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位浩波专利>正文

可增大过流量的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03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增大过流量的地漏,包括顶盖、沉孔支撑体、存水器、漏水管、驱动杆、扇叶组件和复位弹簧;驱动杆竖直贯穿顶盖并伸入至漏水管内、且驱动杆与漏水管同轴设置,驱动杆上设有螺旋传动结构;复位弹簧定位设置在存水器内底部、或漏水管内、或顶盖上,且复位弹簧的伸缩端与驱动杆连接;扇叶组件通过扇叶支撑体同轴设置在漏水管内部,扇叶支撑体通过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与驱动杆连接,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丝母,按压驱动杆时扇叶支撑体通过丝母与驱动杆传动连接进行周向旋转、扇叶推动漏水管内的水流向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实现水密封防蚊虫和防臭的前提下实现可人为增大下水的过流量,进而解决下水不畅的问题。畅的问题。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增大过流量的地漏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漏,具体是一种可增大过流量、便于清理堵塞污物的地漏,属于厨房卫浴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安装在厨房及卫生间等场所下水管管口的地漏,多是采用水密封的形式进行防蚊虫和防臭,如图1所示,地漏通常包括顶盖1、沉孔支撑体2、存水器3、漏水管4和毛发阻隔扣碗5,沉孔支撑体2通常安装在楼房防水层的预埋件内、且沉孔支撑体2的下端与下水管的顶端对接,杯型结构的存水器3密封架设在下水管的管口位置、且存水器3伸入至下水管内,存水器3的中上部杯壁上开有均布的漏水孔,漏水孔以下的杯体部分形成存水空间,漏水管4密封架设在存水器3的管口位置、且漏水管4的底端位于存水器3漏水孔的下方,镂空结构的毛发阻隔扣碗5扣设在存水器3的管口位置,镂空结构的顶盖1架设在沉孔支撑体2顶部。这种传统的地漏虽然可以通过水密封实现防蚊虫和防臭,且毛发阻隔扣碗5的设置可以大大降低毛发或絮状物进入下水管而造成堵塞的几率,但在毛发或絮状物覆盖在顶盖1和/或毛发阻隔扣碗5上后,特别是在沐浴、冲刷地板等需持续下水的情况,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下水的流通量会大大降低、进而造成下水不畅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增大过流量的地漏,能够在实现水密封防蚊虫和防臭的前提下实现可人为增大下水的过流量,进而解决下水不畅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可增大过流量的地漏包括顶盖、沉孔支撑体、存水器、漏水管、驱动杆、扇叶组件和复位弹簧;
[0005]所述的驱动杆竖直贯穿顶盖并伸入至漏水管内、且驱动杆与漏水管同轴设置,驱动杆上设有螺旋传动结构;
[0006]所述的复位弹簧定位设置在存水器内底部、或漏水管内、或顶盖上,且复位弹簧的伸缩端与驱动杆连接;
[0007]所述的扇叶组件通过扇叶支撑体同轴设置在漏水管内部,扇叶支撑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设有多个周向均布设置、且扭转方向与驱动杆的螺旋传动结构旋向配合的扇叶,扇叶支撑体通过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与驱动杆传动连接,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杆的螺旋传动结构配合的丝母、且丝母与扇叶支撑体同轴设置,在按压驱动杆时扇叶支撑体通过丝母与驱动杆传动连接进行周向旋转、扇叶推动漏水管内的水流向下移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扇叶支撑体是套形结构、且扇叶支撑体通过镂空结构的支撑架Ⅰ轴向定位安装在漏水管内部,轴向定位设置的丝母同轴设置在扇叶支撑体套形结构内;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是设置在丝母与扇叶支撑体之间的内啮合棘轮结构,内啮合棘轮结构包括沿周向方向均布设置在扇叶支撑体套形结构内表面上的棘轮槽以
及配合安装在丝母外表面上的棘爪和棘爪复位弹簧,且棘轮槽的偏转方向与驱动杆的螺旋传动结构旋向配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扇叶支撑体与支撑架Ⅰ之间设有轴承,或者扇叶支撑体与丝母之间设有轴承。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扇叶支撑体的底部设有向下方伸出的搅拌部件。
[0011]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驱动杆的顶端设有可沿驱动杆的中轴线周向自由旋转的按压头,驱动杆通过可沿驱动杆的中轴线周向自由旋转的连接头与复位弹簧的伸缩端安装连接;扇叶支撑体与驱动杆同轴固定安装连接;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轴向定位设置在顶盖上或漏水管内部的丝母支撑套,丝母支撑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丝母上滑移限位凸台和丝母下滑移限位凸台,具有轴向滑移行程的丝母设置在丝母上滑移限位凸台和丝母下滑移限位凸台之间,对应驱动杆螺旋传动结构旋向的丝母的顶端或底端与丝母上滑移限位凸台或丝母下滑移限位凸台之间还设有单向离合连接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驱动杆的螺旋传动结构包括上段螺旋传动结构和下段螺旋传动结构、且上段螺旋传动结构和下段螺旋传动结构的旋向相反设置,驱动杆的顶端设有可沿驱动杆的中轴线周向自由旋转的按压头,驱动杆通过可沿驱动杆的中轴线周向自由旋转的连接头与复位弹簧的伸缩端安装连接;扇叶支撑体与驱动杆同轴固定安装连接;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对应驱动杆的螺旋传动结构上下对称设置为两组,位于上方的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定位设置在顶盖上、位于下方的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通过镂空结构的支撑架Ⅱ定位设置在漏水管内部,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轴向定位设置的丝母支撑套,丝母支撑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丝母上滑移限位凸台和丝母下滑移限位凸台,具有轴向滑移行程的丝母设置在丝母上滑移限位凸台和丝母下滑移限位凸台之间,对应驱动杆螺旋传动结构旋向的丝母的顶端或底端与丝母上滑移限位凸台或丝母下滑移限位凸台之间还设有单向离合连接结构。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未设置单向离合连接结构的丝母上滑移限位凸台或丝母下滑移限位凸台上对应丝母的位置设有轴承。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驱动杆的底部设有向下方伸出的搅拌部件。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扇叶支撑体的安装高度位置不高于存水器杯壁上的漏水孔的高度位置。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驱动杆的顶端设有可拆卸的脚踏板结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本可增大过流量的地漏安装在下水管管口使用时,正常状态时,地板上的自流的水可依次经顶盖、沉孔支撑体、毛发阻隔扣碗和漏水管进入存水器,水密封后经存水器杯壁上的漏水孔排入下水管;当毛发或絮状物覆盖在顶盖和/或毛发阻隔扣碗上造成下水流通量降低时,可向下按压驱动杆,驱动杆即通过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的丝母驱动扇叶支撑体周向旋转,扇叶支撑体周向旋转的过程中扇叶推动漏水管内的水流向下移动,进而使漏水管内部位于扇叶支撑体上方的空间形成负压状态,实现增大过流量;撤除按压外力后,驱动杆可在复位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下提升复位,驱动杆复位过程中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相对于扇叶支撑体处于非传动状态,扇叶支撑体处于非逆向旋转的状态、扇叶并不推动漏水管内的水流向上移动;撤除按压外力后的短时间内,漏水管内部位于
扇叶支撑体上方的空间逐步恢复为常压状态,压力的变化会造成紊流,紊流可冲击覆盖在顶盖和/或毛发阻隔扣碗上的毛发或絮状物、使毛发或絮状物发生位移,可缓解毛发或絮状物的堵塞情况。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传统水密封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采用驱动杆周向不旋转的驱动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的M向局部放大视图;
[0021]图4是图3的A

