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清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01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餐具清洁器,包括底座及内轴,内轴外部套有绕其旋转的外管,外管套有槽轮,外管还与机械手相接,靠近外管底部处设有相接的第一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拨盘相接,拨盘与槽轮相啮合;清洁槽位于机械手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洁效率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餐具清洁装置,特别是涉及碗碟类餐具的清洁器。
技术介绍
现在多数高校食堂均采用统一提供餐具的方法,由此带来了餐具清理的庞大负担。现在市场上已有洗碗机出现,但仅有家用小型和商用大型洗碗机,对校园餐厅和中型企业这一领域尚属空白。同时由于现有洗碗机多为从西方引进的,主要针对碟类餐具设计,对于碗类餐具的清洗效果未引起重视,且多采用高压高温水冲,耗费了大量的电能水资源,同时加热加压设备也使其体积趋于庞大,造价高昂。目前市场上的洗碗机普遍售价在4.5万元以上,占地面积从12m2到100m2不等。以上劣势严重影响了洗碗机在我国的推广使用,现在几乎所有的校企餐厅仍然采用人工洗碗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具清洁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洁效率高。一种餐具清洁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轴11,内轴11外部套有绕其旋转的外管12,外管12套有槽轮4,外管12还与机械手9相接,靠近外管12底部处设有相接的第一电机3和减速机6,减速机6的输出端与拨盘5相接,拨盘5与槽轮4相啮合;清洁槽7位于机械手9下方。-->所述机械手9包括相接的前外筒臂18和后外筒臂24,后外筒臂24上固定有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连接第一齿轮20,前外筒臂18外部设有第二齿轮21,第一齿轮20与第二齿轮21啮合;在前外筒臂18内部设有内轴25,内轴25伸出前外筒臂18的一端连接托盘15,内轴25的另一端连接设在后外筒臂18内部的齿条27;内轴25的外部套有滑块17,内轴25外部靠近滑块17上端处装有弹簧19;滑块17包括三个凸起,各凸起均通过前外筒臂18对应的通槽伸出前外筒臂(18),分别通过一拉杆16连接一抓手13,前外筒臂18的底端固定有与三只抓手13相接的撑杆14;后外筒臂18的外部设有棘爪28,棘爪28伸入后外筒臂18与齿条27接触。本技术通过机械手抓紧碗碟类餐具,在电机带动下在清洁槽中移动,依次进行粗洗、精洗、加清洁剂的清洗、清水冲洗、消毒池浸泡,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清洁效果突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本技术包括底座1、电机座2、第一电机3、槽轮4、拨盘5、减速机6、分为五部分的清洁槽7、清洁刷8、机械手9、轨道10、内轴11、外管12。内轴11外部套有绕其旋转的外管12,外管12外部套有槽轮4;靠近外管12底部处通过电机座2连接第一电机3和与第一电机3相接的减速机6,-->减速机6的输出端与拨盘5相接,拨盘5与槽轮4相啮合,外管12上部分外沿与机械手9铰接,根据洗涤工序的要求,本技术设置了六只机械手,分别适用洗涤的各阶段。以内轴11为中心设置带缺口的清洁槽7,清洁槽7被划分为五个方格,每个方格与一只机械手对应,各方格的功能依次对应为粗洗、精洗、加清洁剂的清洗、清水冲洗、消毒池浸泡;第六只机械手对应清洁槽的缺口处,用于抓拿待清洁的餐具。为了更好的清洗餐具,可在各方格中添加清洁刷8。图2为机械手结构图,前外筒臂18与后外筒臂24相接,后外筒臂18外部通过第二电机座22固定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连接第一齿轮20,前外筒臂18外部设有第二齿轮21,第一齿轮20与第二齿轮21啮合。在前外筒臂18内部设有内轴25,内轴25的外部套有滑块17,内轴25伸出前外筒臂18的一端连接托盘15,内轴25的另一端连接设在后外筒臂18内部的齿条27,内轴25外部靠近滑块17处装有弹簧19。滑块17包括三个凸起,凸起通过前外筒臂18的通槽伸出前外筒臂18,并通过拉杆16连接抓手13,凸起可在通槽内滑动。为了支撑抓手13,还在前外筒臂18的底端固定有撑杆14,撑杆14连接抓手13。后外筒臂18的外部通过棘爪座26连接棘爪28,棘爪28伸入后外筒臂18与齿条27接触。抓手13与托盘15相配合完成碗的夹取和碗的底部清洁,当操作者将碗放入抓手13中时,与托盘15固连的内轴25受压力沿轴向后收,带动滑块17后移,拉杆16拉动抓手13收缩将碗夹紧,同时内轴运动将带动齿条27同步移动,与棘爪28形成自锁从而定位;电机23启动,经齿轮20和齿轮21的减速传动,抓手13绕其轴心旋转并带动碗一起转动,清洗开始;待此方格的清洁工序结束,电机23带动机械手9移位进入下一个相邻清洁槽方格,进行下一洗涤步骤。当整个清洁流程结束,棘爪28被触发弹起,在弹簧19的弹力作用下内轴22将被弹回到初始位置,抓手13张开,碗被释放。棘爪28可以手动触发,也可以在进行最后一个洗涤工序的清洁槽方格的上方设置例如凸起的触发开关。机械手9在清洁槽方格中移位时,需要跨越方格间的隔板,因此其在移-->位过程中需要适当提高高度以跨越隔板,本技术为机械手9设置了移位轨道10,满足移位需求。另外设置底座1,用于支撑清洁槽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餐具清洁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轴(11),内轴(11)外部套有绕其旋转的外管(12),外管(12)套有槽轮(4),外管(12)还与机械手(9)相接,靠近外管(12)底部处设有相接的第一电机(3)和减速机(6),减速机(6)的输出端与拨盘(5)相接,拨盘(5)与槽轮(4)相啮合;清洁槽(7)位于机械手(9)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具清洁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轴(11),内轴(11)外部套有绕其旋转的外管(12),外管(12)套有槽轮(4),外管(12)还与机械手(9)相接,靠近外管(12)底部处设有相接的第一电机(3)和减速机(6),减速机(6)的输出端与拨盘(5)相接,拨盘(5)与槽轮(4)相啮合;清洁槽(7)位于机械手(9)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具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9)包括相接的前外筒臂(18)和后外筒臂(24),后外筒臂(24)上固定有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连接第一齿轮(20),前外筒臂(18)外部设有第二齿轮(21),第一齿轮(20)与第二齿轮(21)啮合;在前外筒臂(18)内部设有内轴(25),内轴(25)伸出前外筒臂(18)的一端连接托盘(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林王东庆房晓文卢伟许江峰赵宣杰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