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417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预先制备的预聚液与乳液混合反应后生成纳米微胶囊初始液;向纳米微胶囊初始液中加入所述流动稳定性助剂,所述流动性稳定助剂可通过范德华尔斯力结合在脲醛树脂微胶囊结构表面并形成膜层,制得纳米微胶囊混合液;所述纳米微胶囊混合液过滤干燥后得到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在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中加入流动增强纳米颗粒得到纳米微胶囊混合干质,最后将得到的纳米微胶囊混合干质加入到微胶囊悬浮介质液中,得到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做到了使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保持较好流动性的同时,提升了其稳定性、蓄冷效率以及微胶囊颗粒的分散均匀性。及微胶囊颗粒的分散均匀性。及微胶囊颗粒的分散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相变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纳米为胶囊悬浮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微胶囊悬浮液通常因为胶囊壳之间作用力较大,摩擦系数较高,同时胶囊体与载体液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导致微胶囊悬浮液出现结团,难以分散均匀,相变不均匀等问题。一般而言,为了保证微胶囊悬浮液的稳定与均匀,不随时间产生上浮或沉淀,需要增加较大量增稠剂使得混合液变得粘稠,但是粘稠的溶液会大幅度降低微胶囊分散的均匀性以及蓄冷效率,同时影响混合液的流动,使得一些需要较好流动性的相变蓄冷空调应用出现困难。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微胶囊相变材料流动性较差、分散均匀性较差以及蓄冷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0007]向去离子水中加入尿素和甲醛并调节溶液pH为7

8,再以50

90℃的温度搅拌30

90min,最后再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制得预聚液;
[0008]向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剂、聚合剂、氯化钠、相变材料,在40

90℃的条件下以500

2000rpm的转速搅拌10

60min,制得乳液;
[0009]在50

300rpm的转速条件下,将所述预聚液加入所述乳液中,同时加入pH调节液调节pH为3

4,待反应出现白色浑浊物后将转速提升30

80%并在40

6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2

10h,制得纳米微胶囊初始液;
[0010]将所述纳米微胶囊初始液调节pH为5

7,将反应温度提升至70

90℃后加入流动稳定性助剂,并将转速调整至500

1000rpm,反应0.5

3h后,制得纳米微胶囊混合液;
[0011]对所述纳米微胶囊混合液进行过滤,对过滤得到的沉淀物洗涤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在所述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中加入流动增强纳米颗粒,得到纳米微胶囊混合干质;
[001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密度调节剂,使制得的混合溶液的密度与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的密度相同,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增稠剂,得到微胶囊悬浮介质液;
[0013]向所述微胶囊悬浮介质液中加入所述纳米微胶囊混合干质,混合制得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
[0014]所述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乳化剂为羧酸盐、硫酸盐、
磺酸盐、硬脂酸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盐、有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醚类的一种或多种。
[0015]所述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合剂为间苯二酚、苯酚和甲酚的一种或多种。
[0016]所述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相变材料为正十四烷、十五烷和十六烷的一种或多种。
[0017]所述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pH调节剂为羧酸、磺酸、亚磺酸和硫羧酸一种或多种。
[0018]所述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流动稳定性助剂为PVA、聚乙二醇和SDS的一种或多种。
[0019]所述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流动增强纳米颗粒为聚四氟乙烯颗粒。
[0020]所述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密度调节剂为水溶性盐或有机醇。
[0021]所述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增稠剂为凹凸土、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膨润土、硅酸铝和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一种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其中,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0023]有益效果:与传统方法制备的微胶囊相变材料相比,本专利技术制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图所示,其包括步骤:
[0027]S10、向去离子水中加入尿素和甲醛并调节溶液pH为7

8,再以50

90℃的温度搅拌30

90min,最后再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制得预聚液;
[0028]S20、向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剂、聚合剂、氯化钠、相变材料,在40

90℃的条件下以500

2000rpm的转速搅拌10

60min,制得乳液;
[0029]S30、在50

300rpm的转速条件下,将所述预聚液加入所述乳液中,同时加入pH调节液调节pH为3

4,待反应出现白色浑浊物后将转速提升30

80%并在40

6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2

10h,制得纳米微胶囊初始液;
[0030]S40、将所述纳米微胶囊初始液调节pH为5

7,将反应温度提升至70

90℃后加入流动稳定性助剂,并将转速调整至500

1000rpm,反应0.5

3h后,制得纳米微胶囊混合液;
[0031]S50、对所述纳米微胶囊混合液进行过滤,对过滤得到的沉淀物洗涤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在所述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中加入流动增强纳米
颗粒,得到纳米微胶囊混合干质;
[0032]S60、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密度调节剂,使制得的混合溶液的密度与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的密度相同,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增稠剂,得到微胶囊悬浮介质液;
[0033]S70、向所述微胶囊悬浮介质液中加入所述纳米微胶囊混合干质,混合制得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
[0034]本实施例制备的所述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由微胶囊悬浮介质液以及悬浮在所述微胶囊悬浮介质液中的微胶囊混合颗粒组成,所述微胶囊混合颗粒由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和流动增强纳米颗粒混合组成,所述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即微胶囊颗粒)由相变材料以及包覆相变材料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结构组成,所述脲醛树脂微胶囊结构将相变材料包覆在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微胶囊悬浮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向去离子水中加入尿素和甲醛并调节溶液pH为7

8,再以50

90℃的温度搅拌30

90min,最后再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制得预聚液;向去离子水中加入乳化剂、聚合剂、氯化钠、相变材料,在40

90℃的条件下以500

2000rpm的转速搅拌10

60min,制得乳液;在50

300rpm的转速条件下,将所述预聚液加入所述乳液中,同时加入pH调节液调节pH为3

4,待反应出现白色浑浊物后将转速提升30

80%并在40

6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2

10h,制得纳米微胶囊初始液;将所述纳米微胶囊初始液调节pH为5

7,将反应温度提升至70

90℃后加入流动稳定性助剂,并将转速调整至500

1000rpm,反应0.5

3h后,制得纳米微胶囊混合液;对所述纳米微胶囊混合液进行过滤,对过滤得到的沉淀物洗涤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在所述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干质中加入流动增强纳米颗粒,得到纳米微胶囊混合干质;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密度调节剂,使制得的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若菡聂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森若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