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儿科用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476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儿科用气管导管,所述气管导管由导管本体、手持套管、长度调节器、嵌合端口、防旋筋、挡板、容纳针孔探头的凹槽或槽口等组成,所述长度调节器为外方内圆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端具有贯穿固定块与手持套管的槽体,并在两侧分别固设有一个转动耳板,两转动耳板之间连接有一带齿滚轮;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贯穿手持套管的螺纹孔,以及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旋钮;通过导管本体上设置的扁平状防旋筋可防止气管导管在插入时出现扭曲、变形,使操作更稳定、安全,设置于导管本体上的刻度标记可更直观地使医务工作者观察到导管本体的插入深度,进一步提高了气管导管插入的精准度、可靠性和便捷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可靠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儿科用气管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儿科用气管导管。主要适用于胸外科手术或其它气管插管术,可提供对儿童适用的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肺部通气,建立临时性呼吸通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肺炎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而面对该类型疾病以及其它肺科病、支气管炎、禽流感等类型疾病,通常需要采用气管插管术进行检查、采样、手术,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需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为气道畅通、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气管导管是目前最经典、最可靠、最常用的人工通气道,是气管插管术不可少的医疗器械,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和气道管理。
[0003]由于人类解剖结构在不同患者之间显著不同,因而将气管导管恰当地放置于患者的气管中需要精湛技巧且为一项具有内在风险的任务。并且,当前在儿科临床的气管导管的使用中,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儿科用气管导管,所述气管导管由导管本体、手持套管、长度调节器、嵌合端口、防旋筋、挡板、容纳针孔探头的凹槽或槽口等组成,其中,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径小于人体气管,所述导管本体远端外表光滑且材质较柔软;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较远端偏硬,其外表粗糙并带有斜齿,且所述近端外套设有硬质圆柱形手持套管以及与所述手持套管一体连接的长度调节器,所述长度调节器为外方内圆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端具有贯穿固定块与手持套管的槽体,所述固定块上端两侧分别固设有一个转动耳板,两转动耳板之间连接有一带齿滚轮,所述带齿滚轮可相对转动耳板中的通孔转动,并与导管本体近端外表粗的斜齿相啮合,从而使得导管本体相对于手持套管沿轴向移动,以对导管本体的插入深度进行调节;所述嵌合端口通过螺纹或卡扣方式与导管本体的近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所述手持套管的硬度大于所述导管本体近端的硬度,所述导管本体近端的硬度大于所述导管本体远端的硬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贯穿手持套管的螺纹孔,以及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旋钮,通过旋转旋钮可对导管本体产生挤压,从而对导管本体近端与带齿滚轮的啮合程度进行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所述防旋筋呈扁平状镶嵌于导管本体中,并自导管本体远端沿导管本体轴向延伸,所述防旋筋为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其厚度为0.2

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艳超王志军张文果朱逍帆王文秀费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