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培土栽培大葱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443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培土栽培大葱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通过在大葱定植时,按要求在规定位置安装具有防止倒虹吸功能的滴灌管,培土过程中不再移动,直接用土层覆盖后,仍能够保持正常滴水功能;由于滴灌带一直在大葱根系上部较近位置,滴水施肥时,水肥溶液只覆盖在大葱根系周围,葱白位置没有水肥溶液,可节约大量灌溉用水和肥料,并保持葱白位置的干燥,避免因湿度过大造成葱白腐烂。避免因湿度过大造成葱白腐烂。避免因湿度过大造成葱白腐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培土栽培大葱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葱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特别涉及适用于培土栽培大葱如章丘大葱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章丘大葱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葱白高度,采用多次培土的栽培方式,即每隔一段时间,用土将新长出的葱白覆盖。水肥一体化滴灌作为一种省水、省肥、省工的先进灌溉方式,国家大力进行推广,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经济作物种植当中。对于章丘大葱,采用常规的滴灌方式,在培土时滴灌带被埋在土层中,造成滴头堵塞,无法正常进行灌溉。章丘大葱培土种植过程,及常规滴灌方式的使用情况如图1示意图所示。因此,如果在章丘大葱种植中使用滴灌,必须在每次培土前将滴灌带移开,在灌溉前再将滴灌带放回地面,会浪费大量的人工。如果采用将滴灌带放在葱叶上的方式,在滴灌过程中会使章丘大葱葱白内进水,会造成章丘大葱的腐烂。同时,随着培土次数的增加,根系以上土层厚度能够达到50~60cm,滴灌后大量的水肥溶液保持在大葱根系以上葱白位置,无法被大葱吸收而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浪费。因此常规的水肥一体化方式无法在章丘大葱上应用。基于以上原因,目前章丘大葱全部采用人工撒肥,大水漫灌的方式,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得不到充分吸收,造成浪费,推高了大葱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培土栽培大葱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不仅可节约成本还能保持葱白位置的干燥,避免因湿度过大造成葱白腐烂。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适用于培土栽培大葱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06](1)首先开挖种植沟;
[0007](2)在种植沟内统一一侧放置防倒虹吸滴灌管,防倒虹吸滴灌管具有单向滴水控制功能,内通水肥溶液,首次定植滴水后,在种植沟内统一另一侧定植大葱苗,葱苗根系埋入土层3~5CM,防倒虹吸滴灌管与葱苗间距5~10CM,避免滴灌管直接接触葱苗;
[0008](3)培土作业:首次培土作业时,直接将防倒虹吸滴灌管掩埋,由于滴灌管具有防倒虹吸功能,不会产生泥土进入滴头堵塞现象,能够保持长期正常滴水,后续多次培土作业时防倒虹吸滴灌管位置不动仅正常培土;
[0009](4)根据大葱水分养分需求规律进行水肥滴灌灌溉,每次灌溉时长控制在1~3小时,使水肥溶液分布在大葱根系周围10~20cm区域;
[0010](5)大葱采收:沿没有防倒虹吸滴灌管的一侧开挖挖出大葱,收走大葱后,将防虹吸滴灌管拉出收起,以备下一季种植使用。
[0011]上述适用于培土栽培大葱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步骤(1)所述的种植沟优选深度:20~25CM,宽度:30~40CM,间距:30~40CM。
[0012]步骤(2)所述的防倒虹吸滴灌管为在出水孔外设置带弹簧的盖板防倒虹吸也可设置其他逆流止回阀。所述的滴灌管优选壁厚0.8~1.2MM之间,滴头间距30~50CM,滴头流量2~4L/h。灌溉时,管内水流压力较高,水从滴灌管内向外流出;灌溉结束管内水流压力降低后,由于管内外压差作用,盖板或止回装置立即关闭出水孔,土壤水分无法回流到滴灌管内,达到防止泥沙堵塞滴头的效果。步骤(2)所述的首次定植滴水0.5~2小时。
