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432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步骤S1,旋喷桩施工;场地测量定位,进行管线调查后,施工旋喷桩进行地层加固,形成封闭止水环;步骤S2,竖井开挖及钢套筒护壁施工;在旋喷桩形成的封闭止水环内侧,采用地面机械进行竖井开挖,竖井护壁采用钢套筒;步骤S3,人工下井,拔除侵入盾构隧道的锚索;钢套筒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下井,先沿锚索轴线方向打入钻机套管,再用千斤顶顶出锚索,锚索顶出后分段切割,吊出竖井外,直至锚索全部拔除;步骤S4,钢套筒拆除及竖井回填。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软土地层下安全拔除侵入盾构隧道锚索,为地铁盾构区间创造安全施工条件。为地铁盾构区间创造安全施工条件。为地铁盾构区间创造安全施工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经济和人口的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压力层级上升,而地铁由于其便利性和快捷性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城市交通分流系统。地铁的建设和发展对城市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地铁已成为大、中型城市的标配,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由于规划或施工时间等的原因,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物,而建筑物基坑锚索侵入区间隧道是一种常见现象,由于锚索强度高、数量多,同时受到道路下市政管线及交通影响,施工难度大,给设计和施工带来极大的麻烦。本专利技术综合地质、周边环境及施工便利等因素,采用钢套筒护壁,人工进入套筒后拔除侵入隧道锚索,实现软土地层下安全拔桩侵入盾构隧道锚索为地铁盾构区间创造安全施工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综合地质、周边环境及施工便利等因素,采用钢套筒护壁,人工进入套筒后拔除侵入隧道锚索,实现软土地层下安全拔除侵入盾构隧道锚索,为地铁盾构区间创造安全施工条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S1,旋喷桩施工;
[0008]场地测量定位,进行管线调查后,施工旋喷桩进行地层加固,形成封闭止水环;
[0009]步骤S2,竖井开挖及钢套筒护壁施工;
[0010]在旋喷桩形成的封闭止水环内侧,采用地面机械进行竖井开挖,竖井护壁采用钢套筒;
[0011]步骤S3,人工下井,拔除侵入盾构隧道的锚索;
[0012]钢套筒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下井,先沿锚索轴线方向打入钻机套管,再用千斤顶顶出锚索,锚索顶出后分段切割,吊出竖井外,直至锚索全部拔除;
[0013]步骤S4,钢套筒拆除及竖井回填;
[0014]锚索拔除完成后及时对锚索孔及竖井进行回填,竖井回填过程中同步将钢套筒逐环拆卸自下而上吊出。
[0015]作为优选,竖井开挖顺序采用隔一挖一法,待孔内锚索拔除完成、回填密实后进行下一个孔的开挖。
[0016]作为优选,步骤S2中,开挖土体,进行一次钢套筒护壁周围土体开挖至可组装单环钢套筒时,停止开挖,组装第一环钢套筒,单环钢套筒由五个分块通过螺栓连接组成,每环钢套筒设置注浆孔,进行钢套筒背部注浆;继续开挖土体,开挖完成一环钢套筒的深度,组装一环钢套筒,将单环钢套筒与上一环钢套筒通过螺栓连接;开挖至锚索位置时剪除竖井内的锚索,完成钢套筒的施工。
[0017]作为优选,步骤S2中,第一环钢套筒安装后高出地面300mm,高出地面部分钢套筒两侧开孔,用钢筋固定住,防止钢套筒随开挖深度增大逐步下沉,使其成为井口围圈。
[0018]作为优选,步骤S2中,单环钢套筒由四个角度为80
°
的分块和一个角度为40
°
的分块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安装顺序为顺时连接四个角度为80
°
的分块,最后将角度为40
°
的分块水平插入,角度为40
°
的分块中部设置1个注浆孔,用于钢套筒背部注浆。
[0019]作为优选,步骤S2中,钢套筒分块与分块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钢套筒环与环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
[0020]作为优选,钢套筒背部注浆的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压力不超过0.1MPa;钢套筒外径900mm,内径800mm,钢套筒材质为Q235钢。
[0021]作为优选,步骤S3中,在锚索拔除时提前进行试拔工作,并逐步加大起拔力,直到最后锚索顺利拔除。
