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27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1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换热器,包括多个冷媒管、第一分流元件、第二分流元件、第一单向阀、第三分流元件、第四分流元件和第二单向阀,其中,多个冷媒管,形成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第三换热通路、第四换热通路、第五换热通路、第六换热通路和第七换热通路,第一分流元件、第二分流元件、第三分流元件、第四分流元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进行配合,使换热器实现“作为蒸发器时多支路、作为冷凝器时少支路”的功能,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器。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器。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空调器
[0001]本申请要求2021年9月19号提交的名称为“分液器、单向阀、换热器、制冷循环系统、空调器”、申请号为202122281454.9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其全部内容被结合到本文中。


[0002]本申请涉及空调
,例如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3]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时需要跟空调器所在环境进行大量热量交换,空调器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率。对于制冷制热空调来说,在切换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时,换热器也在作为冷凝器使用和作为蒸发器使用之间切换。而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和作为冷凝器时对换热器的管路形式的要求并不相同。换热器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要求较长的管路从而使冷媒获得一定的过冷度,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需要降低管路的长度从而提高换热器蒸发效率。
[0004]现有技术中,有的换热器包括串联连接的换热段和过冷段,所述过冷段具有主管段和至少一个旁通管段,每个所述旁通管段均与所述主管段的至少部分区段并联设置;且每个所述旁通管段上均设有单向导通的单向阀,所述单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冷媒管,形成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第三换热通路、第四换热通路、第五换热通路、第六换热通路和第七换热通路;第一分流元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换热通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换热通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分流元件还开设有第一冷媒进出口;第二分流元件,连通所述第五换热通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换热通路的第一端;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流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流元件之间的第一分流连通管路,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自所述第二分流元件至所述第一分流元件;第三分流元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换热通路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换热通路的第二端、所述第五换热通路的第二端;第四分流元件,连通所述第六换热通路的第二端、且通过第二分流连通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三分流元件,所述第四分流连通元件还连通所述第七换热通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七换热通路的第二端为第二冷媒进出口;和,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流连通管路,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自所述第四分流元件至所述第三分流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分流元件包括:壳体,内部具有分液腔,开设有第一分液口和第二分液口;汇流管,包括弯折连通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分液腔直接连通;第一分液支管,通过所述第一分液口与所述分液腔连通;和,第二分液支管,通过所述第二分液口与所述分液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管段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心怡王飞崔文娟丁爽袁俊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