[0013]本专利技术打破传统思路局限,通过在大葱定植时,按要求在规定位置安装具有防止倒虹吸功能的滴灌管,培土过程中不再移动,直接用土层覆盖后,仍能够保持正常滴水功能;由于滴灌带一直在大葱根系上部较近位置,滴水施肥时,水肥溶液只覆盖在大葱根系周围,葱白位置没有水肥溶液,可节约大量灌溉用水和肥料,并保持葱白位置的干燥,避免因湿度过大造成葱白腐烂;大葱收获时统一沿没有滴灌带的一侧挖出大葱后,再将滴灌带收起,以备下次使用。能够彻底解决当前章丘大葱规模化种植过程中,用水多、施肥量大、用工多导致的种植成本高,和灌溉水量大造成的大葱腐烂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培土种植过程中常规滴灌方式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葱苗定植时滴灌管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培土后滴灌管位置及湿润区域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收获时大葱开挖后滴灌管位置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用的防倒虹滴灌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适用于培土栽培大葱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本实施例以章丘大葱为例:
[0022]首先,大葱定植前开挖种植沟,深度:20~25CM,宽度:30~40CM,间距:30~40CM,使用大葱开沟机械统一作业,以保证开沟尺寸的一致性。
[0023]第二步,如图2所示将滴灌管统一放置在种植沟的一侧,灌溉选用具有防倒虹吸功能的滴灌管,防倒虹吸功能通过如图5所示的在出水孔外设置带弹簧的盖板实现,盖板通过弹簧装置向内侧拉紧,外部物质无法进入出水口。灌溉时,管内水流压力P内>(管外土壤压力P外+弹簧拉力),水流顶开单向控制装置盖板,从出水口流出,滴灌管处于滴灌出水状态;灌溉结束后,管内水流压力P内<(管外土壤压力P外+弹簧拉力),单向装置盖板关闭,土壤水分无法进入滴头内,滴灌管处于停止灌溉防倒虹吸状态;通过该装置,能够防止泥沙进入滴灌口内。首次定植滴水0.5~2小时后,在种植沟内与滴灌管相对的另一侧定植大葱苗,葱苗根系埋入土层3~5CM;滴灌管具有单向滴水控制功能,灌溉时,管内水流压力较高,水从滴灌管内向外流出;灌溉结束管内水流压力降低后,由于滴灌管具有倒虹吸功能,土壤水分也无法回流到滴灌管内,以达到防止泥沙堵塞滴头的效果,滴灌管壁厚0.8~1.2MM之间,滴头间距30~50CM,滴头流量2~4L/h。
[0024]第三步,如图3培土后滴灌管位置及湿润区域所示,种植过程中首次培土作业时,直接将滴灌管掩埋,由于滴灌管具有防倒虹吸功能,不会产生泥土进入滴头堵塞现象,能够
保持长期正常滴水,后续多次培土作业时防倒虹吸滴灌管位置不动仅正常培土;
[0025]第四步,按照章丘大葱水分养分需求规律进行灌溉,每次灌溉时长控制在1~3小时左右,使水肥溶液分布在大葱根系周围10~20cm区域,如图3培土后滴灌管位置及湿润区域所示,既能保证水分养分供给,又不造成水肥的浪费。
[0026]第五步,如图4大葱采收时,使用专用收葱机械,在大葱根系以下位置将葱挖出,或使用人工沿没有滴灌管的一侧挖出大葱,以防损坏滴灌管。收走大葱后,将滴灌管拉出收起,以备下一季种植使用。
[0027]采用该方式进行大葱水肥一体化灌溉,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60%以上,省肥30%以上,且灌溉时减少葱白位置的湿度,避免因湿度过大造成葱白腐烂现象,提高大葱品质质量。与常规滴灌相比,因其可以地埋工作,无需在每次培土时收放滴灌带,节省大量人工成本。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方法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培土栽培大葱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如下:(1)首先开挖种植沟;(2)在种植沟内统一一侧放置防倒虹吸滴灌管,防倒虹吸滴灌管具有单向滴水控制功能,内通水肥溶液,首次定植滴水后,在种植沟内统一另一侧定植大葱苗,葱苗根系埋入土层3~5CM;(3)培土作业:首次培土作业时,直接将防倒虹吸滴灌管掩埋,由于滴灌管具有防倒虹吸功能,不会产生泥土进入滴头堵塞现象,能够保持长期正常滴水,后续多次培土作业时防倒虹吸滴灌管位置不动仅正常培土;(4)根据大葱水分养分需求规律进行水肥滴灌灌溉,每次灌溉时长控制在1~3小时,使水肥溶液分布在大葱根系周围10~20cm区域;(5)大葱采收:沿没有防倒虹吸滴灌管的一侧开挖挖出大葱,收走大葱后,将防虹吸滴灌管拉出收起,以备下一季种植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培土栽培大葱的水肥一体化种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启玉陈秀芹李合营
申请(专利权)人:水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