带入大量热量,因此循环油加热器无需投用,大量循环油经过循环油冷却器,将循环油冷却至80℃返回塔顶部,起到循环冷却作用。利用高温蒸汽

油气带入热量,在吹汽放空塔内使污油中的水和轻组分气化;在空闲(非冷焦)阶段,没有高温蒸汽

油气带入热量,投用循环油加热器维持塔底重油温度在150~200℃。2)本技术同时设置循循环油冷却器和循环油注入及分布内件,可控制吹汽放空塔顶温度,使吹汽放空塔整体温度高于对应压力下水沸点温度20℃以上,形成脱水、分离空间。3) 炼厂污油的组分和含水量变化较大,如果采用普通重沸器,气化率波动较大,无法形成稳定的上升气相进行传热和传质,而且重沸器所需加热介质温度高、能耗大,在非冷焦阶段使用本技术循环油加热器维持塔底重油温度(能耗低),可使吹汽放空得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含水污油连续回炼系统包括吹汽放空塔、循环油冷却器、吹汽放空塔顶空冷器、吹汽放空塔顶水冷器、循环油泵和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吹汽放空塔内从上向下依次布置有循环油注入及分布内件、污油注入及分布内件和分离内件,含水污油注入管线通过污油注入及分布内件连通吹汽放空塔,蒸汽油气进料管线通过蒸汽油气进料口连通吹汽放空塔,蒸汽油气进料口位于分离内件下方,吹汽放空塔的塔底出口经过循环油泵后分成三路,第一路连接重污油管线,第二路通过循环油冷却器连通循环油注入及分布内件,第三路通过循环油加热器连通吹汽放空塔的塔底循环油进口,或者直接连通吹汽放空塔的塔底循环油进口,吹汽放空塔的塔顶出口依次通过吹汽放空塔顶空冷器和吹汽放空塔顶水冷器与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连通,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顶部气相出口与尾气抽出管线连接,吹汽放空塔顶三相分离器底部油相出口与轻污油抽出管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翔李和杰高有飞沈晓艳王辰涯吴继祥余桂红虞正恺刘艳曹克腾管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