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350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包括基座,基座表面设置有支架,支架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带轮、基座的下方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基座表面形成有贯穿口,打磨皮带环绕连接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打磨皮带至少部分沿竖直方向设置,打磨皮带中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一端为竖直打磨段,贯穿口内设置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抵触轮,抵触轮至少部分与竖直打磨段的内壁相贴合,第一支座上连接有伸缩杆,贯穿口上还固定有套管,套管内设置有弹簧;解决了现有的打磨方式多为利用砂纸进行磨边处理,人工打磨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打磨的效果较差的问题。而且打磨的效果较差的问题。而且打磨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加工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内饰件多为塑料材质,内饰件注塑成型后形成坯体,坯体的边缘往往会形成有毛刺,在后续加工之前需要对边缘的毛刺进行打磨;现有的打磨方式多为利用砂纸进行磨边处理,人工打磨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打磨的效果较差。
[0003]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对内饰件边缘进行有效打磨的打磨装置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打磨方式多为利用砂纸进行磨边处理,人工打磨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打磨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所述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基座的下方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所述基座表面形成有贯穿口,打磨皮带环绕连接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表面设置有支架(9),所述支架(9)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带轮(10)、所述基座(1)的下方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带轮(19)和第三带轮(21),所述基座(1)表面形成有贯穿口(8),打磨皮带(11)环绕连接所述第一带轮(10)、所述第二带轮(19)和所述第三带轮(21);所述打磨皮带(11)至少部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打磨皮带(11)中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一端为竖直打磨段,所述贯穿口(8)内设置有第一支座(13),所述第一支座(13)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抵触轮(12),所述抵触轮(12)至少部分与所述竖直打磨段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支座(13)上连接有伸缩杆(15),所述贯穿口(8)上还固定有套管(16),所述套管(16)内设置有弹簧,所述伸缩杆(15)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套管(16)的内部并连接所述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固定有调节气缸(17),所述调节气缸(17)的活塞杆上固定有轮架(18),所述第二带轮(19)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架(18)上,使得所述调节气缸(17)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带轮(19)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三带轮(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还固定有第二支座(20),所述第三带轮(21)可转动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超杰李文邦
申请(专利权)人:华孚精密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