A剖视图;
[0022]图5是图3中内啮合棘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采用驱动杆周向旋转的驱动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图6的N向局部放大视图;
[0025]图8是图7的B

B剖视图;
[0026]图9是驱动杆提升复位时丝母的底端脱离丝母下滑移限位凸台后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大过流量的地漏,包括顶盖(1)、沉孔支撑体(2)、存水器(3)和漏水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杆(6)、扇叶组件(7)和复位弹簧(9);所述的驱动杆(6)竖直贯穿顶盖(1)并伸入至漏水管(4)内、且驱动杆(6)与漏水管(4)同轴设置,驱动杆(6)上设有螺旋传动结构;所述的复位弹簧(9)定位设置在存水器(3)内底部、或漏水管(4)内、或顶盖(1)上,且复位弹簧(9)的伸缩端与驱动杆(6)连接;所述的扇叶组件(7)通过扇叶支撑体(71)同轴设置在漏水管(4)内部,扇叶支撑体(71)的外表面上固定设有多个周向均布设置、且扭转方向与驱动杆(6)的螺旋传动结构旋向配合的扇叶,扇叶支撑体(71)通过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8)与驱动杆(6)传动连接,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8)包括与驱动杆(6)的螺旋传动结构配合的丝母(81)、且丝母(81)与扇叶支撑体(71)同轴设置,在按压驱动杆(6)时扇叶支撑体(71)通过丝母(81)与驱动杆(6)传动连接进行周向旋转、扇叶推动漏水管(4)内的水流向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大过流量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扇叶支撑体(71)是套形结构、且扇叶支撑体(71)通过镂空结构的支撑架Ⅰ(72)轴向定位安装在漏水管(4)内部,轴向定位设置的丝母(81)同轴设置在扇叶支撑体(71)套形结构内;单向离合旋转驱动机构(8)是设置在丝母(81)与扇叶支撑体(71)之间的内啮合棘轮结构,内啮合棘轮结构包括沿周向方向均布设置在扇叶支撑体(71)套形结构内表面上的棘轮槽(73)以及配合安装在丝母(81)外表面上的棘爪(82)和棘爪复位弹簧(83),且棘轮槽(73)的偏转方向与驱动杆(6)的螺旋传动结构旋向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增大过流量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扇叶支撑体(71)与支撑架Ⅰ(72)之间设有轴承,或者扇叶支撑体(71)与丝母(81)之间设有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增大过流量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扇叶支撑体(71)的底部设有向下方伸出的搅拌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大过流量的地漏,其特征在于,驱动杆(6)的顶端设有可沿驱动杆(6)的中轴线周向自由旋转的按压头,驱动杆(6)通过可沿驱动杆(6)的中轴线周向自由旋转的连接头与复位弹簧(9)的伸缩端安装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位浩波
申请(专利权)人:位浩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