[0022]作为优选,步骤S4中,竖井采用水泥掺量8%的水泥土进行回填。
[002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在工程地质、管线及交通各种受限的环境条件下,在软土地区采用钢套筒拼装,利用钢套筒护壁,人工进入钢套筒后在钢套筒内进行人工拔除侵入隧道锚索,待锚索拔除施工完成后,逐节拆除钢套筒,并采用水泥土对钢套筒内进行回填,最终达到清除侵入盾构隧道锚索的目的,使盾构顺利掘进通过锚索区,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相对人工挖孔桩具有安全性高、地层适应性广泛等优点;相对于地面大范围清障具有施工场地小,避免大范围管线迁改及影响交通,且能最大限度的拔除锚索,避免残留锚索对盾构施工的影响,具有安全、便利、经济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平面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钢套筒设计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锚索与盾构隧道剖面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人工拔除锚索工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竖井回填工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钢套筒;2.旋喷桩;3.锚索;4.盾构隧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00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如图1至图5,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步骤S1,旋喷桩2施工;场地测量定位,进行管线调查后,施工旋喷桩2进行地层加固,形成封闭止水环。
[0036]步骤S2,竖井开挖及钢套筒护壁施工;在旋喷桩2形成的封闭止水环内侧,采用地面机械进行竖井开挖,竖井护壁采用钢套筒1。
[0037]步骤S3,人工下井,拔除侵入盾构隧道4的锚索3;钢套筒1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下井,先沿锚索3轴线方向打入钻机套管,再用千斤顶顶出锚索3,锚索3顶出后分段切割,吊出竖井外,直至锚索3全部拔除。
[0038]步骤S4,钢套筒1拆除及竖井回填;锚索3拔除完成后及时对锚索孔及竖井进行回填,竖井回填过程中同步将钢套筒1逐环拆卸自下而上吊出。
[0039]进一步地,竖井开挖顺序采用隔一挖一法,待孔内锚索拔除完成、回填密实后进行下一个孔的开挖。
[0040]进一步地,步骤S2中,开挖土体,进行一次钢套筒护壁周围土体开挖至可组装单环钢套筒1时,停止开挖,组装第一环钢套筒1,单环钢套筒1由五个分块通过螺栓连接组成,每环钢套筒设置注浆孔(φ25mm),进行钢套筒1背部注浆;继续开挖土体,开挖完成一环钢套筒1的深度,组装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旋喷桩施工;场地测量定位,进行管线调查后,施工旋喷桩进行地层加固,形成封闭止水环;步骤S2,竖井开挖及钢套筒护壁施工;在旋喷桩形成的封闭止水环内侧,采用地面机械进行竖井开挖,竖井护壁采用钢套筒;步骤S3,人工下井,拔除侵入盾构隧道的锚索;钢套筒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下井,先沿锚索轴线方向打入钻机套管,再用千斤顶顶出锚索,锚索顶出后分段切割,吊出竖井外,直至锚索全部拔除;步骤S4,钢套筒拆除及竖井回填;锚索拔除完成后及时对锚索孔及竖井进行回填,竖井回填过程中同步将钢套筒逐环拆卸自下而上吊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竖井开挖顺序采用隔一挖一法,待孔内锚索拔除完成、回填密实后进行下一个孔的开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开挖土体,进行一次钢套筒护壁周围土体开挖至可组装单环钢套筒时,停止开挖,组装第一环钢套筒,单环钢套筒由五个分块通过螺栓连接组成,每环钢套筒设置注浆孔,进行钢套筒背部注浆;继续开挖土体,开挖完成一环钢套筒的深度,组装一环钢套筒,将单环钢套筒与上一环钢套筒通过螺栓连接;开挖至锚索位置时剪除竖井内的锚索,完成钢套筒的施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土地区钢套筒中盾构隧道锚索拔除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一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加云张海莉齐成成崔延恒马耀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