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官泽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心血管临床介入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53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心血管临床介入治疗器,涉及心血管治疗技术领域,包括推控框,所述推控框的顶部旋转设置有手拧轴;推控框的顶部后侧旋转设置有单头丝杠,单头丝杠与手拧轴设置锥齿轮传动连接;推控框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四组连接杆,连接杆向后延伸,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的U形刀片和内刀片,提供了限制创口的开口结构,转动单头丝杠通过螺纹传动拉动固定板向前移动,进而后侧垂直导框向前移动,推动中间滑管向前移动,将中间滑管插入U形刀片和内刀片之间,利用U形刀片和内刀片撑开创口,在完成手术后可以保证表皮组织能够重叠,减少伤疤大小,解决了现有治疗器缺乏限制创口的开口结构的问题。结构的问题。结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心血管临床介入治疗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血管治疗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心血管临床介入治疗器。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是指利用穿刺针、导管以及其他介入设备,通过人体自然孔道和微小的创口,将待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主要通过管状结构的插入进行抽取或输入操作。
[0003]然而,目前使用的治疗器主要提供支撑作用,缺乏限制创口的开口结构,缺乏灵活选取治疗方式,并进一步根据用药需求快速切换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心血管临床介入治疗器,其具有U形刀片和内刀片,能够提供定型方法,通过插入后扩展的方法能够减少对皮肤和组织的破坏,能够大幅度减少拔除时造成的组织损伤。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心血管临床介入治疗器,具体包括:推控框,所述推控框的顶部旋转设置有手拧轴;推控框的顶部后侧旋转设置有单头丝杠,单头丝杠与手拧轴设置锥齿轮传动连接;推控框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四组连接杆,连接杆向后延伸;垂直导框,所述垂直导框的数量设置为两组,前侧垂直导框固定设置在连接杆的中间前侧;后侧垂直导框滑动设置在四组连接杆中间;垂直导框内垂直滑动设置有内滑块,内滑块底部与垂直导框内侧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中间滑管,所述中间滑管的后端固定在后侧内滑块中,中间滑管滑动在前侧内滑块中;中间滑管的底部后侧一体式设置有凸管;分轮仓,所述分轮仓的后侧固定设置有支架结构,支架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顶部与凸管连接;圆形顶座,所述圆形顶座固定设置在分轮仓的顶部;垂直板,所述垂直板固定设置在圆形顶座顶部前侧;升降滑架,所述升降滑架的前侧两端与垂直板的两侧滑动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推控框还包括有:U形刀片,U形刀片的顶部后侧固定在推控框的中间;内刀片,内刀片滑动设置在U形刀片内;U形刀片和内刀片的后侧均为倾斜结构;弹簧杆A,U形刀片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杆A,弹簧杆A穿过内刀片套设弹簧并穿过推控框的底部;四组手持翅片,推控框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四组手持翅片。
[0007]可选地,所述垂直导框还包括有:L形端座,后侧垂直导框的后下方固定设置有L形端座,L形端座上方中间前侧一体式设置有尾部套管,尾部套管配合气密轴承旋转设置在中间滑管的后端中间;弹簧杆B,L形端座后侧固定设置有四组弹簧杆B,弹簧杆B外滑动设置有内棘轮板,弹簧杆B套设弹簧并穿过内棘轮板固定设置有挡片;固定板,后侧垂直导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单头丝杠与固定板螺纹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中间滑管还包括有:单向阀A,中间滑管的内部前端固定设置有单向阀A;六边形杆,中间滑管的中间滑动设置有六边形杆,六边形杆的后端配合气密轴承旋转设置在L形端座中,六边形杆滑动设置在内棘轮板和单向阀A的中间,六边形杆的前端固定
设置有挖取头。
[0009]可选地,所述分轮仓还包括有:单向阀B,分轮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八组单向阀B,单向阀B的底部连接设置有输入管。
[0010]可选地,所述圆形顶座包括有:传动蜗杆,圆形顶座的顶部旋转设置有传动蜗杆;活塞筒,圆形顶座的顶部旋转设置有活塞筒,活塞筒的底端外部固定设置有传动蜗轮,传动蜗轮与活塞筒传动连接;扇形隔片,圆形顶座的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扇形隔片,扇形隔片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活塞筒的内部连通;扇形隔片为45
°
结构。
[0011]可选地,所述垂直板包括有:偏心轮,垂直板的后侧上方旋转设置有偏心轮,偏心轮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偏心杆;偏心轮的转轴前侧连接设置有手摇杆。
[0012]可选地,所述升降滑架包括有:单向阀C,升降滑架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单向阀C,单向阀C的底部连接设置有活塞片,升降滑架的后端设置软管与连接管连通;内导槽,升降滑架的前侧开设有内导槽,偏心杆滑动设置在内导槽中。
