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孔腹腔镜下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280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单孔腹腔镜下缝合器,单孔腹腔镜下缝合器包括手持部和缝合部,缝合部安装在手持部上,缝合部包括保护套、缝针组件和底板组件,保护套的边缘光滑过渡,保护套包括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缝针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臂上,缝针组件包括缝针,底板组件安装在第二安装臂上,缝针能够靠近或远离底板组件以执行缝合动作。缝针组件和底板组件能够实现缝合,保护套能够保护缝针组件,避免缝合部移动时缝针组件划伤人体组织,同时保护套的边缘光滑过渡,提高了保护套的使用安全性,单孔腹腔镜下缝合器不易划伤人体组织。腹腔镜下缝合器不易划伤人体组织。腹腔镜下缝合器不易划伤人体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孔腹腔镜下缝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缝合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单孔腹腔镜下缝合器。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视野好,术后创伤小,恢复时间短,伤口瘢痕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随着对微创技术的追求,腹腔镜手术将会逐渐取代传统开放性手术,已为大势所趋。目前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一些器械的参与可以使手术进行得更顺利,例如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中,经阴道取出子宫后,需要对阴道残端进行缝合,而阴道残端缝合技术是减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如子宫动脉出血等相关并发症以及阴道残端病变发生率的关键所在。
[0003]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阴道残端的缝合技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经阴道缝合,此方式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但是在阴式手术中,术野存在一定局限性,该方法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输尿管损伤、术后腹腔内出血等;另一种是经腹腔镜下缝合,此方式可及时对镜下出血点进行止血,同时避免输尿管损伤,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0004]腹腔镜下缝合需要在腹腔镜下进行缝合打结等操作,提高了手术难度,且增加了手术时间,不利于术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孔腹腔镜下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缝合部,所述缝合部安装在所述手持部上,所述缝合部包括保护套(21)、缝针组件和底板组件,所述保护套(21)的边缘光滑过渡,所述保护套(21)包括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所述缝针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臂上,所述缝针组件包括缝针(23),所述底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臂上,所述缝针(23)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组件以执行缝合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腹腔镜下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针组件包括上缝线(26),所述上缝线(26)具有倒刺,所述上缝线(26)与所述缝针(2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孔腹腔镜下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针组件包括线轴(28),所述线轴(28)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臂上,所述上缝线(26)安装在所述线轴(28)上,所述线轴(28)张紧所述上缝线(2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孔腹腔镜下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包括缝合底板(24),所述缝合底板(24)开设有与所述缝针(23)相适配的缝合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孔腹腔镜下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勾线器(2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镇钦王志坚黄泽李泽霖陈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