[0013]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U形刀片和内刀片,提供了限制创口的开口结构,转动单头丝杠通过螺纹传动拉动固定板向前移动,进而后侧垂直导框向前移动,推动中间滑管向前移动,将中间滑管插入U形刀片和内刀片之间,利用U形刀片和内刀片撑开创口,在完成手术后可以保证表皮组织能够重叠,减少伤疤大小。
[0015]2.挖取头和活塞筒的设置,提供了灵活选取双重治疗方式,需要割取操作的时候,向前按压六边形杆,六边形杆向前按压将挖取头推入组织,然后转动六边形杆即可利用挖取头对组织进行剖取,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转动偏心轮,使药液穿过单向阀B输送到分轮仓内,穿过扇形隔片、活塞筒、活塞片、单向阀C、升降滑架和连接管,穿过中间滑管和单向阀A,输送到人体组织中完成给药,选取方便灵活。
[0016]3.传动蜗杆和传动蜗轮的设置,提供了换挡效果,需要更换药物种类的时候,转动传动蜗杆带动传动蜗轮、活塞筒和扇形隔片旋转,即可更换输送的药液,提供多样性治疗方法。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8]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在附图中: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垂直导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U形刀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间滑管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局部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局部侧仰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列表
[0029]1、推控框;101、手拧轴;102、单头丝杠;103、U形刀片;104、内刀片;105、弹簧杆A;106、手持翅片;107、连接杆;2、垂直导框;201、内滑块;202、L形端座;203、尾部套管;204、弹簧杆B;205、内棘轮板;206、固定板;3、中间滑管;301、凸管;302、单向阀A;303、六边形杆;304、挖取头;4、分轮仓;401、连接管;402、单向阀B;403、输入管;5、圆形顶座;501、传动蜗杆;502、活塞筒;503、传动蜗轮;504、扇形隔片;6、垂直板;601、偏心轮;602、偏心杆;7、升降滑架;701、单向阀C;702、活塞片;703、内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0031]实施例:请参考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心血管临床介入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控框(1),所述推控框(1)的顶部旋转设置有手拧轴(101);推控框(1)的顶部后侧旋转设置有单头丝杠(102),单头丝杠(102)与手拧轴(101)设置锥齿轮传动连接;推控框(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四组连接杆(107),连接杆(107)向后延伸;垂直导框(2),所述垂直导框(2)的数量设置为两组,前侧垂直导框(2)固定设置在连接杆(107)的中间前侧;后侧垂直导框(2)滑动设置在四组连接杆(107)中间;垂直导框(2)内垂直滑动设置有内滑块(201),内滑块(201)底部与垂直导框(2)内侧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中间滑管(3),所述中间滑管(3)的后端固定在后侧内滑块(201)中,中间滑管(3)滑动在前侧内滑块(201)中;中间滑管(3)的底部后侧一体式设置有凸管(301);分轮仓(4),所述分轮仓(4)的后侧固定设置有支架结构,支架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401),连接管(401)的顶部与凸管(301)连接;圆形顶座(5),所述圆形顶座(5)固定设置在分轮仓(4)的顶部;垂直板(6),所述垂直板(6)固定设置在圆形顶座(5)顶部前侧;升降滑架(7),所述升降滑架(7)的前侧两端与垂直板(6)的两侧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心血管临床介入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控框(1)还包括有:U形刀片(103),U形刀片(103)的顶部后侧固定在推控框(1)的中间;内刀片(104),内刀片(104)滑动设置在U形刀片(103)内;U形刀片(103)和内刀片(104)的后侧均为倾斜结构;弹簧杆A(105),U形刀片(10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杆A(105),弹簧杆A(105)穿过内刀片(104)套设弹簧并穿过推控框(1)的底部;四组手持翅片(106),推控框(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两组四组手持翅片(106)。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心血管临床介入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导框(2)还包括有:L形端座(202),后侧垂直导框(2)的后下方固定设置有L形端座(202),L形端座(202)上方中间前侧一体式设置有尾部套管(203),尾部套管(203)配合气密轴承旋转设置在中间滑管(3)的后端中间;弹簧杆B(204),L形端座(202)后侧固定设置有四组弹簧杆B(204),弹簧杆B(204)外滑动设置有内棘轮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泽宇冯家玲
申请(专利权)人:官泽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